李洱:我愿意對小說人物心靈里的每個褶皺負責任
李洱
李洱是在從老家回北京的火車上接到了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的喜訊。記者打通電話的時候,還能感覺出他略微的疲乏。獲獎自然是欣喜,卻也讓李洱百感交集。
李洱告訴記者,寫作《應物兄》的過程中,他的生活變化很大:和妻子從鄭州搬到了北京,剛剛安定下來,母親突患重病。為了給母親治病,作為家中長子的李洱和三個弟弟在幾大城市間輾轉求醫(yī)問藥。在此期間,遵照母親的愿望,他們夫婦生了孩子?!斑@本書幾乎是頂著內(nèi)外壓力完成的”,李洱說,“很多次,我都以為這部小說寫不完了,只能留下半部作品?!崩疃脴I(yè)余時間寫作,節(jié)假日對他而言最為珍貴,平時從晚上9點半開始寫,寫到12點半?!叭说街心辏偈聟采?,精力也不比從前,所以寫得很慢”,他講到。
一部小說寫 13 年,對李洱來說,并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這或許說明作者的智力中等”。但他也經(jīng)常換個角度看待這部“難產(chǎn)”的作品:“說明我是比較認真的作家,愿意對文字負責任,愿意對作品中的人物命運負責任,愿意對他們所遇到的每個困難、他們心靈里的每個褶皺負責任。”
2003年,李洱的小說《花腔》第一次參評茅盾文學獎,那已經(jīng)是16年前的事了?!斑@屆茅盾文學獎參評的好作品比較多,所以難度很大。我能夠獲獎,其實有偶然性?!崩疃f,“這次能夠獲獎是評委們對《應物兄》的現(xiàn)實品格的鼓勵,讓我對艱苦的文學探索有了更大的信心。我充分尊重評委們的勞動,并把評委的信任和擔當看成是對作家的鼓勵,謝謝?!保ㄓ浾咚侮稀⑼鯒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