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藝推出首部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
“這是一個童話故事,可能發(fā)生在任何時候。一朵大大的花蕾,綻放出一朵大大的花朵。陽光燦爛,清風和煦,一片愜意……”28日上午,中國兒藝首部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在假日經(jīng)典小劇場首演,“暖”是留在大小觀眾心中的關鍵詞。
蝶兒是一只小毛毛蟲,她知道自己長大后會變成蝴蝶。蝶兒沒有見過媽媽,可當她看到小喜鵲、小羊、小雞都有媽媽呵護,便萌發(fā)了找媽媽的愿望??墒牵硪恢幻x卻告訴她:我們小蝴蝶是沒有媽媽的。蝶兒不相信,于是開啟了尋找媽媽的旅程。
《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劇照 主辦方供圖
為了讓各個年齡的觀眾都能從演出中獲得不同的體悟,《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為走進劇場的觀眾營造了一種童心般夢幻、自然般舒適的氛圍。隨著輕靈的音樂緩緩響起,多彩的“蝴蝶”從樹葉間飛出,溫暖的音樂始終環(huán)繞左右。在燈光和多媒體的配合下,葉脈上的熒光色閃閃發(fā)光,每一段多媒體的畫面都讓場景變得更加逼真。
臺上,演員們始終用輕松幽默的方式講述著孩子對母親的依戀,講述著母親對孩子的愛,當主人公“蝶兒”從尋找媽媽的孩子成長為孩子的媽媽,在知道自己不得不離去,也同時了解了自己沒有媽媽的原因時,一句“離開寶寶的媽媽,算什么媽媽”,無不讓已為人母的觀眾動容;而當“媽媽天使”回答“你是最好的媽媽!因為你已經(jīng)把生命,全部給了它”時,觀眾都感動不已。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十一”期間獻上2臺劇目21場演出并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祝福祖國,《火光中的繁星》于9月28日至10月16日在中國兒童劇場連演15場,《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于9月28日首演,10月2日至7日在假日經(jīng)典小劇場連演6場。
音樂劇《火光中的繁星》是中國兒藝今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創(chuàng)作的劇目,講述的是淞滬會戰(zhàn)時期,日軍的轟炸令山河破碎、百姓流離。一群經(jīng)歷不同、卻都失去父母的孩子,在進步青年林睦的幫助下彼此溫暖,一張《義勇軍進行曲》的譜子,激勵著他們堅強地站起來的故事。無論舞美燈光、服裝造型還是音樂歌舞,《火光中的繁星》都有著一般兒童劇罕見的磅礴氣勢,尤其是舞臺效果輝煌大氣,宛如一部電影大片。
《火光中的繁星》劇照 主辦方供圖
據(jù)悉,國慶節(jié)期間,中國兒藝還舉辦了“我和祖國共成長”系列活動,不僅特別拍攝制作了《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傳片,在中國兒藝官方微信公號向網(wǎng)友征集表白祖國的一句話,并聯(lián)合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好劇+好書”主題創(chuàng)作推廣活動,在中國兒童劇場開展劇目場景拍照互動體驗活動。
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說,中國兒藝幾十年來一直將經(jīng)典和精品意識深深融入藝術實踐之中,創(chuàng)作上演了180余部題材涉及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兒童戲劇作品,逐步探索出一條“傳統(tǒng)文化、外國經(jīng)典、現(xiàn)實題材”三者并舉的創(chuàng)作之路;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斷擴大公益演出的覆蓋面,演出足跡已遍布全國老少邊窮地區(qū),為基層的學校、福利院、社區(qū)公益演出800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