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試真的靠譜嗎 ——讀《基因與命運:什么在影響我們的信念、行為和生活》
如果你被要求接受測試,題目包括以下內(nèi)容:
白葡萄酒的鑒賞標準,辨識出某道川菜菜肴中的不同香料添加分量、順序和火候,某種海鮮的正確吃法,列出烘焙食物的原料組成及搭配比例,“一魚幾吃”的最合理搭配方案……
上述內(nèi)容毫無疑問考察的是“吃貨”層次,并不適合用來考量被測試者的智商高低。問題是,現(xiàn)有的很多智商測試題目,其實與考察美食制法、原料及搭配方式的題目一樣,都只能測試被測者的社會經(jīng)歷。
人類學家海倫·戴維斯曾使用歐美最為權(quán)威的智力測試方法——瑞文推理測驗,對生活在玻利維亞雨林深處的土著人群提斯曼人進行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提斯曼人11歲孩子答對率僅有31%,大大低于歐美社會普通孩子接受測試的答對率(78%)。類似的實驗,常被用來證明帶有種族歧視觀念的種族智商差異結(jié)論。但海倫·戴維斯發(fā)現(xiàn),接受測試的提斯曼人孩子,均未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對另一些同樣生活在雨林村莊,但接受過教育的提斯曼人進行測試,答對率就上升到了72%,與歐美社會普通孩子相差無幾。
智商測量與文化經(jīng)歷息息相關(guān)。這一結(jié)論駁斥了那種流傳很廣、將智商測量結(jié)果等同于智力基因的本質(zhì)主義觀念。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與文化心理學教授斯蒂芬·J.海涅在其所著《基因與命運:什么在影響我們的信念、行為和生活》中指出,我們常常錯誤地理解事物和人的本質(zhì),將一些社會性、文化性特點認定為通過基因攜帶和遺傳的本質(zhì)特點。
由此,很多人在測試中拒絕穿罪犯穿過的衣服,即使該衣服已被徹底清洗,仍疑慮染有洗不掉的邪惡本質(zhì)。他們認為,衣服既被污染,其纖維也受到污染。同樣出于類似的認知,人們認為名人用過的某些物品,比如電影明星的遺物、體育明星的球鞋,都帶有明星的本質(zhì),我們可以通過收藏這些物品來獲得并延續(xù)此類本質(zhì)。
《基因與命運》深入討論了基因組革命到來以后,不斷推進、革新的基因技術(shù)研究及應(yīng)用與人們認知歧見所產(chǎn)生的碰撞,以及錯誤組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因為通常無法正確地理解基因檢測顯示的患病概率,所以干脆得出了一種離譜的基因宿命論?!拔覀兺鸦蚩醋鹘K極原因。在開關(guān)思維中,我們常錯誤地把攜帶某種基因和具備與該基因相關(guān)的特征混為一談”,忽略了其他可能導致更直接結(jié)果的因素——名人去世后,檢測顯示其本人帶有可能導致某些疾病的基因,而其恰恰死于這些疾病,所以其死亡被認為是注定的。但是,人們沒有認真考量致病基因的患病概率問題,以及其糟糕的生活方式對于損害健康、影響壽命所產(chǎn)生的更重要影響。
該書指出,人們傾向于將基因和本質(zhì)聯(lián)系起來,這也是轉(zhuǎn)基因食品招致相當多人反感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在中國、美國等國家,基因測試漸成一門欣欣向榮的生意?;驒z測的便利化、平價化,使得人們開始將周邊發(fā)生的事情,都歸結(jié)為基因等注定因素。比如,將社會、文化等因素造成的不同種族、國家的智力因素,歸結(jié)為不同人的智商基因;將精神疾患、異常行為也歸結(jié)于基因,等等。這些做法,客觀上確實有益于降低精神疾患、低智人群等群體受到的歧視(其他人不再將精神疾病和低智等同于道德品質(zhì)方面的問題),卻不可避免地會加深誤解和距離感,讓人們認定這些疾患無法治愈或無法通過社會訓練得以合理解決。何況,現(xiàn)今市場上可見的各種基因測試,就精準性而言尚不能令人滿意,不同公司、不同實驗室甚至同一檢測機構(gòu)對同一測試對象進行的測試,結(jié)果往往大相徑庭。
每個人有一對親生父母,四個祖父母,八個曾祖父母,以此類推,到公元13世紀,我們應(yīng)當有40億個祖先,但當時全球只有四億居民。這意味著,每個人家族譜系的許多分支必然是交叉的。這也是近年來許多旨在檢測自己基因起源的人們,在不同批次的檢測中結(jié)果差別很大的主要原因。該結(jié)果非常清楚地說明,我們每個人之間的聯(lián)系乃至基因上的相似相同之處,大大高過我們的預設(shè)——那些通過并不完整的智力測驗來宣揚種族智商差異的人,其實夸大了基因差異。
有些人希望通過基因工程來制造所謂的完美“定制嬰兒”,即疾病風險被降至最低,有著完美特征、體格和智商水平的孩子?!痘蚺c命運》指出,這種想法和做法反映了完美主義人格,不僅不負責任,而且注定是徒勞的?,F(xiàn)有基因工程技術(shù)還無法確保某些基因的注定呈現(xiàn),也無法確保某些基因一定無法呈現(xiàn),所以所謂的完美“定制嬰兒”其實很難避免定制失敗的命運:“當你目睹你的孩子成長時,你將如何避免不可避免的遺憾呢?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才,或者患有某種精神疾病,或者長得不像你想象的那種超級名模的模樣……如果你竭盡全力要增加他的身高,但是卻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使他患骨癌的風險更大,你該怎么辦呢?”
作者進而指出,我們非常看重的復雜特征,比如智力、魅力、運動能力、性格特征和身高,這些因素與諸多基因相關(guān),并且是諸多基因在個體成長中與生存環(huán)境相互作用,受社會文化因素影響的產(chǎn)物——沒有任何一種單獨的基因可以對上述特征產(chǎn)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