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漢德克和托卡爾丘克:十個關鍵詞
來源:中華讀書報 | 康慨  2019年10月18日18:18

五十七歲的波蘭小說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OlgaTokarczuk)與七十六歲的奧地利小說家、戲劇家、翻譯家、詩人和電影導演彼得·漢德克(PeterHandke)同時但分別獲得了2018年和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頒獎典禮將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托卡爾丘克和漢德克將各得獎金九百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六百五十一萬元。

像往年一樣,我們透過十個關鍵詞,看一眼他們的作品和人生。

【老瑞典啊】

相信漢德克能得諾貝爾獎的人并不多。他今年五十歲的藝術家女兒阿米娜也不信。

“他現(xiàn)在是博士了,克拉根福大學的榮譽博士?!卑⒚啄取h德克在2017年告訴奧地利《旗幟報》,“后來克恩滕州想給他授勛,只是個銀質(zhì)勛章,有人說,烏多·于爾根斯都得了個金的呀,你這個是什么破玩意?他們就把提議收回去了,現(xiàn)在我覺得他們又在討論這件事??墒窃捳f回來,如果克恩滕州所有的前州長都能自動獲得金質(zhì)勛章,那他心里肯定為這個銀的不高興,再說了,他還沒得諾貝爾獎呢!我覺得對他來說這個獎肯定比州里的金獎更重要,尤其是在耶利內(nèi)克得了以后,但這也表明:有這個可能!奧地利人也有這個可能。可是在耶利內(nèi)克之后實際上又變得不可能了。因為他們是不會那么快再接受奧地利人的?!?/p>

瑞典學院宣布漢德克獲獎后,阿米娜在其面簿賬號上寫道:“我了個老瑞典??!”(AlterSchwede!)

這是德語習語,早已脫離了“瑞典人”的本意,純粹表示驚訝(《新德漢詞典》:老朋友![用于幽默的友好的警告]),相當于漢語里的“哎呀媽呀”。阿米娜·漢德克讓它再度雙關,用得恰到好處。

【勇敢】

“瑞典學院非常勇敢。”漢德克在巴黎自家院子里告訴到訪的眾多記者。

“勇敢”也是挪威大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對今年諾貝爾獎的評價。

“我原來不認為他能得獎,因為他在政治上太有爭議了。這是個勇敢的授獎決定,他受之無愧?!笨髓垢吒嬖V挪威《世界之路報》,“從六十年代起的每個時期,漢德克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寫出一部部杰作。他是個令人敬畏的絕不妥協(xié)的作家,他完全是他自己?!?/p>

漢德克參加米洛舍維奇葬禮的行為和他在《多瑙河、薩瓦河、摩拉瓦河與德里納河的冬日之旅:或塞爾維亞之公義》一書中的某些結(jié)論,讓你沒有辦法為他辯護。用克瑙斯高的話說,漢德克從此“自絕于一切所謂的文化多數(shù)”。

瑞典學院當然也屬于這個文化多數(shù),但他們還是給了他應得的表彰。從政治上來說這是不正確的,但從文學上來看沒有問題。也許學院下定決心,要借漢德克和托卡爾丘克重新扶正文學的地位,并修復學院一度瀕臨破產(chǎn)的聲譽。

此前,一位美國歌手的獲獎動搖了文壇對諾貝爾獎的信心,院士家屬大規(guī)模性騷擾和連環(huán)強奸的丑聞,加上學院激烈的內(nèi)部斗爭導致的行政停擺,一度使外界開始猜測諾貝爾文學獎的存廢可能。

【別古尼】

這是托卡爾丘克的小說書名,即《逃亡者》(Bieguni,英譯本易名《航班》),意指十七世紀東正教舊禮儀派(官稱分裂派)內(nèi)反教堂派信徒里的云游派(斯特拉尼基)或逃亡派(別古尼),他們認為大牧首尼康進行宗教改革后的世界是敵基督的統(tǒng)治,信徒應處于不斷的運動,要跑,不跑就會被魔鬼抓住。除了逃亡派,在斯拉夫諸語言中,“別古尼”也有奔跑之意。

《逃亡者》由一百一十六個短篇組成,從十七世紀一直寫到二十一世紀,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女敘事者,以關于旅行的哲學思考為主題,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純屬想象,有的基于史實。比如《肖邦的心》,描寫盧德維卡·延德熱耶維奇把弟弟肖邦的心臟藏在襯裙下,偷越國境,秘密地從巴黎運回華沙下葬。又比如《沙皇的收藏》,寫彼得一世有一批人體解剖學的藏品,要從荷蘭海運回國,各種各樣的尸體泡在高度白蘭地里,以利防腐,可水手們在途中喝起這些酒來了!

這本書不僅為托卡爾丘克贏得了2018年的布克國際獎,也是她國際聲望急升并最終獲得諾貝爾獎的墊腳石。當瑞典學院以“帶有百科全書般熱情的敘事想象,將跨越界限表現(xiàn)為一種生活的形式”為由,授予她諾貝爾獎的時候,還沒有看到《雅各書》的讀者很容易先想到別古尼。

【越界】

2014年,托卡爾丘克又出版了厚近千頁的《雅各書》,主人公名叫雅各布·弗蘭克,在歷史上實有其人,是十八世紀極具爭議的猶太宗教領袖,歷代假彌賽亞中最聲名狼藉的一位。他自稱人間救主沙巴塔伊·澤維的轉(zhuǎn)世,與拉比院公開辯論,致力于打破教派規(guī)范,宣稱猶太教徒有義務越界,乃至改宗,從精神到儀式上與伊斯蘭教或天主教結(jié)合,其信徒一度高達五十萬人,他本人亦率眾受洗。

托卡爾丘克自如運用多種文學形式,融想象、推測、史料、書證和心理分析于一體,描寫弗蘭克復雜的一生:跨越七條國界、五種語言、三大宗教,加上無數(shù)心理與精神的界限,真是不折不扣的跨界之作,也表現(xiàn)出作者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此書瑞典文版在2015迅速而及時的問世,使她最終贏得了院士們的芳心,為她清除了通往諾貝爾獎殿堂的一切障礙。

【山羊和猴子】

1968年5月,漢德克的首部長劇《卡斯帕》在法蘭克福和奧伯豪森上演,大大地轟動了世界,并成為德語戲劇中排演次數(shù)最多的作品之一,在現(xiàn)代戲劇史上的地位常與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論。“它要展示的是,一個人如何通過說話而學會說話。它也可被稱為《說話刑訊》。”主人公是只會說一個句子的自閉少年,不斷被幕后提詞人(導師)用語句反復拷問,壓制,教導,呵哄,威嚇,飽受權(quán)威意識形態(tài)通過語言施行的操控、折磨與規(guī)訓,以使其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正?!币粏T,最終他卻連僅有的一點點自我也被剝奪殆盡?!半S著我的第一句話,我便落入了陷阱?!笨ㄋ古琳f,“我說話了,我便被帶進了現(xiàn)實?!痹械哪蔷湓挶淮輾?,他的人格完全陷入了混亂、絕望與羞恥,最后連續(xù)說出了奧賽羅“神經(jīng)錯亂”時的那句“山羊和猴子!”:

“什么都不是敞開的:疼痛為期不遠:時間要停止:思想變得渺?。何疫€經(jīng)歷了我自己:我從未看到過自己:我沒有進行過值得一提的抵抗:鞋子合適得就像澆注上一樣:我不會驚慌地逃跑:皮膚脫落:腳變得麻木不仁:蠟燭和螞蟥:寒冷和蚊子:馬兒和膿包:白霜和老鼠:鰻魚和油煎餡餅: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山羊和猴子?!保ǜ短旌Wg文)

瑞典學院認定他“用精于語言的傳世之作探討人類經(jīng)驗的外緣與特殊”,因此以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學獎相授。

【塔爾戈維恰寧】

塔爾戈維恰寧(targowiczanin)即塔爾戈維察分子,波奸的代名詞。出自十八世紀末第二次瓜分波蘭期間的賣國同盟。在很多波蘭人眼中,諾貝爾獎不會改變托卡爾丘克在他們心目中塔爾戈維恰寧的定位。她對波蘭多民族混居史的描寫,對移民和同性戀公開的同情,對波蘭粉飾歷史的批評,對上上下下掩蓋波蘭人曾作為壓迫者、蓄奴者和猶太人謀殺者的揭露,無不與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形成鮮明的抵觸,因此淪為極端分子的眼中釘?!堆鸥鲿烦霭婺且荒暌彩亲钗kU的時期,出版商一度為她雇請了保鏢。

【蘑菇頭】

漢德克邁向諾貝爾領獎臺的長路,是從1966年四七社在美國舉辦的德國作家與評論家大會開始的。作為最年輕的與會者,二十四歲的漢德克“留著奇怪的長發(fā),看上去像個年輕姑娘”,卻處心積慮地登臺,搶了所有人的風頭。他用一篇字字匕首與投槍的發(fā)言,猛烈抨擊作家同行,指責他們“誰都沒有一點點文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整個文壇彌漫著愚蠢的文風,“籠罩著一種描述的失能”,除了白癡化與裝飾性的文字外,一無是處,使“德國文學開始了一個完完全全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時代”,也讓讀者對德國的現(xiàn)實產(chǎn)生了錯誤的觀感。

漢德克的發(fā)言和他帶動的關于德語文學向何處去的大辯論,一方面標志著他的成名,另一方面也預告了四七社的解體。赫爾穆特·伯蒂格寫道:

“漢德克在普林斯頓的登場象征了德語流行文學從四七社精神中的誕生。兩三分鐘的時間內(nèi),漢德克就變成了標志人物。他激進的發(fā)言與其外表之間的張力產(chǎn)生了一種特殊的效果:他看上去確實像有些拘謹?shù)男薜涝簩W生,結(jié)結(jié)巴巴,大口喘氣,還想讓別人注意自己。他從披頭士那里學來的蘑菇頭發(fā)型在那個時代對所有人來說都代表著一種對生活的渴望。對當時的德國文學界來說,這種蘑菇頭還是來自完全不同的領域的一種主題。效果還不錯。人們在隨后幾周、幾個月的報紙雜志上,只要看見一個梳著半長的蘑菇頭、戴著眼鏡的剪影,就知道那是彼得·漢德克。他毫不隱諱地接受了安迪·沃霍爾的審美,而且就跟這位在美國一樣,成了德國引領潮流的人物?!?span style="font-family:楷體;">(張晏和馬劍譯文)

蘑菇頭很快變成了大背頭,但一些更重要的時代特征已深入漢德克的脊髓,從來沒有消退。他常常是激烈的,也常常顯得幼稚和不合時宜。

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是德國的頭號評論家,人稱“文學教皇”,但很多小說家希望他死。因為一想到他們正在寫的書將來會被他看到,他們就如坐針氈,身心俱亂,痛不欲生。這種愿望的頂峰是2002年馬丁·瓦爾澤《批評家之死》的出版。在這本轟動一時的小說里,瓦爾澤直接寫死了他。

不過,在回憶錄中,賴希-拉尼茨基追溯道:

“彼得·漢德克也祝愿我死,而且不會對此遺憾。在他1980年出的書《圣維克多的教訓》中他把我描寫成正在狂吠的憤怒誹謗著的‘領頭犬’,‘在他身上猶如卑鄙的東西一樣在折騰來折騰去’,并說‘猶太人隔離區(qū)的“殺人欲”被他強化了’?!保ㄓ嗫飶妥g文)

【八仙過?!?/strong>

漢德克在巴黎的家中,有一幅中國畫,畫的是八仙過海。2016年他訪問中國時,漢德克文集的責任編輯陳歡歡問起這幅畫。他告訴她,畫原來掛在一家中餐館,他和妻子索菲·塞曼常去那里吃飯,餐館后來倒閉了,索菲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比較有好感,索性買下這幅畫送給他。

陳歡歡告訴中華讀書報,漢德克當時對她說,這八個人既不是兄弟,也不是姐妹,只是要一起上天堂。八仙過海的意象讓他想到了自己的《獨木舟之行》——另一部曾引起廣泛爭議、并讓蘇珊·桑塔格和他決裂的劇作。

【不美】

克瑙斯高的鵜鶘出版社已出版了漢德克的數(shù)種著作?!拔覀兂鏊臅且驗槲覀儤O其喜歡他,也因為他寫得太好了。我也得說,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出版商很有趣,這種事我原以為不會發(fā)生。”他說。

在所著一千一百二十頁(挪威語版)的小說《我的奮斗·第六卷》中,克瑙斯高明確地說,漢德克“是世界上三位最優(yōu)秀的當代作家之一,如果不是最優(yōu)秀的那一位的話”。他還用了十頁的篇幅,集中談了漢德克對美的竭力回避??髓垢邔懙溃?/p>

“我讀了彼得·漢德克的一部短小說,名叫《無欲的悲歌》,寫的是他母親的自殺,因而也是自傳性的。與我不斷訴諸感情、著力引發(fā)共鳴的文風不同,漢德克的文字干澀而冷靜。我初事寫作時也曾追求類似的風格,如果不叫干澀,那便是粗礪,也就是不加工,直接,沒有隱喻或更多語言學上的修飾。后者固然會給語言帶來美,但在描述現(xiàn)實,尤其是我意圖描述的現(xiàn)實時,便造成虛假的感覺。美是可疑的,因為它激起了一種希望。美,也可以說文學,是一種借以觀看世界的過濾器,給無望的以希望,給無價值的以價值,給無意義的以意義。這種情況不可避免。孤獨寫得美,可以將靈魂提升到巨大的高度。但這樣一來它也就不再真實,因為孤獨不美,絕望不美,即便渴望也不美。這不真實,卻是好事。這是一種安慰,一種慰藉,也許文學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在于此?但如果是這樣,文學就成了別的東西,某種自足和自主的東西,本身便有了價值,而不是對現(xiàn)實的描述。這正是彼得·漢德克在小說中試圖擺脫的?!?/p>

【歐洲中心主義】

瑞典學院院士和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松10月初利用視頻網(wǎng)站優(yōu)土伯發(fā)表講話,公開承認,“以前我們有過以歐洲為中心的文學視野,現(xiàn)在我們將放眼全世界”。外界普遍把這番話視作今年的諾貝爾獎準備表彰至少一位亞非拉作家的事先吹風。

我們猜錯了。兩個得主都是歐洲人。都是白色的歐洲人。

上周在斯德哥爾摩證交所大樓歷數(shù)兩位歐洲獲獎者如何優(yōu)秀的人,正是奧爾松。

托卡爾丘克是波蘭的第六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第十五位女得主。漢德克是第十四位用德語寫作的得主、第二位奧地利得主和第一百零一位男得主。

此外,在所有的一百一十六位得主中,只有八位使用非歐洲語言寫作,其中漢語和日語各兩人,阿拉伯語、孟加拉語、希伯來語和土耳其語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