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如何提高中國文學的外國“能見度”?
來源:文匯網 | 吳金嬌  2019年12月31日22:22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莫言、陳忠實、馬原、格非等一批作家或多或少都受到過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略薩等著名拉美作家的文學啟發(fā),出現(xiàn)了“尋根派”和“現(xiàn)代派”為表征的“85新潮”,在文學上直接回應了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和歐美現(xiàn)代派。

30多年間,中國與拉美地區(qū)的文學交流從未間斷。2019年5月,鐵凝、莫言、麥家3位作家出訪拉美。相比馬爾克斯等作家在中國引起的轟動效應,中國作家在拉美地區(qū)的影響力如何?當前中拉文學關注哪些內容?如何打破文學交流屏障,深入促進中外當代作家的溝通和交流,提升中國文學在外國的“能見度”?2019年12月30日晚,在《潮166·中外作家同題互譯作品集》北京站分享會上,烏拉圭著名作家丹尼·烏姆皮、中國作家阿乙、阿根廷出版人吉列爾莫·布拉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文學研究專家樓宇等對此展開了對話。

同題互譯,為展現(xiàn)中外文學“走到哪一步”提供參考

劇變時代下,世界和中國都在發(fā)生史無前例的改變,如何敏銳地觀察和把握它們,是世界范圍內作家共同面臨的問題。

阿乙是70后,和同時代的諸多作家一樣,他長期傾心鄉(xiāng)村主題。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鄉(xiāng)土敘事經歷了長足的發(fā)展?!俺鞘形膶W作為顯學愈發(fā)受到關注,”阿乙感慨。從寫“我們村里的事”到寫城市的故事,現(xiàn)實生活迫切要求中國作家關注城市。同樣,當下拉美社會在發(fā)生哪些變化,拉美的中青年作家關注什么?這是阿乙等中國作家關心的話題。

或許由于《百年孤獨》在我國的重要地位,提起拉美文學,不少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作品。區(qū)別于固有印象,拉美中青年作家更多地繼承了羅貝托·波拉尼奧的寫作。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作家開啟拉美文學全球化和后現(xiàn)代化的新紀元。丹尼·烏姆皮表示,和中國一樣,在拉美文學中也曾出現(xiàn)高喬文化為代表的地域主義文學,作家關注民族、本土事物。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城市成為重要的母題。

“拉美文學一直是我的營養(yǎng)源泉。《潮166·中外作家同題互譯作品集》的推出,對于雙方作家了解彼此的文學節(jié)奏及各自走到了哪一步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卑⒁艺f,“同處全球化時代,外國作家的成長對我們是壓力也是鼓勵。”

文學如同潮水一樣,奔流至世界的不同角落

中國文學一直在聆聽世界的聲音,同時積極向世界講述中國。但文學走出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文學譯介是重要因素。吉列爾莫·布拉沃認為,無論是西班牙語作品抑或中國文學作品,往往首先以英文譯本的形式出現(xiàn)在其他國家,再由英文翻譯為本地語言。多重語言翻譯造成了傳播速度的滯后。中國、拉美地區(qū)文學應當打破藩籬,直接通過兩地優(yōu)質出版公司,利用更有效率的翻譯直接走進對方市場。

在分享會現(xiàn)場,有研究者指出,部分海外商業(yè)出版社在選擇翻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時往往更加青睞那些在他們看來能反映中國現(xiàn)實的作品。因此,常常對文學做“政治化”與“倫理化”解讀。如何讓中國文學在外譯中回歸文學的正途?怎樣努力從翻譯中國走向翻譯中國文學?

人民文學出版社從出版的角度為提高中國文學的外國“能見度”提供了有益思路。據(jù)悉,《潮166·中外作家同題互譯作品集》項目啟動于2017年,由該社與海外出版社合作開展。雙方以特定主題選定多位中國作家及海外作家的短篇作品,分別譯成外文或中文,在海內外結集出版,實現(xiàn)兩地作家的相互推介、相互帶動。入選這一名單的,既有已經譯介到海外的作家,也有在國內受到矚目但作品首次外譯的作家。該系列名為“潮166”,一方面取人文社門牌號“朝內大街166號”的諧音,另一方面則指文學如同潮水一樣,奔流至世界的不同角落。目前,人文社先后和意大利、阿根廷、英國、阿拉伯的出版社簽訂了項目合作合同。2019年3月以來,意大利語版和中文版的《潮166:食色》以及西班牙語版《潮166:獸宴》已經在國內外出版,英、日、俄及阿語版也在編選過程中。未來,以太空歷險為主題的科幻短篇集《潮166:飛向太空》將會在中國和英語國家同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