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盤龍》:中式奇幻小說的范本與桎梏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骨楂  2020年01月13日20:07

類型評價:

本書講述了林雷?巴魯克在成長過程中為光復家族榮譽,為替父母報仇雪恨,不斷追求強大,從一介鄉(xiāng)下沒落小貴族成為天才魔法師及龍血戰(zhàn)士,穿梭于各位面成長為主神,最終成為鴻蒙宇宙第二位一級掌控者的故事。

作者簡介:

我吃西紅柿,起點中文網(wǎng)白金作家,著有《星峰傳說》、《寸芒》、《星辰變》、《盤龍》、《九鼎記》、《吞噬星空》、《莽荒紀》、《雪鷹領主》、《飛劍問道》、《滄元圖》等作品。曾獲2017年第二屆“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新人獎網(wǎng)絡文學新人獎”。

文本評析:

作為一部“升級流”男頻奇幻小說,本書開篇便是烏山鎮(zhèn)的少年郎聚集在一起訓練的場景,作者通過巴魯克家族護衛(wèi)隊隊長希爾曼之口反復傳達出“一定要努力變強大”的觀點,不僅給讀者們點出本作主旨,本作男主角林雷?巴魯克也深受此觀點影響,奠定了他日后不斷鍛煉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目標。

一、“升級流”直擊男性爽點

“升級流”小說通常指代的是主角從最初的無名小卒不斷逆風翻盤,最終成長為人生贏家的一類爽文。由于該類型誕生之初,網(wǎng)絡同類型小說同質(zhì)化嚴重,“升級流”最初是用以貶損此類男頻小說的一個專用詞語,然而隨著詞義演化,“升級流”也如同“瑪麗蘇”一般,成為了形容文章內(nèi)容的中性詞。

不可否認的是,“升級流”通常伴隨的是主角翻身之際一同伴隨而來的揚眉吐氣,即現(xiàn)今網(wǎng)文最為提倡的“爽感”。而完稿于2009年的《盤龍》被譽為現(xiàn)如今男頻“升級流”小說之經(jīng)典,可說是當之無愧。

既然是“升級流”,首先要有級可升。作者設定了一系列完整的等級制度,基于西幻設定,將升級道路分為戰(zhàn)士與魔法師兩條路,從一到九,等達到圣域等級便可長生不老,領會天地奧妙。

若是修真文,可能到達長生不老就結(jié)束了,然而《盤龍》到此才僅僅是開始。在圣域之后,作者繼續(xù)引入“神”的概念,神級分下位神、中位神、上位神與大圓滿上位神,神級之上是主神,主神同樣分上中下三等,而主神之上又分為至高神與鴻蒙掌控者??梢哉f,小說需要寫多久,作者就可以構(gòu)建出多少等級。男主角永遠具備可上升空間,直至達成“世間至尊”這一目標。

而男主角林雷?巴魯克也的確在故事最終成為了鴻蒙宇宙第二位一級掌控者,可以說是本類型小說的完美結(jié)局了。

這個“成神”目標脫離文本來看,仿佛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我們?nèi)羰欠呕匦≌f之中,就能看出作者的匠心獨具:作者先一步步丟出不同的階段性目標,從最初的“拿回家族傳承之寶屠戮戰(zhàn)刀”,到“查明父母親死亡真相”,再至“掀翻光明教廷”,這些內(nèi)容均屬于十分傳統(tǒng)的人生追求。哪怕是推翻某個龐大的宗教組織,也一樣在歷史上有據(jù)可循,很容易獲得讀者的理解。

在林雷不斷強化自身的同時,作者偷偷加入了中國文化中對天地萬物的理解,讓讀者逐漸代入并接受主角與自然的相互理解、合而為一時,再結(jié)合多元宇宙理論中的“位面”知識,開始向更高境界進發(fā),“林雷成神”這個概念才會顯得格外順理成章。

作者給男主角設下的每一個目的都需要他付出大量的努力去修煉,提升自身實力后再進行下一步動作,每經(jīng)歷過一段順風順水的情節(jié)后又會再出現(xiàn)新的困難與敵人,不斷調(diào)節(jié)作品的緊張感與可讀性。讀者在此期間也會對男主角不斷超越原本數(shù)倍強于自己的敵方熱血沸騰,仿佛自己也親身體驗一般,從而達到絕佳的閱讀感。

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揉雜的故事要素

可以說,能寫出《盤龍》這樣故事,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

在打斗戲份上,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在武俠方面的積累;在故事構(gòu)架上,我們能看到作者將西方魔幻題材與東方玄幻題材的結(jié)合所作出的努力;在社會風俗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將“尚武”的情結(jié)與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揉到一起,在這幾方面的作用下,共同組成了現(xiàn)有的《盤龍》故事。

作為小說標題,從故事開篇便出場的盤龍戒指可以說存在感并不突出。在初期講述林雷成長的過程中,盤龍戒指甚至經(jīng)常下線,只在德林柯沃特出場時捎帶著提上一句。作者仿佛忘記了還有這樣一件開掛般的神器。然而后期林雷在不同位面之間穿梭時,盤龍戒指作為關鍵道具串起了整段劇情。它不再僅是一件保命的神器,也是由男主角的上古老祖宗制造的,這一下便把普通的開掛道具變?yōu)榫哂屑易鍌鞒械奶貏e物品,讓男主角也有機會尋根溯源,賦予了作品更具家族情懷的要素。

林雷最初走上追求實力與強大的道路,正是因為家庭。而后來當他在多個位面中穿梭時,也發(fā)現(xiàn)了已在冥界生活了千年的父親和轉(zhuǎn)生成為十二翼天使的母親,失去父母多年的林雷當即決定克服困難將父母接回身邊,故事最后一家人也得以再度重聚。盡管故事的社會背景是西方國家,但對家庭的渴求造成了林雷現(xiàn)今的追求,這也正是和我國傳統(tǒng)文化相符合的。

然而這其中有一些元素揉雜并非無可挑剔。不可不提的便是小說中一些社會制度的建立與提倡的理念是有矛盾的。在貴族與平民的設置上,作者顯然采用了歐洲國家更為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制度,貴族受封于王族,治理一方土地。魔法師和戰(zhàn)士的身份設置則成了這個制度上的加花。

考慮到這是一個魔法世界,作者也明確表明了世間崇尚魔法師和戰(zhàn)士,那么為什么社會資源沒有流向魔法師和戰(zhàn)士,反而依然會有沒什么武力值的貴族掌管資源?為什么貴族的定義及嫡系與分支的分類依舊由血統(tǒng)的純凈度而非力量或魔力的強弱決定?在作者多次塑造陌生人之間的恃強凌弱,魔獸森林中歷練時的弱肉強食,這樣的設置是不合理的,作者顯然也未曾以魔力的角度出發(fā),重新審視故事中社會制度的形成機制。

另外,前期劇情作者雖然弱化了林雷身上的龍血血脈,給了男主角充分的奮斗空間,但在后期劇情中,作者又強調(diào)了林雷的“高貴血統(tǒng)”,用以說明他的進步神速。作者是否在將人物取得的成就與所屬血統(tǒng)掛鉤?這是否又與作者一直以來塑造的“努力論”有所沖突?

而在婚姻制度的選擇上,作者沒有選擇西歐的一夫一妻制,甚至離開了歐洲范圍,采納了僅是西亞和非洲才有的多妻制,更是說明了作者并未深入考慮社會制度的形成?;橐鲋贫鹊谋举|(zhì)在繁殖,而繁殖則是為了保障在有限的生命中培養(yǎng)出足以承擔家族重任的繼承人,傳承概念也隨此而來。多妻制最多是為繼承人制度提供保障,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觀下卻顯得奇怪了。不是說作者不可以選擇多妻制塑造作品世界觀,但在整個世界觀都在追求個人的強大與長生的前期設置下,這樣的劇情設置顯然未能與故事發(fā)展良好結(jié)合,除了讓男性讀者看著過癮之外,沒有任何深意,不得不說是一大遺憾。

三、個人英雄主義與扁平化的群像處理

林雷作為本作男主角,塑造筆墨難免比其他角色要多。但作者費盡心血將林雷塑造成世間至尊的行為,令林雷愈發(fā)不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而是成為了一座冷酷無情的雕像。

作者在描寫林雷的時候一心想將他變?yōu)閺娬?,卻光顧著刻畫強大的體能,遺忘了強大的內(nèi)心。升級流的主角無可避免會面臨強者的選擇,即為了變強是否可以不擇手段。而成為了強者之后,又是否能夠堅守本心。

盡管作者一直以來都在往拼搏奮斗、自強不息的方向去描寫男主角,但林雷的成功始終建立于殺戮和破壞之上。魔獸森林的歷練鍛煉了林雷戰(zhàn)斗力的同時,也教會了他殺人越貨的便利。搶走了陣眼的紫血軟劍,放出了一個帝林,導致了毀滅之日。在發(fā)現(xiàn)盤龍之戒內(nèi)部的缺口時,他毫不猶豫便掠奪了幾萬奴隸的靈魂用來填補。這一切都非英雄所為,哪一項單拿出來都足以說明林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他卻在他人的對比下,反顯得尚且有些道德感。

可作者也不過是在正當化林雷的行為,卻并未將他往平等的方向去塑造。

面對他人,林雷更是難以用言語溝通。他厭惡與人交際,對貴族階級而言常見的人情往來對他來說卻是麻煩。他追求強大,不難看做是對人事的另一種逃避。畢竟當他足夠強大時,他的不善交際也可以被當作是高人的真性情。但這不能說是林雷自己會做人,而是旁人屈服于他的權(quán)勢之下。

這份等級觀念同樣體現(xiàn)在他的交友方式中。德林柯沃特與貝貝都和林雷有著靈魂上的連接,故而林雷的想法他們可以直接接收,林雷自己是不必為了表達而付出努力的。貝貝與他簽訂了平等契約,可貝貝在前期比起朋友或知己,反而更接近跟班。德林柯沃特則是林雷的庇佑者與引導者,甚至為保護主角自爆,屬于典型的為主角服務。作為妻子的迪莉婭更是顯得貼心貼肝,生活上從來不需要讓林雷費一絲心思,修煉上更是從不拖后腿,一別經(jīng)年也由他去闖。仿佛主角身邊的每一個角色都熱衷于為主角服務,少有自己的訴求。

當然林雷是樂于付出的,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林雷只擅長以付出的強者地位建立關系。以男女之間的親密關系舉例,他的初戀艾麗斯和癡心追隨他的詹尼,林雷均是以蓋世英雄面貌出現(xiàn)在她們面前,屬于非常傳統(tǒng)的英雄救美戲碼。而從入學起便對他有好感的迪莉婭卻讓他無所適從,因為他們是平等的。直到多年過去,癡心不改的迪莉婭以舍棄一切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他面前,林雷才終于覺得自己可以邁出那一步。

同樣的,與林雷結(jié)盟摧毀光明教廷的賽斯勒也逐漸從勢均力敵轉(zhuǎn)為林雷的跟隨者,繼承賽斯勒衣缽的麗貝卡姐妹更是成了小說中的人肉道具,專用于人多充場面。哪怕是從年少時期便相識的耶魯、喬治和雷諾三人,也只會在對林雷有幫助時才出場。

更不用提這部作品中少有形象立體豐滿的女性角色了。作者著筆描寫的大多數(shù)女性角色都不具備戰(zhàn)斗力,不是被抓就是等待救援,攻擊性的女性角色屈指可數(shù)。或許是因為目標讀者多為男性,作者雖然希冀用林雷在兩性關系上的自律體現(xiàn)他的優(yōu)異之處,也試圖創(chuàng)造強有力的女性角色(如羅莎莉和凱瑟琳大祭司),但不經(jīng)意間充斥全篇的對女性的貶斥與物化只會引起女性讀者的反感,反而又一次側(cè)面印證作者缺乏平等意識。

主角與配角是相互成就的,如果只專注在主角身上發(fā)力,卻忽視了配角的塑造,那么主角的魅力也同樣無法彰顯,配角也只會顯得僅有其功用性而缺乏故事性,導致讀者不滿。

實際上,“林雷成為世間至尊”與“林雷有血有肉”并不沖突,就像“升級流”小說的主角自己也走過一段艱難之路,應該更可以體會小人物的痛苦與悲哀才對。擁有一顆悲憫之心的強者反而要比一心追求強大的角色更加動人,林雷既然能夠吸引諸多女性角色為他傾心,也不該只是徒有強大之能,卻無溫和之心。

綜上所述,《盤龍》為讀者提供了絕佳的閱讀體驗,但在世界觀塑造上容易導致讀者陷入慕強心態(tài),忽視他人感受,造成錯誤的價值觀導向。林雷作為主人公,在追求強大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自制與毅力雖值得學習,但對其沖動且不擇手段的行為,我們應予以批判性對待,而非一味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