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十月·長篇小說》2019年第6期|小白:李莊的容量
來源:《十月·長篇小說》2019年第6期 | 小白  2020年02月10日07:54

在李莊沿河石板路上逛了一大圈,腿酸了。隨便找了一家店坐下來歇歇。原來是家豆腐鋪子。做豆腐是老法,所以那股豆味兒,很重,用筷子挑了一小塊吃了,有點怪怪,可是加了蘸水之后,味道就不一樣了。但對我們這些吃慣了精致豆腐的人來說,吃在嘴里仍覺得不習(xí)慣。

李莊名氣很大,兩千年古鎮(zhèn),岷江金沙江交匯后,長江陡然添了氣勢,李莊就在南岸。沒來時做了一點點攻略,早知李莊到處都是古宅,連梁思成都稱贊不已。旋螺殿、奎星閣、九龍石碑、百鶴窗,游客可以有一大堆打卡點,如果是建筑系學(xué)生,每天細(xì)看一幢,兩個月看不完。

李莊曾是停靠在長江岸邊的一葉方舟,在日軍入侵的浩劫中保存了中國文脈。史語所、同濟(jì)大學(xué)、營造學(xué)社,這些耳熟能詳?shù)奈幕分匾~,都跟李莊有一段深厚淵源。

但是真到了李莊,卻沒有發(fā)現(xiàn)那種設(shè)計好了的“炫耀”,一切都很平淡。就是一個川南小鎮(zhèn),山山水水,古舊石板,木樓,稍事整飭,好像也全都是因為游客蜂擁而至,不得已造幾處地方招待客人,開幾家店鋪讓客人有地方坐,有紀(jì)念品買。仍舊是平常日子。

店家是一對老年夫婦,老太太看我不大吃,就問:“怎么不吃呢?不好吃?”

我也說不清,本來就很便宜,沒有道理挑剔,說只是不習(xí)慣。

她說:“吃豆腐就吃個蘸水?!闭Z氣像是有很多抱歉。站在邊上笑著看我,不肯離開。

這么樸實簡單的好意,最讓人難以招架。我只能推說不怎么能吃辣,把自己做成一個有幾分好笑的異鄉(xiāng)客人。

她果然笑了:“下次吃點別的?!?/p>

沒有當(dāng)即建議我另買,好像她是在跟個鄰居做生意,不急不慌,下次再來。

李莊的好吃食物,白糕白肉,也都是那么日常。最著名長裙竹蓀,燉了土雞湯,鮮美異常,看起來卻也如同平常日子偶爾隆重一下。

看了幾處舊址,墻上有抗戰(zhàn)到底的字跡,墻角有水漫的印漬,窄巷路面石板碎裂,用青磚打了補丁。小飯館有人坐著打葉子牌,灶臺就在飯桌邊上。游客雖然不少,似乎也沒有太多干擾到地方原有生態(tài),至少沒有把李莊改變成又一個看不到本地人本地生活的那種景點。

它的好客有一種鄰里態(tài)度,好像覺得理當(dāng)如此,也不用太當(dāng)回事。不用特地收拾雜亂,也不用急著呈現(xiàn)什么,該干什么仍舊干什么。

只是大家都知道,李莊是有容量的。

1940年,日本侵略軍又一次發(fā)動進(jìn)攻,已抵昆明的同濟(jì)大學(xué)等機構(gòu)需要再一次搬遷,國民政府緊急向各地詢問,希望有地方能自告奮勇,接納安置這些避難機構(gòu)。接到征詢電報的地方,大多保持沉默。李莊鄉(xiāng)紳們接到電報后,到羊街八號開了會,羅南陔、張訪琴、張官周、羅伯希、宛玉亭、范伯楷、楊明武、李清泉、鄧云陔,這些地方紳士一致決定,向政府發(fā)出回應(yīng)電報,十六個字:

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

不僅同濟(jì)大學(xué),李莊歡迎所有文化機構(gòu)。這下,呼啦啦來了上萬人,一住就是好幾年。

而那個時候,李莊整個小鎮(zhèn)只有三千居民。

小白,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專業(yè)作家。作品有隨筆集《好色的哈姆雷特》《表演與偷窺》。長篇小說《租界》《局點》,中短篇小說《封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