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溫江舉行2019年度《魚鳧文藝》文學獎頒獎活動
6月5日,由中共成都市溫江區(qū)委宣傳部、成都市溫江區(qū)文聯、成都市作協(xié)小說專委會共同主辦的2019年度《魚鳧文藝》文學獎頒獎活動暨何定鏞《成都文化人散記》出版分享會在溫江區(qū)舉行,為2019年《魚鳧文藝》年度文學獎的17位獲獎者頒發(fā)了獲獎證書。
成都市作協(xié)副主席魏平,成都市作協(xié)小說專委會主任、《青年作家》副主編盧一萍,甄先堯、孫建軍、張新泉、譚楷先生,類型作家松鷹,作家袁遠、郭發(fā)財,《當代文壇》編輯部主任劉小波出席了會議。參加活動的還有獲獎作者以及來自成都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龍泉驛區(qū)、雙流區(qū)作家代表,本土作者,駐溫江西南財大、川農大、中醫(yī)藥大學、成都師院、四川藝術職業(yè)學院、四川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和溫江區(qū)圖書館的讀者代表共六十余人。
據介紹,溫江區(qū)文聯主辦的《魚鳧文藝》年度文藝獎從2017年開始,已評選二屆,逐漸形成了“表達溫江,溫江表達”,弘揚地方文化的一個品牌,受到作者和讀者的歡迎,因其具有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先后有成都文化人流沙河、曾伯炎,詩人梁平、散文家蔣藍獲得該獎,彰顯了地方刊物的特色,也擴大了地方刊物的影響力。
2019年度特別獎獲得者、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詩人張新泉曾經來溫江多次,為溫江寫過組詩。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報告文學大家譚楷對溫江更是情有獨鐘,在厚重的長篇紀實文學《楓落華西壩》一書中,記下了溫江走出國門和世界的融合過程,非常珍貴。他們的獲獎感言均是圍繞溫江而發(fā),親切感人。
隨后,在《成都文化人散記》出版分享會上,書中寫到的名家之一何開四發(fā)來書面發(fā)言:“這部書視角獨特,內容豐富,藝術表達生動流暢,跌宕起伏,頗能引人入勝。這是當代成都文人的藝術畫廊和巡禮,也是成都文藝界重要的文化積累,也是廣大讀者價值閱讀的一個范本”。
四川省作協(xié)原副主席、小說家傅恒說:“《成都文化人散記》看似寫了成都的一群文人,實則是記錄了成都一個時期的文學片斷。”小說家、成都市作協(xié)副主席凸凹以題為《光陰的報料》發(fā)言:“能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應該歸結于因樸實而親切、因親歷而真實所洇染出的一份誠實與感動。”成都市作協(xié)小說專委會主任、亞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說作者盧一萍先生說:“何先生這部近30萬字的《成都文化人散記》,在作者筆下本色具足,使人可感受到他們在精神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時體現出的人格力量”。文學博士、《當代文壇》編輯部主任、評論家劉小波更是從“巴蜀與文學的關系、文化名人的現實價值、作者的藝術手法多方面闡釋該書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
《成都文化人散記》中敘寫了周克芹、賀星寒、車輻、吳鴻、阿來、何開四、傅恒、林文詢等十七人,作者何定鏞先生表示,自己退休定居溫江已14年,謝謝溫江人民的接納,使自己老年生活非常幸福!這部書也是其在金溫江,這個美麗的健康花園城創(chuàng)作出版的第五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