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元古堆的村民更愛笑了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田野  2020年07月03日08:42

開欄的話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之年。從今日起,本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欄目,通過《記者在一線》《文化小康行》《“書”寫脫貧故事》三個板塊,傾情呈現(xiàn)記者走進火熱生活、記錄全面小康的采訪故事,全面展現(xiàn)新聞出版領域在全面小康建設路上貢獻的文化力量,生動展示人民群眾樂享文化成果、共享幸福生活的時代畫卷。

“臘月二十三是咱農(nóng)歷過小年,習總書記來到咱渭源,走進了田家河的元古堆,給咱百姓拜了年,黨的溫暖送到了咱心間……”6月16日,盛夏時節(jié)的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xiāng)元古堆村沐浴在蒙蒙細雨中,坐落在村頭的村史館內(nèi)飄蕩著這首感恩的歌曲。脫貧后的元古堆村民正忙著鋪路,建設美麗鄉(xiāng)村。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元古堆村,他對村民說:“咱們一塊兒努力,把日子越過越紅火!”7年間,在當?shù)馗刹咳罕姷墓餐ο?,元古堆村不僅整村脫了貧,跨過了脫貧攻堅的“硬杠杠”——“兩不愁三保障”。特別是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浸潤下,該村以“授之以漁”的方式,引導村民們走上了產(chǎn)業(yè)致富路。

元古堆村曾經(jīng)是一個典型的深度貧困村,當?shù)爻巳狈χ赂划a(chǎn)業(yè)之外,有些貧困戶還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吨袊侣劤霭鎻V電報》記者在元古堆村蹲點采訪時了解到,當?shù)匾虻刂埔?,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緊密結合起來,引導村民自覺投身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身邊,一個農(nóng)民富、農(nóng)村興、農(nóng)業(yè)旺的西北山村正在一步步舊貌換新顏。

“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田家河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元古堆村黨支部書記朱惠軍說,“我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整合村里的農(nóng)家書屋,加強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政策宣講,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方面謀實策、出實招、求實效,全面提升了文明實踐參與面和農(nóng)民群眾精神風貌。”

走進村委會的大門,樓梯口墻上的一組“幸福笑臉”格外醒目,照片里每一位村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自信的笑容。“這是我們給村里鄉(xiāng)親們拍的一組照片!”元古堆村村委會主任郭連兵介紹,“窮”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奪走了元古堆村村民們臉上的笑容,長期的貧困落后,帶給村民們的不僅是物質生活的匱乏,還有思想觀念的封閉。如今,元古堆村變美了,村民們比以往愛笑了,對今后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元古堆村農(nóng)家書屋管理員郭連慶說:“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宣講,現(xiàn)在大家都開始重視自己的學習了,曬太陽、打牌的少了,只要有空閑時間,都習慣到書屋里轉一轉,找?guī)妆九c中藥材種植相關的書看一看。”

據(jù)田家河鄉(xiāng)黨建辦主任辛軍介紹,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啟動以來,當?shù)赝貙捔诵聲r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內(nèi)涵與外延,成立了理論宣講服務隊、政策法律宣傳隊、實用技術服務隊、鄉(xiāng)風文明倡導隊、文藝輕騎兵服務隊、生態(tài)環(huán)保服務隊、扶危濟困服務隊和教育培訓服務隊等8支隊伍,并且結合村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成立以黨員干部為主體力量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通過開展相應的宣講培訓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遍地開花,豐富了群眾精神生活,提升了村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

“我們村大多數(shù)村民家里都種植中藥材,曾經(jīng)由于不懂技術,廣種薄收,施肥打藥要么多了要么少了,嚴重影響中藥材品質和產(chǎn)量?!敝旎蒈娊榻B,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群眾需求高度匹配,做到了“真幫真扶真融入,扶貧扶志兩不誤”。

今年55歲的田新雷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種植藥材,但由于缺技術,藥材產(chǎn)量很低,一年也掙不到幾個錢。他告訴記者:“通過在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班,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種植技術。去年賣藥材就收入了2萬多元?!?/p>

“根基穩(wěn)了,脫貧致富才有生命力,才可持續(xù)。過去,元古堆村貧窮落后,不是村民們不能致富,而是他們?nèi)狈γ撠氈赂坏挠職夂颓趧趯嵏傻男袆??!睂τ谠哦汛宓木拮?,朱惠軍感觸良多,“7年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僅幫助村民們增長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勞動技能,還起到了增強村民凝聚力的作用。”

“新時代新思想新觀念浸潤著我們的心田,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了我們的心房,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痹哦汛宕逦瘯M門處的“幸福笑臉”墻上,村民用自己的話語訴說著他們的感恩情懷,燦爛的笑容里能看到“火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