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
人類等待著暮色的降臨。
暮色降臨時,河邊浣紗的婦女歸家了,炊煙裊裊升起,倦鳥歸林,樹林開始在無盡的晚霞中安眠。萬物都卸下了匆忙,在無言中沉思與安息。
一個人歷遍了人生的起伏,也開始由朝走向了暮,開始生命永恒的停歇。幾千年來每個人都是如此,有個叫莊周的人說其死若休,人死后方可長生。一代代人走向暮色,一代代人開始朝霞。人類生生不息地延續(xù)下去。天地是蒼茫的,有一個她,與他們一直在共生。
先現(xiàn)在人類口中稱她為“自然”,自然二字,并無親人之意。但她幾乎將自己的全部付給了他們,守著他們的朝朝暮暮,與他們血脈相連。她眼看他們衰落,眼看他們崛起,眼看他們壯大、繁榮,甚至強大到像生來就力量無窮的她。守了千萬年一定會很累,可是她不會,她是最強大也是最執(zhí)著的自然。她能比任何堅固的石頭頑強地站上千年,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給予他們太多太多。茂密的樹林,厚實的土地,無邊的大?!冀o了他們。
她愛他們,愛得熾熱疼痛。因為她也終受到了傷害。
她千百年的守護最終傷了自己。為什么人類不知恩圖報,反而更貪婪地索取?那一次次天災(zāi),酸雨、沙塵暴、臭氧層破壞,他們哀嘆她喜怒無常,仿若忘記了她朝朝暮暮的守護,他們口中所謂的天災(zāi)何嘗不是人禍?她經(jīng)歷過欲火焚身的痛苦,也曾痛恨他們,地震海嘯什么都有了,到最后,還是兩敗俱傷。
情一往而深,恨亦深入骨髓。
人類與自然,朝暮相處,生死相依。一粒紅豆也會忽然明白人間的苦戀癡情,破土而出長成相思;曾經(jīng)的風(fēng)流帝王死后也融入自然化作杜鵑哀鳴;放蕩不羈的詩仙亦與敬亭山相看時千萬情深。在民間的傳說里,盤古開天,自然由人成;女媧繁衍人類,人前身亦是自然。自然給了人類生存的條件,人類是自然用生命作代價的守護。
她與他們血脈相連,難以分割。
人類會走向暮年,萬物也會走向暮年;人類會有新生,萬物也會有新生。萬物其實都是朝生暮亡。沒有自然,人類如何有自己的朝暮,沒有人類,自然又如何有朝暮。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
也會有人類等待的暮色真正降臨時,才會長久地與她相看兩不厭,而不覺得心生悵然。
作者:楊陳婧嫻
年齡:13
性別:女
學(xué)校: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第二中學(xué)初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