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芙蓉》2020年第4期|劉慶邦:疼在骨子里
來源:《芙蓉》2020年第4期 | 劉慶邦  2020年07月19日23:23
關(guān)鍵詞:疼在骨子里 劉慶邦 芙蓉

大風(fēng)降溫,樹葉落了一地。銀杏樹的葉子,頭天下午還是滿樹明黃,安然自得。后半夜北風(fēng)一刮,樹葉子堅持不住,紛紛落在地上。有一條街,街兩旁栽的都是銀杏樹,被稱為銀杏街。早起晨練的人們從街上走過,忽覺天上空了,地上滿了,街面上,還有街道兩側(cè)的人行道上,都鋪滿了黃色的樹葉和白色的銀杏果,像是黃金鋪地,白金點綴,顯得甚是輝煌、富麗。

在這樣的日子,北京的劉奶奶,準(zhǔn)備去澳大利亞、新西蘭旅游。劉奶奶離古稀之年不遠(yuǎn)了,她有了一種緊迫感,要趁著自己的胳膊腿兒還算活泛,手頭也算寬裕,抓緊時間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不然的話,等她老得邁不開步了,走不動路了,想當(dāng)“驢友”就當(dāng)不成了,后悔都來不及。她是跟著一個叫“樂游樂活”的旅行公司組織的旅游團出游,一個團二三十人,大都是老年人。團里約定的時間,是這天的下午三點,到首都國際機場第3號航站樓集合。天冷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他們不是大雁,是一群“驢友”往南飛。不過,大雁是往暖和的地方飛,他們也是從天冷的地方往天暖的地方飛。劉奶奶被告知,雖說北京到了冬季,但地處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正值盛夏,天熱得很,到那里一定要做好過夏天的準(zhǔn)備。在一個星期前,她就開始打點行裝,單衣、游泳衣、遮陽帽、太陽鏡、防曬霜、風(fēng)油精等,把一只大號拉桿旅行箱里裝得滿滿的。萬事俱備,只等吃過午飯后啟程。

上午九點多,兒媳給劉奶奶打來電話,說孫子在上體育課搶籃球時戳到了手指,嚷疼,老師讓家長把孩子接回家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兒子和兒媳都在上班,一時脫不開身,只好請奶奶去一趟學(xué)校,先把孫子接回家,觀察一下情況。奶奶一聽就有些緊張,孫子是她一手帶大的,孫子連著她的心,平日里,她最怕孫子有意外的閃失。她說沒問題,答應(yīng)馬上去把孫子接回來。要是情況不好的話,她就帶孫子去醫(yī)院檢查一下。

劉奶奶的家離學(xué)校不太遠(yuǎn),也就是幾百米的樣子,劉奶奶很快就把孫子接回了家。這天是星期五,劉奶奶把孫子鼓鼓囊囊的雙肩書包挎在自己肩上,也背了回來。外面天冷,孫子已經(jīng)穿上了那種輕便保暖的羽絨服。屋里來了暖氣,比較暖和。進屋后,奶奶幫孫子脫羽絨服時,可能碰到了孫子的手指,孫子又感到了疼,說別碰我的手指頭!

爺爺也在家里,聞聲從自己的臥室兼工作室里出來了,說好小子,讓爺爺看看你的手。孫子剛學(xué)會走路時,爺爺就自編了一首兒歌,教給孫子。兒歌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手拉手,往前走,安全第一要記住,看見汽車趕快躲,別讓汽車碰到我。他只要帶孫子出門,必定是大手拉小手,把孫子的手拉得緊緊的。孫子的小手肉嘟嘟的,暖暖的,柔柔的,他很喜歡拉孫子的手。一拉到孫子的手,祖孫之間似乎就溝通了血脈,找到了老生命和新生命的緊密聯(lián)系,這種感覺讓爺爺愛不釋手。有時孫子愿意自己跑著玩,急于擺脫爺爺?shù)睦?。此時爺爺會把兒歌重唱一遍,仍以安全的名義,緊緊拉著孫子的手不放松。孫子的手指受傷后,他就不讓爺爺再碰他的手了。孫子被戳到的是左手的小拇指,見爺爺向他走來,他本能地自我保護似的,不但不讓爺爺動他的手,還把左手藏到身后,似乎連看都不讓爺爺看了。爺爺向?qū)O子承諾,保證不動他的手,只是用眼睛觀察一下而已。平日里,爺爺如果就某件事情對孫子下保證,孫子是要跟爺爺拉鉤兒的,拉鉤兒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孫子的小拇指要和爺爺?shù)男∧粗腹丛谝黄?,拉鉤兒才能實現(xiàn),可他今天戳到的恰恰是小拇指,鉤兒使不上勁,拉鉤兒萬萬不可以。怎么辦呢?爺爺還有辦法,爺爺?shù)霓k法是把自己的雙手都背到身后,再次對孫子做出只動眼不動手的保證。孫子把爺爺看了看,像是回想了一下爺爺以前的一貫表現(xiàn),才把左手伸給爺爺看。

爺爺彎下腰,戴著老花鏡,把孫子的手看清楚了,孫子的五根手指完好如初,還是那么好看。小拇指不紅,也不腫,只是向外微微有些張開,跟無名指靠得不是那么攏。爺爺做出判斷:沒事兒,一點事兒都沒有,孫子睡一覺就好了。

孫子最反對爺爺動不動就讓他睡覺,一睡覺就得閉上眼睛,就看不到什么東西了,而他明亮好奇的眼睛,好像一直愿意保持觀看的狀態(tài)。他說:我不睡覺!

爺爺說:我并不是讓你現(xiàn)在就睡覺,我的意思是說,等你晚上睡一覺,明天就好了。為了安慰孫子,爺爺打開了電視,允許孫子看一會兒動畫片。

這時奶奶說了一句話,她說:孫子的手指不會骨折吧?

爺爺一聽就說:不會,骨折的可能性不大。小孩子皮實,不是那么容易骨折的。爺爺之所以這么說,是覺得奶奶把事情估計得過于嚴(yán)重了,簡直有些聳人聽聞。他自己可不敢往骨折的方面想,骨折是什么,骨折就是骨頭斷了,那可是太可怕了。他那么喜愛他的孫子,心疼他的孫子,怎么能接受那樣尖銳而沉重的現(xiàn)實呢?說來爺爺是脆弱的,心和感情都是脆弱的,他從一聽到消息,就極力躲避著骨折這個念頭,好像他只要把這個念頭躲開了,骨折的事就不會發(fā)生在孫子身上。爺爺這樣逃避,頗有一些自欺的意思,通過欺騙自己,讓別人也跟著他的思路走。

奶奶不愿跟著爺爺?shù)乃悸纷?,她的意見是帶孫子去醫(yī)院看看。

平日里,爺爺反對動不動就去醫(yī)院,他認(rèn)為人去醫(yī)院都是找病的,是引病上身,沒病也能折騰出病來。他自己能不去醫(yī)院就不去,也不贊成家里人往醫(yī)院跑得太多。要是把孫子送到醫(yī)院去看,人家檢查這個,檢查這個,不知有多麻煩呢!爺爺說,孫子沒有再說疼,可見問題不大,等等再說吧。爺爺又說,他們的兒子小時候也喜歡打籃球,手指不止一次被戳到過,抹點兒扶他林軟膏就行了。說到這里,爺爺馬上去盛藥品的抽屜里找扶他林,還真把扶他林找到了。趁孫子看動畫片看得十分專注,有些忘我,他征得孫子同意后,輕輕地在孫子的小手指上抹了一層扶他林藥膏。

過了一會兒,奶奶再看孫子的手,吃驚地發(fā)現(xiàn),小拇指中間的關(guān)節(jié)處微微腫了起來。奶奶急了,說不行,一刻也不能等了,得馬上帶孫子去醫(yī)院檢查。孫子的手指要是沒有骨折,通過檢查排除一下,她就放心了。不然的話,她放不下心來,出國旅游就沒有心情了。奶奶還說,兒媳讓她把孫子接回來,若不帶孫子去醫(yī)院檢查,她沒法兒跟兒媳交代。孫子的手指萬一骨折了,如不及時為孫子治療,豈不成了他們老兩口的罪過?

聽奶奶說得如此嚴(yán)重,而且不無道理,爺爺不好再有任何不同意的表示,只好對孫子說:好了,不看電視了,咱們聽奶奶的,去醫(yī)院。

去醫(yī)院看病,須持醫(yī)???。奶奶給兒媳打電話,讓兒媳把孫子的醫(yī)保卡送過來。兒媳回家,沒找到醫(yī)??ǎf上次看完病后去了奶奶家,可能落在奶奶家了。奶奶在家里找了一遍,也沒有找到。沒有醫(yī)???,看病無非是自費。自費就自費,孫子的身體要緊。

孫子的眼睛舍不得離開電視上的動畫片,說他的手指頭不疼了,他不想去醫(yī)院。

爺爺說:不去醫(yī)院不行??!等你去醫(yī)院檢查完回來,爺爺讓你接著看。爺爺伸手把電視關(guān)掉了。

出門前,爺爺在給孫子穿羽絨服時,孫子只把右手伸進袖筒里,卻不愿把左手往左邊的袖筒里伸,因為他剛要把左手往袖筒里伸時,不小心把手指碰了一下,手指又疼了起來。外面天冷,孫子只穿半邊衣服是不行的,會凍感冒的。爺爺把袖筒撐開,堅持讓孫子把左手往袖筒里伸。這時孫子叫了一聲爺爺,孫子的叫法和聲音與以前都不大一樣,一下子留在爺爺留聲機一樣的心上,恐怕當(dāng)爺爺?shù)囊惠呑佣疾粫?。孫子叫爺爺?shù)穆曇衾糜行╅L,里面有哀求的意思,似乎還有一些哀怨,仿佛在說:爺爺呀,您不能這樣!好吧,爺爺做出了讓步,讓孫子的一只胳膊披著衣服出了門。倘若孫子還小,爺爺會把孫子抱起來往前走。可孫子已上小學(xué)二年級,年近七旬的爺爺抱不動孫子了。爺爺早就意識到,他總有一天會抱不動孫子,孫子也不再讓他抱,所以在孫子還小的時候,他抱孫子抱得很多。好多事情就是這樣,你提前意識到了,不等于它就不會來到,好比秋來時樹要落葉,冬來時寒風(fēng)來襲,該來的還是不可避免地要來。下樓等電梯的時候,爺爺見孫子打了一個寒噤,還是小心翼翼地幫孫子把羽絨服穿好了,并拉上了拉鎖。

由奶奶開車,爺爺奶奶一塊兒帶孫子去醫(yī)院。附近有兩三家醫(yī)院,他們?nèi)ツ囊患裔t(yī)院呢?爺爺?shù)倪x擇是煤炭總醫(yī)院。他對這家醫(yī)院有好感。那年春天的一個下午,奶奶從幼兒園里接回孫子,帶孫子在社區(qū)的小花園里玩。玩了一會兒,該上樓回家了,孫子卻不愿意回家。奶奶捉住了孫子的手,要把孫子拉回家。孫子使勁往后一掙,壞了,孫子的胳膊大概被抻著了,疼得蹲在地上,再也動彈不得。奶奶給爺爺打電話,說孫子的胳膊可能脫臼了,讓爺爺趕緊下樓。爺爺跑著下樓一看,見孫子往胸口拐著胳膊,右胳膊像被固定住了一樣,誰都不讓動,一動就嚷疼。一些居民圍過來,說趕快去醫(yī)院吧。有人建議去安貞醫(yī)院,因為他們居住的小區(qū)離安貞醫(yī)院最近。那次奶奶沒有開車,他們是打出租車去的。祖孫三人上了出租車,安貞醫(yī)院在西邊,司機卻把車向東邊開去。奶奶說錯了錯了,這樣越開離安貞醫(yī)院越遠(yuǎn)。司機說一點兒都不錯,因為安貞橋路口車不許左拐,必須先向右,繞一個彎子,才能把車開到安貞醫(yī)院門口。沒辦法,上了人家的車,只能聽人家的。趕上下班高峰,路上有些堵車,車開得很慢,可把奶奶急壞了。總算來到了安貞醫(yī)院門口,爺爺付了車費,抱起孫子,直奔急診室。掛號之后,值班的護士簡單問了情況,讓他們直接去骨科。他們循著標(biāo)牌的指示,來到樓上的骨科,見骨科的三個門診室都關(guān)了門,大夫已經(jīng)下班了。奶奶火急火燎,在樓道里攔住一個過路的、仍穿著白大褂的女大夫說:我孫子的胳膊脫臼了,骨科大夫下班了,這可怎么辦?女大夫看了一眼爺爺抱著的孫子,說:孩子的胳膊是不是脫臼了,需要拍片子檢查一下才能確認(rèn)。爺爺問:去哪里拍片子?女大夫說:拍片子的也下班了。拍片子的什么時候上班?明天早上。天哪,這可使不得!按爺爺?shù)睦斫?,胳膊上的骨頭脫離了臼窩,等于處在一種不正常的狀態(tài)。骨頭一不正常,連帶著筋肉活動、血液循環(huán)都不正常。這樣的不正常狀態(tài),要等到明天再治療,非出大問題不可!孫子的胳膊一刻也不能耽誤,爺爺說走,咱們?nèi)ッ禾靠傖t(yī)院。爺爺有一個朋友,在煤炭總醫(yī)院當(dāng)院長,在這樣的緊急時刻,他只能求助于院長。他們又?jǐn)r了一輛出租車,在車上爺爺就給院長打電話:我孫子的胳膊可能脫臼了,現(xiàn)在去你們醫(yī)院看一下。院長先說:看管孩子可不容易,一定要小心再小心。院長又說,他此時不在北京,在上海參加一個學(xué)術(shù)交流活動,會馬上打電話給院里的一位骨科專家,請專家給孩子看一下。爺爺一再對朋友表示感謝。他們來到醫(yī)院骨科的候診廳剛等了一會兒,那位專家就走了過來,他把孫子叫成小朋友,讓我看看小朋友怎么了?就在候診廳里,專家的兩只手把孫子拐著的胳膊輕輕往上一托,專家還沒說話,孫子就說:不疼了!遂把胳膊放了下來,頓時活動自如。事情就是這么神奇,也就是幾秒鐘的時間,專家就把孫子的胳膊治好了。爺爺感嘆:這么快,真是手到病除!爺爺問專家:孩子的胳膊是脫臼了嗎?專家說:沒有,只是半脫臼。好了,沒事了。以后拉小朋友的時候手要輕一些。有了上次去煤炭總醫(yī)院為孫子診治的經(jīng)驗,爺爺希望,這次去該醫(yī)院,孫子的手指也能盡快得到診治。

到煤炭總醫(yī)院掛號時,負(fù)責(zé)掛號的人員告訴他們,煤炭總醫(yī)院沒有兒童骨科門診,建議他們帶孩子去兒童醫(yī)院或兒童醫(yī)學(xué)研究所去診治。爺爺說:那就給我們掛成人骨科的號吧,我孫子以前在這里看過骨科的。掛號的人說:那不行!事情沒有商量的余地,爺爺想起了他的朋友,他要是給朋友打一個電話,朋友再給骨科專家打一個電話,也許很快就能解決問題。然而,可惜呀,他的朋友退休了,不在這里當(dāng)院長了。爺爺也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他懂得,人在其位,才能說其話,人不在其位了,再讓人家說話,有可能使朋友為難,那就不好了。在人情社會,人情資源是可以利用一下,但利用是有限的,須限在朋友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nèi),一旦超出了范圍,最好不要向朋友張口。爺爺對奶奶說:那咱們就去兒研所吧。

輾轉(zhuǎn)來到兒研所,奶奶去停車場停車,爺爺帶孫子去掛號。停車場看上去不小,可場上停滿了車,不知奶奶能否找到停車的地方。停車場周邊栽的是一些楊樹,未落盡的楊樹葉子在寒風(fēng)中抖索。爺爺扯上孫子的右手來到掛號大廳一看,頭頓時有些蒙。大廳里擠得滿滿的,都是排隊等待掛號的大人和孩子,每挪動一步都不容易。這哪里像是醫(yī)院,簡直像是一個盛大的廟會??!爺爺觀察了一下,見這家醫(yī)院采用的是電子掛號方式,可以在機器上掛號??墒牵獙崿F(xiàn)在機器上掛號,手中必須持有醫(yī)保卡,如果沒有醫(yī)保卡,鐵面無私的機器就不會認(rèn)你。那么,沒有醫(yī)??ㄔ趺磼焯柨床∧??特別是許多從外地來北京看病的孩子,他們本來就沒有北京的醫(yī)???,難道就不能看病嗎?醫(yī)院規(guī)定,須辦一張臨時性的就醫(yī)卡,也叫繳費卡,持卡才能看病。爺爺注意到了,在辦臨時就醫(yī)卡的窗口外面,隊伍排得長長的,估計排上一兩個鐘頭,卡都不一定能辦下來。這可不行,要是不計時間地等下去,就會耽誤奶奶下午出國旅游的行程。爺爺決定,回家再說。爺爺帶孫子出了醫(yī)院,打電話找到剛停好車的奶奶,說明了情況,一同回家去了。

回家簡單吃了午飯,爺爺接著要帶孫子去中日友好醫(yī)院看手指。爺爺記起朋友跟他說過,朋友雖說不在醫(yī)院當(dāng)院長了,但朋友的兒子也是學(xué)醫(yī)的,是留學(xué)日本的醫(yī)學(xué)博士,如今在中日醫(yī)院國際部當(dāng)主任,有什么事可以找他幫忙。沒辦法,有病亂投醫(yī),有病也亂托人。辦別的事需要托關(guān)系,看病似乎更需要托關(guān)系。

奶奶離去機場集合的時間越來越近,孫子受傷的手指沒得到確診,她放心不下,說算了,她這次不去旅游了。

爺爺不同意奶奶放棄這次出國旅游,兩個多月前就定好出國的時間,費用早就交給人家了,怎么能臨時放棄呢?爺爺說:有我在家,孫子的事一切由我負(fù)責(zé),您只管放心走您的。再說了,您在家也幫不上多少忙。好了,祝老伴兒一切順利,旅途愉快!爺爺帶孫子出門時,特意讓孫子跟奶奶說了再見。

爺爺帶孫子去中日醫(yī)院時,坐的是公交車。在車上,爺爺給朋友的兒子王主任發(fā)了短信,自我介紹之后,說孫子打籃球時戳了手指,要去醫(yī)院檢查一下。王主任回信說:來吧,我有別的緊急事脫不開身,不能接待你們。你帶孩子去拍片室拍一張片子,把孩子受傷的情況弄清楚再說。

這時爺爺正在上班的兒子給爺爺來了一個電話,他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戳了手指,說問題不大,休息一兩天就好了。他說他自己打籃球時多次戳到手指,從沒去醫(yī)院看過,通過身體的自我修復(fù),很快就好了。他讓爺爺把孫子送到他們家,他請假提前下班回家看著孩子。爺爺說,還是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吧,檢查求的是放心,通過檢查,證明孩子的手指的確無大礙,大家就都放心了。

下車來到中日醫(yī)院,爺爺為孫子掛了急診號,扯著孫子,在規(guī)模宏大的院部穿過好幾座大樓,才找到了拍片室。可是,在拍片室門外當(dāng)班的女醫(yī)生拒絕為孫子拍片子,拒絕的理由與煤炭總醫(yī)院是一樣的,也是說該醫(yī)院沒有兒童骨科。爺爺只好搬出王主任,說是王主任讓他們來的。女醫(yī)生問:哪個王主任?爺爺說出了王主任的名字。女醫(yī)生像是想了一下,做出了讓步,說拍一下片子也不是不可以,但只能止于拍片子這一步,拍完了片子,可沒有醫(yī)生給你們看片子。爺爺說:走一步說一步吧!女醫(yī)生說:我跟你說過了,只有這一步,沒有下一步!

拍完了片子,要等半個鐘頭才能取片子。在等片子期間,爺爺帶孫子在院子里草坪上玩了一會兒。太陽已經(jīng)偏西,陽光照在地上有些發(fā)黃。孫子仍是無憂無慮的樣子,他的左手不能動,就用右手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來畫去,刨來刨去。這時,爺爺對孫子的手指所持的還是樂觀的態(tài)度,在他的想象里,等拿到片子,一看沒事兒,他就領(lǐng)著孫子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還不到半個鐘頭,爺爺就把片子拿到了。片子裝在一只特制的牛皮口袋里,面積相當(dāng)于對開報紙的一面。爺爺把片子從口袋里拿出來,舉在眼前看了看。整張片子是黑灰色的,上面所顯示的孫子的五根手指的指骨有些發(fā)白。指骨細(xì)細(xì)的,失去了原本的圓潤、溫?zé)岷兔利?,讓爺爺感到有些陌生,甚至有些不舒服。除此之外,爺爺沒看出孫子小拇指的指骨有什么明顯的折斷。爺爺把片子拿給那位女醫(yī)生,說片子出來了,請女醫(yī)生幫忙看一看。女醫(yī)生搖頭,說她看不了。爺爺問,是不是可以請別的大夫給看一看。女醫(yī)生拉下了臉子說:你這人是怎么回事,我不是提前給你說過了嗎?我們醫(yī)院沒有兒童骨科,沒人給你看片子!爺爺只得再給王主任發(fā)短信,繼續(xù)求助于王主任,問王主任能不能抽空幫忙看一看片子。王主任回復(fù),讓爺爺把片子的號碼發(fā)給他,他在網(wǎng)上把片子調(diào)出來看一下。王主任調(diào)看片子的結(jié)果讓爺爺頓感心驚,心寒,像是一下子跌進了萬丈深淵。王主任在短信上說:孩子的小手指明顯骨折,已經(jīng)錯位,得抓緊時間治療。爺爺最擔(dān)心、最害怕孫子的手指骨折,怕什么,有什么,爺爺擔(dān)驚受怕的事情還是出現(xiàn)了。爺爺看了看身旁的孫子,孫子對片子似乎并不關(guān)心,對自己的手指也不是很在意,他的右手又撿起一個小石子,在地上畫起畫兒來。爺爺對孫子說:壞了,醫(yī)生說你的小拇指骨折了!孫子這才把小拇指看了看說:我不想骨折,我討厭骨折!爺爺說:我也不想讓你骨折呀,你不知道爺爺有多心疼??!爺爺給王主任回短信:就在中日醫(yī)院治療可以嗎?王主任給出建議:積水潭醫(yī)院專門設(shè)有兒童骨科門診,全市骨折的兒童都是去那里治療。中日醫(yī)院治療兒童骨折不是很專業(yè),留下遺憾就不好了。

聽從王主任的建議,爺爺帶孫子馬上打出租車,往積水潭醫(yī)院趕。到了快要下班的時間,加上當(dāng)天是周五,路上的車流密度明顯加大,車尾的紅燈成了紅色的長河。等他們趕到積水潭醫(yī)院,太陽已經(jīng)落下,月亮開始顯現(xiàn)。骨折都是急診,急診都是自費,到這家醫(yī)院看骨折急診,必須往繳費卡里充足夠的錢。醫(yī)院里的兒童骨科診室有兩個,爺爺和孫子在其中一個診室外面等了一會兒,大夫就叫到了孫子的號。診室里兩個大夫都是男的,一位大夫是中年人,看樣子大約有四十多歲。另一位大夫是個年輕人,坐在中年大夫?qū)γ?,像是一個實習(xí)生。爺爺把帶來的片子遞給主治的中年大夫。診桌一頭置有一把木椅,爺爺在木椅上坐下了,把孫子摟在懷里。看到表情嚴(yán)肅的大夫,孫子大概有些害怕,緊緊靠在爺爺身上。中年大夫把片子卡在電腦的平板上一照,說是小指中間骨折錯位,需要做復(fù)位和固定處理。大夫讓孫子把左手伸給他看。孫子像是意識到了疼痛,左手往一邊躲著,不給大夫看。大夫說:你不讓我看,我就沒辦法給你治。爺爺也對孫子說:你讓大夫看看就好了,好了咱們就可以回家了。你不讓大夫看,咱們就沒法回家。孫子不說話,還是不愿意把手伸給大夫看。爺爺對大夫說:要不這樣吧,我抱緊他,這位年輕大夫幫忙拉住他的右胳膊,您只管拉過他的左手給他看吧!說著,爺爺就把孫子抱緊了,爺爺?shù)碾p腿還夾住了孫子的雙腿。同時,年輕大夫從桌前轉(zhuǎn)過來,拉住了孫子的右胳膊??墒?,當(dāng)大夫動手拉孫子左手的手腕時,孫子使勁掙扎起來,嚷著:不!不!!爺爺覺出來了,孫子在掙扎時,力氣挺大的,幾乎從他的懷抱里掙脫。爺爺懂得一點,大夫所謂的看看,是把骨折的地方捏一捏,醫(yī)學(xué)的術(shù)語叫正骨,而正骨的過程是很疼的。疼,是生命的本能反應(yīng),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人人都會疼,都怕疼。大人怕疼,小孩子身體敏感,更怕疼。所以,當(dāng)大夫捉住孫子的手腕子時,孫子的掙扎更加強烈。

大夫把孫子松開了,說不行,你管不住他,讓他的爸爸媽媽過來吧!

爺爺說:他的爸爸媽媽都在上班,趕不過來。孫子的事由我負(fù)責(zé)。

大夫不無嘲諷地說:那你就負(fù)責(zé)吧!

門外有人候診,時間寶貴,大夫叫了下一個患者的號。應(yīng)聲進來的是一個身穿校服的男中學(xué)生,他像是手腕骨折,進來時小臂下面已墊了托板,并用布帶把小臂吊在脖子上。既然中學(xué)生已經(jīng)進來了,爺爺只好帶著孫子讓出了就診的位置。

爺爺沒有帶孫子走出診室,診室里靠南墻還放有一把椅子,爺爺坐到那把椅子上去了。爺爺對孫子說:你看,你不好好配合大夫治療,人家后來的就跑到你前面去了。你記住爺爺?shù)脑挘愕氖种附裉煲欢ㄒ?,不治咱們就不能走,哪怕在這里待上一夜,也得把手指治好才能走。爺爺又說:你的手指要是不及時治好,落下了殘疾,以后就再也不能打籃球了。

那個男中學(xué)生與大夫配合得不錯,當(dāng)大夫捏他的手腕為他正骨時,他疼得渾身發(fā)抖,臉色蒼白,但他咬緊牙關(guān),沒有大喊大叫。

爺爺對孫子說:你看這個大哥哥多堅強,多勇敢,你要向他學(xué)習(xí)!

這時孫子說了一句話,把爺爺感動壞了。孫子說:爺爺,你出去吧,別在這里看著我了。

爺爺問:為什么?

你看著我的手指頭疼,你該心疼了。

哎呀我的寶貝兒孫子,你太懂事了,太知道為爺爺著想了,感動得爺爺都快要哭了。好,爺爺不看你了,等你治好了手,爺爺再進來帶你走。

爺爺出去躲在門口一側(cè),真的沒有再看孫子,連偷偷看一眼都沒敢看。直到聽見孫子疼得大聲哭喊,他急忙進診室一看,大夫已經(jīng)把孫子的手指捏過了。大夫說:去拍片子吧,拿到片子再過來檢查一下。

爺爺蹲下身子把孫子摟了一下,問孫子:手指頭還疼嗎?

孫子的眼角還掛著淚滴,說不疼了。

拍片子的工作室有兩個,每個工作室的門外都裝有滾動的電子屏,電子屏上出現(xiàn)誰的名字,誰才能進去拍片子。爺爺萬萬沒有想到,在門外等候拍片子和取片子的人那么多。在候診廳不大的空間里,擠滿了骨折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那些孩子,有的是腿骨骨折,有的是胳膊骨折,有的是脖子里的頸骨骨折,還有的像爺爺?shù)膶O子一樣是手指頭骨折。比起那些孩子的大骨頭骨折,爺爺?shù)膶O子只是小拇指骨折,算是輕的。人的身體靠骨頭支撐,四肢五體走到哪里,骨頭就延伸到哪里。好像只要哪里有骨頭,哪里就有折斷的可能。大街上人來人往,似乎每個少年兒童都活蹦亂跳,健全無比,很少看到有骨折的情況。到了積水潭醫(yī)院的兒童骨折門診,爺爺才發(fā)現(xiàn),竟然有那么多少年兒童在遭受骨折的折磨。人作為一個生命體,同時也是一個受難體,從出生開始,從小到大,再到老,一輩子都在受苦受難??!

廳里有兩排連椅,十來個座位,座位上早就坐滿了人。爺爺和孫子只好站在人堆里,仰臉注視著電子屏上血液一樣的紅字。這時兒子給爺爺發(fā)來一條微信,說他們已經(jīng)在家做好了晚飯,看完了手,就回家吃飯吧。爺爺理解兒子和兒媳的心情,當(dāng)他們得知他們的兒子手指發(fā)生了骨折,不知有多心疼、多焦急呢!爺爺回復(fù):正排隊等候拍片子,拍完片子半小時之后才能取,取了片子還要交大夫檢查,回家的時間不能確定。由爺爺帶著孫子,你們盡管放心。爺爺把兒子的微信說給孫子聽,孫子說:爺爺,我餓了!爺爺看了一下手表,晚上七點半都過了,孫子是該餓了。爺爺說:爺爺知道你餓了,但這會兒咱們不能離開這里,要是電子屏上出現(xiàn)了你的名字,你不能進去拍片子,機會就錯過了,還得重新排隊。你堅持一會兒,等拍完了片子,爺爺就帶你去買吃的。孫子說:那好吧。輪到孫子拍片子時,大夫只允許孫子一個人進去,不讓爺爺進去。爺爺只能在門外等。拍片子倒很快,一兩分鐘就拍完了,孫子就出來了。醫(yī)院門前有一家小超市,爺爺帶著孫子來到超市里,按照孫子的挑選,買了兩樣小食品和一瓶飲料,馬上轉(zhuǎn)回候診廳,等候取片子。孫子左手的小拇指雖說骨折了,但還不影響拿東西,吃東西。在孫子吃東西的時候,爺爺很希望孫子能夠坐下來吃。爺爺自己可以不坐,他站到地老天荒都沒關(guān)系,只想讓孫子能夠坐下來。座位還是坐滿了人。爺爺看到,有一位當(dāng)爺爺?shù)模瑤O女來看手指,孫女坐一個座位,爺爺也坐一個座位。他的孫女是右手的中指骨折,整個右手都不能拿東西了。別看小姑娘的右手不能拿東西,她的左手卻拿了一個手機,正在看動畫游戲。孫子很喜歡看動畫游戲,見小姑娘在看,他便湊過去,伸著腦袋跟人家一起看。這時孫子的爺爺生出一點私心,希望小姑娘的爺爺把座位讓出來,給他的孫子坐。這樣的私心不便說出來,說出來顯得對孫子過于嬌寵,只能看那位爺爺有沒有愛幼之心。還好,那位爺爺把座位讓出來了,說讓小朋友坐吧。孫子毫不客氣,眼睛不離手機的就在小姑娘身邊的座位上坐下來。爺爺對他說:快說謝謝爺爺!孫子說:謝謝爺爺!兩位爺爺交談了幾句,知道了小姑娘也在上小學(xué)二年級,手指也是在學(xué)校受的傷。小姑娘的爺爺有些發(fā)愁,說他孫女的右手骨折了,就沒法兒寫作業(yè)了,這可怎么辦呢?

這里取片子,不用再去窗口排隊,是在機器上刷條碼自助取。孫子的爺爺著急,時間還不到,他就一次又一次到機器上刷條碼。等他第三次在機器上刷條碼,孫子的片子才出來了。他拿上片子,領(lǐng)上孫子,馬上去讓大夫檢查。爺爺心想,這樣的檢查不過是走一個程序,大夫要通過片子看一下正骨的效果如何,等大夫確認(rèn)正骨的效果不錯,他就可以帶孫子回家了。然而,讓人更加痛心疾首的事情發(fā)生了,大夫檢查過片子后,說骨折處對位不理想,還要再捏一次。天哪,還要再捏一次!爺爺吃驚,孫子也啊了一聲,驚得瞪大了眼睛。孫子的手指已經(jīng)疼過一次了,如果再捏一次,意味著孫子還要吃二遍疼,受二茬罪,這是多么讓人難以承受?。】蓻]辦法,醫(yī)學(xué)是無情的,大夫的口氣是冷峻的,大夫決定還要捏一次,誰都不敢不同意。爺爺只好對孫子說:讓大夫再給你捏一次吧!爺爺還是在外邊等你好嗎?孫子點點頭。

躲在門外的爺爺,再次聽到了孫子被捏手指時的哭喊,爺爺?shù)男南袷窃诘窝?,這哪里是捏孫子的手指,分明是捏爺爺?shù)男陌?!爺爺心疼得想死的心都有?。?/p>

一切都是上一次的重復(fù),再次捏完手指,還要再拍片子,再檢查,還得花費一個多鐘頭。爺爺帶孫子去候診廳等候拍片子和取片子時,孫子一到廳里,就去找那個看手機的小姑娘。沒找到小姑娘,問爺爺:那個小姐姐呢?爺爺說:人家可能已經(jīng)走了。爺爺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帶孩子來治療骨折的,大多是上歲數(shù)的爺爺奶奶,或是姥爺姥姥,比較年輕的爸爸媽媽很少。這大概是因為,孩子的爸爸媽媽大都忙于工作,忙于生計,沒時間陪孩子來醫(yī)院。而隔輩兒的老人,大都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有時間、也愿意把孫輩帶在身邊。爺爺早就聽過一個說法兒,說是隔輩兒親。對于這個由來已久的說法,大家似乎都認(rèn)同,但沒有深究過,沒有認(rèn)真地問一句為什么。這會兒爺爺把自己的孫子看了又看,有時間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他思考的結(jié)果是,自己之所以對孫子親,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老了,幾乎看到了生命的盡頭。而在生命盡頭的地平線上,躍起一個或數(shù)個新的生命,像接力一樣在向前奔跑。那一個或數(shù)個新生命是誰呢?正是與他隔輩兒的孫輩??吹搅藢O輩,等于看到了生命的延續(xù),也幾乎等于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說到底,人們親近孫輩,是留戀自己,也是親近自己,是潛意識里想讓后來人代替自己活下去,永遠(yuǎn)生生不息??!也不能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不親,孩子是他們的親生骨肉,他們對孩子當(dāng)然親。只是他們當(dāng)時還年輕,生命意識還不是很強,加上他們的子女與他們的年齡差距不是很大,不習(xí)慣接受他們的親熱。只有老了,并有了隔輩兒人,他們才時不我待地對隔輩兒的孫輩親近起來。

時間到了晚上九點多,爺爺終于又拿到了第二次所拍的片子,立即帶著孫子去診室檢查。那個中年大夫下班了,換了另一位中年男大夫值班。那個年輕的實習(xí)生還在那里。爺爺想,大夫不會第三次捏他孫子的手指了吧?事情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大夫把積水潭醫(yī)院所拍的兩張片子對比了一下,對實習(xí)生說:你看看,第二次捏傷者的手指有必要嗎?我看沒有必要。實習(xí)生看了爺爺一眼,沒有說話。在場的爺爺聽得心里一沉,一下子記在心里。這位大夫說第二次捏手指沒有必要,那么,前一位大夫為什么要第二次捏孫子的手指呢?難道他一點兒都不顧忌小孩子手指的疼痛嗎?難道他一點都不能體會一個當(dāng)爺爺?shù)男那閱??是不是因為第一張片子是在另一家醫(yī)院拍的,錢沒有花在這家醫(yī)院,大夫為了給本醫(yī)院創(chuàng)收,就找借口多捏了一次手指,多拍了一張片子?要是這樣的話,那位大夫就太不講人道了。

這位大夫說:好了,沒事了,您帶孩子去地下室做一個支具戴上,十天后來復(fù)查一下。

支具?支具是什么?

大夫說:支具也叫護具,是類似手套樣的東西,作用是把孩子骨折的手指固定住,保護好,使骨頭盡快長在一起。

每一個骨折患者都必須戴支具,做支具很貴,在地下室里等候量尺寸、做支具的兒童和家長也很多。爺爺看到,做支具的材料像是合成的塑料,塑料剛包上孫子的手指時還熱熱的、軟軟的,過了不一會兒,塑料就變硬了。孫子一根小拇指骨折,支具卻把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都捆綁在了一起,目的是讓小拇指向中指和無名指靠攏,發(fā)揮中指和無名指的標(biāo)桿作用,使小拇指長得像中指和無名指一樣直。戴上支具后,爺爺馬上打出租車把孫子送回家。冬日清冷的月光灑在地上,爺爺把孫子送到家時,差不多到了半夜時分。

兒媳連連喊著孫子的小名,孫子歡快地喊著媽媽媽媽,一下子撲到媽媽懷里。媽媽說:我看你還挺高興的嘛!

爺爺把大夫交代的注意事項簡單對兒子、兒媳轉(zhuǎn)述幾句,踏著如霜的月光,步行回到了自己的家。老伴兒在出國旅游途中,家里只有爺爺一個人。爺爺身心交瘁,倒頭便睡。

第二天早上,爺爺?shù)木τ兴謴?fù),他才在日記本上記了幾句:2018年11月16日,我度過了銘心刻骨的噩夢般的一天…… 

作者簡介

劉慶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當(dāng)過農(nóng)民、礦工和記者。著有長篇小說《家長》《斷層》《遠(yuǎn)方詩意》《紅煤》《遍地月光》《黑白男女》等九部,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走窯漢》《梅妞放羊》《遍地白花》《響器》《黃花繡》等五十余種。曾獲魯迅文學(xué)獎、老舍文學(xué)獎等。根據(jù)其小說《神木》改編的電影《盲井》獲第53屆柏林電影藝術(shù)節(jié)銀熊獎。多篇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德、意、西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