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上海歌劇院首演莫扎特經(jīng)典歌劇《唐璜》 歌劇“青春”陣容在上海舞臺熠熠生輝
來源:文匯報 | 宣晶  2020年07月28日08:20
關鍵詞:《唐璜》

“莫扎特歌劇的情感表達和演唱技巧都極為豐富,音質(zhì)要有顆粒感,音準必須分毫不差……”80后女高音歌唱家宋倩一頭扎進上海大劇院,已經(jīng)在舞臺聯(lián)排了三天,“《唐璜》‘走’一遍合成彩排就要三個多小時,不能有一絲分神?!睘榱四亟?jīng)典歌劇《唐璜》的上海首演,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率團連續(xù)奮戰(zhàn)了許久。上周末,竇乾銘、余楊、黃俊鵬、王柏齡、熊郁菲等這群80后、90后主演齊亮相,就是歐美一線歌劇舞臺上也難得一見如此“青春”的陣容。

精雕細琢莫扎特經(jīng)典歌劇,“一團一策”創(chuàng)精品、育新人

兩幕歌劇《唐璜》的故事取材于中世紀西班牙浪蕩貴族男青年唐璜的傳說,音樂充分展現(xiàn)了莫扎特刻畫人物性格的高超技巧和戲劇深度,開創(chuàng)了音樂心理戲劇的先例?!啊短畦肥歉鑴≈笓]的入場券?!?020年初,許忠作為首位登上悉尼歌劇院的中國指揮家,執(zhí)棒澳大利亞歌劇院一連演出八場《唐璜》,引起轟動?!敖旰苌儆袊鴥?nèi)劇院排演完整的莫扎特歌劇了,趁著演藝市場相對清淡的‘空窗期’,回歸到古典主義、精雕細琢莫扎特的歌劇作品,很有意義?!痹S忠告訴記者,音樂會版《唐璜》還將創(chuàng)新制作視頻版本,供“云上”播放。

歌劇《唐璜》體量大,整部歌劇長達三個半小時左右;語言難,宣敘調(diào)多,音樂速度快;處理要求細致入微,重音、氣口、裝飾音與歌詞間的微妙處理,皆有門道。為了演好《唐璜》中的安娜,宋倩已經(jīng)傾力排演了一個多月。對常年演出大部頭作品的演員們來說,發(fā)聲、音色、花腔的處理,都需要對抗慣性?!芭叛荨短畦返倪^程既是折磨、也是享受。”宋倩告訴記者,詠嘆調(diào)《別說我》情感豐沛、技巧豐富,演繹難度頗大;一幕尾、二幕末的重唱講求連貫性、準確性,容不得一點失誤。這批80后、90后青年歌唱家為《唐璜》傾注了所有精力,排演盡管艱難,但收獲更大,“表演上了一個臺階”。

宋倩是意大利威爾第音樂學院歌劇演唱和室內(nèi)樂聲樂雙碩士。2015年,上海出臺《關于推進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深化改革加快發(fā)展的實施意見》,鼓勵院團采取“一團一策”,在充分尊重藝術規(guī)律和各藝術院團個性的基礎上,圍繞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引進等多個方面推出多項改革措施。剛剛學成歸國的宋倩如魚得水,在上海舞臺找到了更大的空間。僅一年半里,她就在十部中外歌劇中擔任角色,之后陸續(xù)出演《雷雨》《原野》《天地神農(nóng)》《茶花女》等劇的女主角。

“一團一策”不僅激活文藝創(chuàng)作的一池春水,也細心呵護著上海文藝舞臺的“后浪”們,為他們的藝術發(fā)展架橋鋪路。2017年,宋倩被上海歌劇院選送參與英國皇家歌劇院青年藝術家培養(yǎng)課程。此次《唐璜》的排演也得到了多位世界知名歌劇院導演的“云端”指導,以國際標準助推青年人才培養(yǎng)。

“一中一西”組合成常態(tài),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歌劇最講究專業(yè)的“國際語言”。近年來,上海歌劇院排演過《阿依達》《卡門》《圖蘭朵》等,既涵蓋了意大利語、法語、德語等演唱語言,也兼顧浪漫主義、真實主義、美聲學派等多重風格。與此同時,上海歌劇院積極探索“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的新途徑。在上海歌劇院,“一中一西”的組合已成為當下創(chuàng)作演出的新常態(tài)。去年9月,上海歌劇院攜歌劇《圖蘭朵》為阿聯(lián)酋迪拜歌劇院2019-2020演出季揭幕。今年復演后的短短一個月里,上海歌劇院上演了原創(chuàng)歌劇《晨鐘》、經(jīng)典歌劇《唐璜》,原創(chuàng)歌劇《田漢》也在緊鑼密鼓的修改創(chuàng)排中。

“雖然我們生在新時代,無法親身經(jīng)歷先烈們的革命道路,但音樂有著特殊的魅力,能引領我進入歷史情境,接受信仰的洗禮?!彼钨辉凇短餄h》中出演女主角“安娥”。對宋倩來說,排演過程就是一堂生動的黨課。為了“吃透”角色,她下足工夫搜集歷史資料、揣摩人物性格,也為革命者的堅貞信仰深深觸動。在《田漢》開排儀式上,宋倩曾獻唱詠嘆調(diào)《他是我矢志不渝的愛人》,“對我來說,這首歌不僅是獻給‘愛人’的歌,更是獻給祖國、獻給黨的贊歌”。

在《茶花女》《唐璜》等經(jīng)典歌劇中錘煉技藝,在《晨鐘》《田漢》里接受信仰洗禮,上海歌劇“后浪”們正奔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