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北京人藝新劇《陽光下的葡萄干》9月首演
來源:文藝報 | 余非  2020年08月17日08:40

在經(jīng)過了大半年的籌備后,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干》將于9月1日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該劇由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編劇,英達執(zhí)導,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等主演。由于疫情,劇組年初的排練計劃被打破,但是全體主創(chuàng)通過網(wǎng)絡等形式,在線上研讀劇本、分析人物、對詞,為排演做足了準備工作。

此次回歸人藝舞臺的英達,雖然成名于情景喜劇,但卻是土生土長的人藝人。此番用一部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干》來回歸舞臺,既是英達對人藝舞臺的致敬,也是對這部作品的翻譯者、北京人藝演員、自己的母親吳世良的紀念。雖然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味道十足的拷問人心的作品,但英達有著自己獨有的解讀方式,力求發(fā)掘其深刻的幽默內核,“要把不是喜劇的戲排成喜劇”,“英達導一部戲,最后沒讓觀眾笑,那就證明沒排好。”

作為一部世界名劇,該劇對部分觀眾來說可能有些陌生。它講述了一家美國黑人貧民在獲取了保險金突然能夠改變生存境遇后,所面臨的因改變而帶來的掙扎與選擇,以及他們用信心和夢想面對未來的故事。讓人藝的演員在舞臺上演美國黑人,怎么能不通過外部形象就讓觀眾相信,這是英達在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要讓觀眾在舞臺上忘了膚色和語言”。

《陽光下的葡萄干》劇組云集了一批觀眾熟悉的面孔。久違話劇舞臺的演員王茜華此番回歸出演劇中的母親一角,一向以中國傳統(tǒng)女性角色而被觀眾熟悉和喜愛的她,如何在舞臺上演一位黑人的母親,讓觀眾充滿期待。“看劇本不能只看自己的”,這是英達對每個演員提出的要求,他讓大家把劇本當成是文學作品,吃透了再從戲的角度去理解。這就給了每個演員打開經(jīng)典的鑰匙,使他們迅速跨越文化、跨越種族,演出人物與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