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廣州文藝》2020年第8期|宋長征:夜鸮咕咕(節(jié)選)
來源:《廣州文藝》2020年第8期 | 宋長征  2020年08月24日07:30

風鈴娘作法的時候我和風鈴已經(jīng)玩在了一起。夜空里的那只鸮鳥躲在遠處的楊樹杈上嘀咕了一聲,再不言語。說不上喜歡,我看著周圍的樹那么高,插入天上,楊樹葉碰撞發(fā)出嘩嘩拍手的聲音,星星不說話,這兒一顆,那兒一顆,像是誰順手丟在天上的微小的發(fā)光體,只有月亮出來時才悄悄隱藏起來。那只鸮鳥應該是跟著我和母親的,母親的腳步聲有些重,我伏上母親的背脊,像是乘坐在一艘小船上,夜色就是起伏的海面,無邊無際,但母親有方向,從村東到村西,很多次走過狹長的胡同,去風鈴家。走一步,鸮鳥發(fā)出一聲咕咕的鳴叫,母親并不在意,我的耳朵張開追隨著鸮鳥的叫聲,來源在我家屋后的一株樗樹上,有時低,有時高,有時又拖著長長的聲線,大約是知道我們走遠了,撲拉,發(fā)出翅膀振動的聲音,空氣中好像蕩開粼粼的波紋。它在轉(zhuǎn)移陣地,但和我們走的并不是一條路,鳥的路在天上,母親的路在地上,月光打在鸮鳥的翅膀上,紛紛落滿整個村莊。

樗樹開花,母親要做事情,指使我去找樗樹娘。母親說樗樹是我的另一個母親,樗樹娘,樗樹娘,你長高,我長長。我抱著樗樹娘,這個母親卻不吱聲,皴裂的樹皮,每隔一段就有一個高高的凸起,有很多紅娘子擠在一起,紅娘子也叫樗雞,是雞不會叫,會飛,紅紅的翅膀上有很多斑點,肚腹大大,拖曳著在樹皮上移動;風鈴家沒有樗樹,所以風鈴想看紅娘子了只能到我家來。風鈴來時,風鈴娘遠遠看著,看著拐進去我家的胡同這才安心轉(zhuǎn)身回去,金蓮小腳踩著陽光的裂紋,幾乎能聽見玻璃般碎裂的聲響。樗樹開花,米黃色的花朵在枝頭顫巍巍的,我仰起頭,天空變成白色,樹枝樹葉變成黑色,就成了簡單的一幅黑白兩色畫。

很多時候,我感覺我的童年是在母親的脊背上度過,生我時,母親中年,中年的母親身材較高,后來就一點點矮了下去。母親背著我出行,一般是在夜里,吃過食的豬很快起了鼾聲,雞張開翅膀上樹,先是飛上一垛矮土墻,接著飛上門口的那株刺槐樹,有一只雞大約翅膀受了傷,試了幾次沒能飛上去,不得不轉(zhuǎn)身回到鴨子們棲身的地方,把頭藏在翅膀下懨懨入睡。腳步停在風鈴家門前,風鈴家的大門和我家不一樣,高大,朱紅色的漆,每到過年都要重新刷一遍。門虛掩著,風鈴家的門總是虛掩著,即便到了晚上也會有人來請神。請神就是請風鈴娘,風鈴娘個子不高但打扮整齊,或者還涂了什么雪花膏,一種我并不喜歡的味道,我不喜歡風鈴娘,我只喜歡風鈴,喜歡和風鈴一起玩,一起偷吃風鈴娘藏在木箱里的糕點,風鈴用肩膀扛著木箱蓋兒,咬牙笑著喊我過去,不是餅干就是桃酥,含在嘴里如同含著幸福。

風鈴娘作法,蠟燭高高燃起,母親這時一般會停下手中的針線,默默看著風鈴娘,蠟燭紅紅的光映在母親臉上,像是一尊神的蠟像。通靈者,我后來知道這個詞語的時候就想,風鈴娘莫非也是人間的一個通靈者,某天神啟,神通過強勢入駐的方式進駐風鈴娘的身體,上達天庭,下連民間。這天來的是老瓦叔,老瓦叔在村前的老河灘上轉(zhuǎn)瓦,老瓦嬸打下手,這天說是手腳冰涼渾身沒力氣,瓦模子提到半路摔在地上。老瓦嬸臉色蠟白坐在燭光下,風鈴娘坐在神龕前面嘴里念念有詞,一招手是風,一招手是云,風云雷電四面八方都招呼完畢繃直的身體開始顫抖,老瓦叔手心攥出汗來,緊緊盯著老瓦嬸的臉上,希望瞬間能恢復正常面色。大約是后來好了,要不風鈴家門口也不會常常有外鄉(xiāng)趕來的人,他們有的老有的年輕,有的帶著老人有的帶著孩子,站在風鈴家門口等,等風鈴娘細著嗓子喊一聲“下一位”,然后,有人就推開門進去,來到堂屋。

更多時候我多是在自己家屋后玩耍,屋后有一條路,穿過路是一個常年無水的池塘。無水時,池塘里有狗尾草茅草刺老芽和黑天天,黑天天的果實從青到紅再到紫就能吃了,吃完后嘴上像是涂了藍墨水。茅根要到秋天,拿一把小鏟子刨下去,可以挖到很多細細長長的茅根,一嚼干巴巴的幾滴汁水,清甜。風鈴遠遠來,風鈴娘遠遠看著,直到風鈴到了我家跟前,這才放心地回轉(zhuǎn)。我想,肯定神在等她,她不在家,神就少了可以入駐的身體,那些受了苦難的人也就得不到救治,繼續(xù)忍受身體帶來的苦難。

我們玩夠了,也許只是我自己玩夠了,躺在厚厚的茅草上看樹梢上空的云,云被分割成很多小塊,來不及切割便很快游移到另一個地方。在風鈴家,我有時會感到隱隱的恐懼,通靈者風鈴娘的眼神呆滯,白皙的手上有細密的藍色血管,幾乎能聽見回流的聲音,那雙手伸向虛無的天空,捕捉來自天界的每一縷信息。尤其一陣激烈的顫抖之后,風鈴娘好像使勁了渾身力氣,緩緩睜開眼睛,這才要請神者伸出手把脈,通常會有一張看不懂的畫符,包裹著一些神秘物品,遞到來訪者手中,囑托某日某個時辰面對某個方向開水送服,便可解決問題。

這是一九七零年代末期的事情,后來盡管鄉(xiāng)里來人把風鈴娘帶回鄉(xiāng)上,說是要進行教育,回來之后沒有多長時間,風鈴家又飄出裊裊的香煙。風鈴是局外人,風鈴總也不正眼看她娘一眼,風鈴娘踮著小腳說是讓風鈴去鄰村的代銷點買點黃表紙來,風鈴遠遠地喊:“我不會去的,要去你自己去,天天在家耍把戲?!憋L鈴娘就氣得直跺腳,罵也沒用,她知道風鈴的倔強脾氣。我看村莊的時候仍然是黑白兩色,太陽升起落下,樹上的葉子由青轉(zhuǎn)黃,都被我的腦子過濾了顏色。

我最早的一次遠行,是跟隨母親去現(xiàn)在看來并不遠的魚臺,三哥當兵的部隊駐地。冬初十月,一輛解放牌軍用卡車從縣城車站出發(fā),地上卷起揚塵,高大的楊樹樹影快速后退,很多人蜷縮在軍綠色帆布搭起的汽車敞篷里面,我努力站直身體才能看見路上的一些事物。田野里荒蕪,孤零零的草垛和枯葉飄舞的玉米稈,偶有青綠閃過是農(nóng)家的白菜地,結實地長在地里,野兔失去了最后的庇護,白菜被紅薯藤捆著,過不了幾天就要被砍下,儲藏,或者拉到集市上售賣。后來,我腦子里一遍遍回想這次旅程,卻仍然只是一個個斷片。原本,部隊駐地與魚臺縣城并不遙遠,即便是我們縣城到魚臺也不過一兩個小時的事情,為何卻在半路住進一家簡陋的旅店。土,到處是土,土墻,土院,甚至棲身的床也是土炕,很高,需要母親抱我我才能上去,但干凈,嘎石燈閃著淺藍色火焰,燈光有些涼,睡覺的炕上有些涼,晚上起夜,母親抱我出來,在寒夜里撒了一泡尿,打了一個冷戰(zhàn)。店家說:“這娃兒靈秀,可得看好了別讓人抱去”說完哈哈大笑。母親有些生氣,本來該到的地方到現(xiàn)在還沒到,不知道明天如何才能找到三哥。

我推算了一下,三哥當兵那年應該是1979年,五年兵,前三年在魚臺,后兩年志愿兵在泰安,立了三等功,1984年退伍在家。這是三哥一生最為光榮的歷史,就在前些日子天南地北的戰(zhàn)友召集大家聚會,幾十年過去,當初青澀、青春的面孔都成了老茄子,在單位混得風生水起的只不過面皮好些,也即將到了退休時間。三哥家有耕地的拖拉機,仍然耽誤了幾天去和戰(zhàn)友們聚會,發(fā)來視頻,喝酒喝得舌頭短了,說話絆絆磕磕。我記得參軍入伍那天,家里好像發(fā)生了什么喜事,土院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幾個尚未脫離稚氣的年輕人就要出發(fā),就要參軍入伍,有的掩不住喜色,有的卻憂心忡忡,說是正在對越反擊戰(zhàn)時期,不知道是不是會上前線。說到這里時,院子里的人們靜默下來,誰也無法預知未來,預知命運,有些時候只是聽命于命運的安排,從生到死,過完或許并不轟轟烈烈的一生。

我在夜里醒來,四周的一切陌生而恐懼,母親把我緊緊抱在懷里,仿佛真的害怕在這陌生之地被人從懷里把我抱走。嘎石燈的光亮幽幽照了很久,方才滅了下去,身上的涼氣漸漸被驅(qū)走。第二天,從部隊駐地趕來的三哥把我們接走。我到現(xiàn)在也沒弄明白,為什么那么近的路程走了兩天,第二天下午時分,在家不放心的二哥騎著自行車也趕到了駐地,見我們安然無恙也就走了。

我需要提及一條河流,就在到達部隊的翌日,三哥帶著我和母親到魚臺縣城,照相,間或去別的地方轉(zhuǎn)轉(zhuǎn)。第一次照相,曝光燈的那種,黑暗的照相室,略微紅色黯淡的光影,好像手中還握了一個什么器具,“注意好了,別眨眼,看向前方。好,對對對。好了?!睅缀鯖]有對話,只見鎂光燈閃爍了好多次,我,三哥和母親的光影便保留了下來。三哥會做那種簡單的照片修復,把衣服從黑白做成別的顏色,人臉上好像涂了一些腮紅,竟然生動了許多。那些簡單的黑白照,后來全都沒了蹤影,我自己的一張保留了下來,有點臃腫的棉衣,上衣被染成了軍綠色,頭上戴著一頂小型軍用棉帽,紅五星的顏色鮮艷,似從未褪色。

我站在清水河的橋面上,橋面很寬,但很少有車和行人通過,站立久了,腳下的橋仿佛在動,越走越快,這在當時是我不能理解的,為什么明明是水在流動,而固定的橋卻走了起來。很多次做夢,橋下的水面越來越高,就要漫上橋面,而橋仍在疾速移動,像要被水沖垮,步子怎么也邁不動,醒來時出了一身冷汗。

或許當?shù)厝私凶銮逅佣?,地圖上的名稱應該叫東魚河或紅衛(wèi)河,起點在距離我們不遠的黃河故道河南境內(nèi),流經(jīng)我們村前時叫黃白河,到了下游匯入紅衛(wèi)河、東魚河,最后流進微山湖的一部分獨山湖里。我們在部隊沒呆多少天,營房前面是兩行高大的楊樹,兩排楊樹之間是寬闊的體育活動場地,早晚會有戰(zhàn)士在籃球架之間打球或出操。到了晚上,營房里只有一臺黑白電視機被搬出來,嗤嗤拉拉放著我看不懂的電視節(jié)目,即使看懂了也專不下心來,我被三哥的戰(zhàn)友們在手上傳來傳去,像是擊鼓傳花,最后還是落到母親懷里。這些對我影響很大,以至于后來有了入伍參軍的念頭,就是在那個時期埋下的種子。過去營房前的一條大道,是存放武器的地方,炮兵嘛,就有大炮,冷酷的炮筒傾斜向上,像要隨時投射炮彈。

再稍大些,我和風鈴就可以撇開大人的視線獨自到老河灘上玩了。水有時深有時淺些,落水時一些來不及逃掉的魚兒被困在了水汪里,草在水中漂著,上面的葉子泥漿蓋著,看不到本來的顏色。也有螞蟥,波浪狀的身體在水中展開游向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我以捕捉小魚為樂,使足了力氣把水攪渾,小魚漸漸窒息把嘴巴仰在水面上,一捉一個準。逮了很久,回頭看,放魚的地方連一條也沒有,都讓風鈴給放歸到小河里。算是生氣,兩個人躺在河岸上,我一邊穿著粗氣,一邊說再也不帶鳳玲出來捉魚。風鈴當真,掩著面,說小魚也有家。魚的家在水里,當然魚的爹娘也在水里,離開了爹娘,離開家,想想就讓人擔心。

風鈴家只有風鈴和風鈴娘,風鈴爹那時我還沒見過。神秘的燭光在風鈴家的堂屋里搖曳,外面是漆黑的夜色,踏著夜色而來的是看不見的神靈,風鈴娘發(fā)出的信息縹緲但看起來如此真實。母親這時恢復了原來的狀態(tài),眼睛直直地看著風鈴娘的一舉一動,好像稍不注意神就會從她的面前溜走;以至于后來我也經(jīng)常看見母親過年時在糧囤前,豬圈前,堂屋桌子上點燃幾炷香,口里念念有詞,什么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全家平安全是一些司空見慣的祝福詞。我不知道,即便如此貧寒很多年來我們家也算平平安安,是否有娘祈禱的一份功勞,遠在天邊的神靈一定也聽見了母親的心愿,將豐收帶給我們,將健康帶給我們,至于錢財是遙遠的事情,僅夠我們維持家境。

那一次引起口角實在怨我,風鈴在神的燈光下看一本畫冊,我感覺枯燥,就要風鈴讓給我看。風鈴不愿意,我就一把奪了過來?!斑€我,不還你爹是啞巴?!边@下觸痛了我,自打我生下來父親就半癱了肢體,說話口齒不清,一些調(diào)皮的鄉(xiāng)間孩子就會如此叫。我氣惱著,把畫冊摔在地上,咬牙切齒:“你沒爹,是野孩子。你爹讓野女人帶走了。”屋里瞬間安靜下來,空氣凝滯,搖曳的燭光凝滯,正在施法的風鈴娘臉上變了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母親打了我,我在號啕中被帶出了風鈴家。

風鈴的父親在棗莊煤礦,早年間逢年過節(jié)還回來,后來就漸漸回來稀少了。風鈴跟我說過,她說她喜歡那個女人,反而不喜歡自己的親娘,親娘總是發(fā)火。每一次不順心,或者有請神治病的人回來找,說娘就是個騙子,根本沒有神啊鬼啊的事情,一切都是風鈴娘的捏造。木棍,柳條,就落在風鈴身上。風鈴不哭,只是怒視著風鈴娘,說我早晚要跟爹走,再不回這個家,再也不要你這樣的娘。風鈴說,她叫那個陌生女人叫姨娘,是爹教給他的。她一叫姨娘,姨娘就變著法兒從來時的背包里拿出花裙子、蝴蝶結,有些東西風鈴見也沒見過。姨娘答應過,說等風鈴長大了帶到礦區(qū)上學,想想就讓風鈴一陣心花怒放。

一九八零年代初期,原來集體耕種的土地就要分包給隊里的每家每戶。鐵鈴鐺掛在村前的刺槐樹上,鐵鈴鐺沉默時是一個若有若無的靜物,掩映在枝丫間,需要時有人在鈴鐺下面牽繩,左蕩右蕩發(fā)出清脆的回聲,傳到每個人的耳朵里。人們好像很興奮,原來也可以擁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嚷嚷著我要種葵花我要種玉米,有人說要種人參,聽說那玩意兒很值錢。我在傍晚的人群里穿行,并不知道擁有或者沒有土地有什么具體意義。母親喊住我,讓我從隊長散發(fā)著油漬氣息的帽子里捏出一個紙團,鄉(xiāng)間有這樣的說法,說孩子的手氣好??上业氖謿庹娴牟⒉缓?,一直以來我也沒有絕對受到神的眷顧,這跟多年以后我的流浪生涯與平淡的日子有關?;蛘?,是不是每個人都注定了自己的道路,我從村莊出發(fā),繞了一個長長的彎路重又回到村莊,在野草間尋覓生活的價值,在莊稼地里尋找果腹的糧食,而后鬼使神差開始了寫作生活,并妄圖從文字中再次尋找我曾經(jīng)沒有找到的一切。

那只寂寞的鸮鳥仍然在叫,這時從村莊轉(zhuǎn)移到田里。我家的田地和風鈴家的田地挨著,收了玉米收花生,趁著月光在田里摔花生,啪啪,啪啪,花生秧摔打在放倒的木椅上,花生連帶泥土被剝離下來。干完活,很多人家并不回家,會在田里守夜,看守屬于自己的那份收成。我說了我的手氣并不好,新分的田地是一片鹽堿地,很多年后我還記得當年的樣子,地皮上一層層白的硝鹽,抿在舌尖上苦咸苦咸,但生長一種草,兔兔酸,大概是野兔喜歡的吃食,我和風鈴也嚼。那只鸮鳥在旁邊的梧桐樹上臨時棲居,我們兩家的窩棚僅僅靠在一起,有時母親會去風鈴娘的窩棚,風鈴就偷偷鉆出來和我睡在一起。我們把頭探出來,一邊嚼兔兔酸,一邊查天上的星星,一顆兩顆三四顆,一直數(shù)到我們僅僅知道的有限的數(shù)目再重新開始。晚秋,夜里涼意陣陣,常常醒來時露水打濕額頭上的頭發(fā),我們做著各自不同的夢,我們棲息在同一片土地,我們像大地上的一只只小蟲,不過是在借一片葉子安眠。鸮鳥呼喚,聲音在秋日聽來有些悲涼。

糾紛因土地而起,風鈴家那邊緊挨著的是風鈴大伯家,兩家人素不往來,有時會因為你家的種子播在我家地里,你家的羊翻過墻頭吃了我家的青菜而大動干戈。我和風鈴從老河灘上歸來,老河灘上有蘆葦蕩,蘆葦蕩里有翠鳥唧唧鬼兒和鷓鴣,幾株蘆葦之間有一只簡陋的鳥巢,亂麻線破布團草梗緊密圍繞,就成了鳥的家。有三只鳥蛋,我一只,風鈴兩只,小心翼翼握在手心,說好了回家放在鋪了棉花的紙箱里,等孵出小鳥再把它們放到蘆葦蕩,讓失去兒女的鳥爹鳥娘不再悲傷。

一群人圍在風鈴家門口,風鈴大伯面色懊喪地雙手垂立,任憑人們數(shù)落:“自家人不該下死手哇,不就是幾棵莊稼的事兒怎能鬧到這種地步?!薄翱烊タ纯达L鈴娘哇,這要命的拐棍。人咋這么不經(jīng)打呢,就看見在頭上敲了一下嘛,人就倒了下去?!贝蛉说氖秋L鈴大伯,被打的是風鈴娘,一根棗木拐棍就是罪證,死挺挺躺在地上沒人撿拾。風鈴娘出院回來就躺在床上,潦草的堂屋里風鈴小心翼翼跨過倒在地上的神龕,問娘是不是渴了我給你倒水。從里屋傳來摔東西的聲音,接著是一通不明所以的罵?!把Ч?,全他娘的都該下地獄,下油鍋,刀劈斧砍,小鬼日搗?!?/p>

母親和我仍然會踏著夜色去風鈴家,有時會幫助風鈴做做飯,收拾收拾她家的東西。母親嘆著,說不行就把風鈴爹叫來,幫襯幫襯,說不定啥時候就好了。沒有啜泣,記憶中風鈴娘從來沒有哭過,只是后來臨行時握著風鈴的手眼淚止不住滑落。罵累了的風鈴娘側著身子面向墻壁,燭光的燈影這時已經(jīng)換成白熾燈泡發(fā)出蒼白的光芒,將夜色照得更亮。風鈴也沒顯示出憂傷的模樣,和我在另一個房間翻看畫冊,她說,她可能會走,會跟爹走,爹來信她聽見了,是娘找探花爺讀的。爹說那邊的日子安定下來,不要娘生爹的氣,他會給些補償,適當?shù)臅r候會把風鈴接走,礦區(qū)的學校也好,讓風鈴娘放心,一定會讓風鈴在那好好上學。信還沒讀完,就被娘一手扯過去撕了。我還不懂離別的含義,想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過是咫尺之間的事情,即便是后來,經(jīng)過很多次別離,也不能讓我感到非常悲傷,世界再大總有相遇的一刻,走得再遠,總有回來的時候。我和風鈴之間,有著共同的生長,也有著屬于我們共同的秘密,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淡去的東西不再回來,只有像這樣在回憶時才能剝開時間的蠶繭,看到一個安靜的內(nèi)核。

我上學了,一所破舊的老屋是教室,土臺子土凳子一群土娃子,老師用一根木棍插在地上,地上畫成鐘表的形狀,小棍的影子就是時間的刻度。上學,放學,都要經(jīng)過風鈴家門口,有時到了放學的時間風鈴會站在門口,她知道我會路過。風鈴娘倒下了,但嘴還能說話,仍然會有請神的人不斷前來,這讓風鈴家總算沒有斷了財路。大伯年紀大了,相關部門來取證也沒什么辦法,只能草草了解,補償了部分醫(yī)療費、經(jīng)濟補償。而且這件事之后,大伯家知道理虧,反而把風鈴家的重活累活扛了起來,收好的麥子運回家,玉米播種在田里。

我是一個開竅較晚的人,至于上學有什么用處到現(xiàn)在也模棱兩可,倒是放羊放出了感情。羊在河灘上吃草,我和風鈴在樹蔭下斗草、捉螞蚱。懶漢的日子看起來快活,簡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村子里不乏這樣的懶人,一輩子也沒走出過村莊幾步,眼界只能望到自家天地的地頭,日子,無非是雞叫狗咬,穿著,只要能裹住身體就可。我在審視童年的自己,是否從某種程度上遺傳了某些小農(nóng)意識的基因,或者說因為視界的局囿而把世界縮小成周圍的天地?或許不是,許知遠在對話牛津大學人類學家項飆時,提出了“附近”的概念,意即在當下社會由于科技程度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逐漸陌生化,產(chǎn)生疏離感,導致了人格上的兩極分裂,一面是津津樂道的宏大敘事,國家,股票,房子,車子;一邊是極為個人化的自我敘事,所有的事情以我為中心,如何更為便利,節(jié)約時間,反而疏忽了周圍與角落。我在觀察屬于自己的角落,當我把回憶的筆觸伸向童年時我企圖發(fā)現(xiàn)在毫不自知的時代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而我又是如何在這個簡陋的鄉(xiāng)村安然生長,并層層加碼妄圖以知識豐富自身,這樣做的意義或價值到底又在何處?

老河灘上已是片片秋意,發(fā)黃的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在空中打著回旋,我嘴里叼著一根狗尾草,野草失色,像是一個氣息奄奄的人滿臉暮氣。風鈴把臉扭向淡紅色的夕陽,幽幽地問我:“這條河有多長,太陽有多大年紀?”我怎么能知道這些深奧的事情呢,我只知道看好我們家的羊,不讓它們溜進誰家的天地。在鄉(xiāng)間田地珍貴,莊稼珍貴,當然我們家的羊也珍貴。羊啃了莊稼會有人出來罵,下藥,玉米粒兒,蘸了藥液的白菜葉,都會要了羊的小命。我正在發(fā)呆,風鈴告訴我你家的羊要去誰家麥地,趕忙一個滾兒從河灘上爬起來,飛奔過去,吆喝著將手中的土塊投擲過去。羊咩咩叫了兩聲,很不情愿地返回河灘上,繼續(xù)和枯黃的野草較勁。我盯著蠕動的麥苗,一條赤鏈蛇從洞里伸出腦袋,深秋,有些冷,赤鏈蛇仍然不管不顧從洞里鉆出來向河堤方向爬過去,身后是尾隨的幾條小蛇,它們神情緊張,緊緊跟在大蛇身后,從枯草間,從分蘗的麥苗間,風一樣游弋。接著很多個地面上的小孔里探出老鼠,跳著,叫著,像是在召集家族里的伙伴,跳躍著匯成一群群向更高的地方逃竄。夕陽低沉,暮色顯得有些詭異,我匆匆從麥田里返回方才躺臥的地方,風鈴正在看著水面發(fā)呆。風鈴說:“你看,水里那么多魚,鰱魚、鯽魚、鱔魚,那,那兒還有兩只河龜。”魚兒躍出水面,張大嘴巴,青蛙從河岸上的洞穴里跳出,跳進水里,又快速地游向岸邊,在枯草間跳躍。夕陽沉下的天空,魚鱗狀的云層聚集,折射出晦暗的光芒,老河灘,村莊,樹和橋,都籠罩在不祥的暮色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