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北京有個江米洞
小康不小康,關(guān)鍵看老鄉(xiāng)。
作為聞名世界的國際化大都市,北京的老鄉(xiāng)在哪里呢?
從北京市中心出發(fā)向東北行駛大約90公里,就到了素有“京城大桃第一鄉(xiāng)”美譽的平谷區(qū)劉家店鎮(zhèn)。鎮(zhèn)域內(nèi)還有一座名山,叫丫髻山,山上的古建筑始建于唐代。
江米洞村就坐落在丫髻山腳下,是全北京最小的村莊之一。
江米洞村的村支書龔雙情30出頭,本科畢業(yè)于北京農(nóng)學院,大學期間還曾參軍入伍,在北海艦隊服役兩年。2015年,龔雙情作為大學生村官來到江米洞村,后來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基層干部。
無論怎樣看,江米洞確實是個小村。全村只有48戶人家,百余村民。村里的孩子念完書大都在城里上班。真正住在村里的,大多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
坐落在大桃之鄉(xiāng),江米洞村自然也盛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平谷大桃。村民種大桃全部施有機肥,花落掛果以后,要一顆幼桃一顆幼桃地逐一給果實套袋,這樣可以不生蟲害,又保證口感、品質(zhì)的統(tǒng)一。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村民還要一顆成桃一顆成桃地逐一給果實“松綁”。這時候,優(yōu)質(zhì)的大桃就掛滿了枝頭。
走進江米洞村的時候,正值大桃成熟期,村道兩旁都是桃樹,讓人看著就舒坦。在自家樹下,大娘隨手摘下一個大桃就讓嘗嘗。
從樹上剛摘的桃子嘗起來是個什么感覺呢?這么說吧,在城里花多少錢也買不來這個鮮味兒。
“其實,基本上買不著咱平谷的鮮桃?!饼忞p情在一旁插話。
“那你們的桃都上哪了?”
“就他們,都給拉走了?!?/p>
龔雙情隨手一指,只見設在村口的京東快遞站里,穿著紅色工作服的快遞小哥們,頭也不抬忙著打包。
據(jù)介紹,今年江米洞產(chǎn)的平谷大桃,全部依靠“互聯(lián)網(wǎng)+大桃”的電商模式銷售。
全村盛產(chǎn)蟠桃、油桃、黃桃、水蜜桃四大類40多個品種的大桃,每逢一個品種豐收,這些被稱為平谷“尖兒貨”的優(yōu)質(zhì)水果,就會迅速被消費者在網(wǎng)上搶訂一空,銷往全國各地。
“這幾年,江米洞村的變化可是太大了?!?/p>
想當年,龔雙情剛當上村支書不久,就走家串戶傾聽老鄉(xiāng)們對發(fā)展的意見建議。聽來聽去,大家最大的期盼就是能擴路通公交,在家門口就坐上公交車。
路不通,坐不上車的日子有多難?對江米洞村民而言,從家門口上大路邊的公交車站,往返一趟就得走將近5公里。何況村里大都是腿腳不那么方便的老人。
通公交就得修路,修路就要花錢;修路還要征地,征地就得老百姓同意,更要補償?shù)轿弧R粋€只有48戶人家的小村,大多是半年也不一定出一趟遠門的老人,他們的夢,真的有人聽,有人圓嗎?
隨后的幾年,龔雙情魂牽夢繞的事就是擴路通公交。他不光自己呼吁,還同周圍行宮村、劉家店村、東山下村的3位村支書一起做深入細致的商討研究,終于辦成了這件小村子里天大的事。如今,江米洞的群眾走出幾十米,就到了平60路公交車站。江米洞村還是這趟公交線路的總站。
不久前,江米洞村利用閑置房屋改造開設的第一個高端民宿“聽蛙小軒”開張了。一個小院3間房,能住3戶人家,包一天一夜需花費2000多元。剛開始,村民認為定的是天價。沒想到,一撥一撥人往村里趕,都說這“網(wǎng)紅”民宿物超所值。
一位北京游客給村民算賬,城里好一點兒的賓館,一個房間也得五六百元??稍诮锥?,清新的空氣、碩果累累的桃園、美麗的村居,還有老太太親手烙的餑餑,這些都是城里賓館沒有的。
“合著這小村,在城里人眼里還這么金貴?”江米洞的老鄉(xiāng)們站在“聽蛙小軒”門前,若有所思,又有了新的期待。
相關(guān)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