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時在中春 陽和方起 ——寄語廣東青年作家
來源:文藝報 | 何建明  2020年09月04日09:03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一方熱土,也是青年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作的一方沃土,同樣也是一片滋生和蓬發(fā)文學的希望之地。改革開放40多年來,廣東經濟社會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廣東文學事業(yè)也取得了長足發(fā)展。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當代廣東青年作家中,既有土生土長的南粵兒女,也有入粵打拼的新廣東人,他們的身份來源展示了廣東文學的包容和共融,他們的作品也見證了廣東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傳奇與內蘊。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作協團結引領廣大青年作家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善于站在新的高度觀察新時代、新變化,站在新的角度思考新情況、新發(fā)展,反映生產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變更,以質量為優(yōu)先,以創(chuàng)新為動力,以大量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展示出作家認識世界、感知生活、表現時代的才情,對樹立廣東開放、繁榮、進步的形象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我們以欣喜的心情,看到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作家,始終堅持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主動滿足讀者多方面、多樣性的美好生活向往,積極適應人民群眾審美情趣、欣賞習慣的深刻變化,大力推進文學內容和形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實現題材體裁、風格手法的較大豐富,展現出了務實、開放、兼容、進取的廣東作家新風貌。以“廣東‘80后’‘90后’新銳作家群”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學新生代作家的迅速成長和整體崛起,堪稱全國文壇一枝獨秀,為廣東文學創(chuàng)作繁榮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人才支撐,為做好全國青年作家培養(yǎng)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正是因為薪火相傳、一脈相承,我們的文學事業(yè)才綿延不絕、生機勃發(f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形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特別是2014年在文藝工作座談會、2016年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2019年致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的賀信,對文藝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作出精辟論述,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藝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作出科學判斷,對文藝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科學回答,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的文藝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時代的征程波瀾壯闊,為全國文學事業(yè)帶來了新的春天,為青年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青年作家應認真回應好時代和人民的命題。

一、希望廣東青年作家成為塑造時代新人的“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新要求。這是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就新時代“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提出的一項事關長遠、事關基礎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才培養(yǎng)指明了目標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在每個時代歷史地發(fā)生了變化的”。處于什么樣的時代、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目標,就必須要求培養(yǎng)與之相符的時代新人。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廣泛性、包容性的奮斗目標,反映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向往。人民的夢想,就是作家的夢想,中國夢與文學夢是相統一、相融合的。時代呼喚著青年作家承擔起新的歷史使命,通過文學的形式,把人民尋夢的理想展示出來,把人民追夢的奮斗表現出來,把人民圓夢的幸福反映出來,助推中國夢入腦、入心,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國夢鳴鑼開道、擂鼓助威。青年作家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用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明確社會擔當,在大是大非和各種誘惑面前不為所動,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響,提高在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把握規(guī)律的能力,提高透過歷史和現實的表象看本質的能力,提高反映時代生活主流,表現社會進步趨勢的能力。廣東青年作家身處“兩個前沿”,必然要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和使命,站在時代潮頭、領風氣之先,勇于倡導和踐行有利于時代進步和人民幸福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生活,以對歷史、對世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敏銳把握時代變化的趨勢,最先感知時代發(fā)展的脈搏,最先踏響時代進步的蹄聲,最先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吶喊,成為時代的先覺者、先行者和先倡者,使自己和作品成為理想的鴿哨、時代的報春花。要對人民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必須胸懷“人民夢想”,聚焦“人民生活”,堅守“人民立場”,聚焦人民,自覺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勇于倡導和踐行有利于時代進步和人民幸福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生活,用更多大氣磅礴、激蕩人心的優(yōu)秀作品,熱忱謳歌祖國發(fā)展、社會進步、人民實踐,鼓勵人們以辛勤、誠實、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力量,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

二、希望廣東青年作家成為攀登文學高峰的“主力軍”。文藝是文化發(fā)展的鮮明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號召“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 開創(chuàng)既有數量又有質量、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文藝繁榮發(fā)展新局面,為社會主義文藝發(fā)展擘畫藍圖,對廣大文藝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年作家要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偉大的時代主題,緊緊抓住創(chuàng)作生產優(yōu)秀作品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提高質量作為文學作品的生命線,以文學的形式演繹時代變遷、反映多彩生活,充分挖掘和展示中國道路、中國制度背后的精神意蘊,用心用情用功打造更多無愧于時代的精品力作,筑就新時代的文學高峰。廣東是嶺南文化的發(fā)源地和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祥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革命斗爭傳統深厚;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和綜合試驗田,見證了改革開放發(fā)展軌跡。繼往開來,大變革、大發(fā)展、大振興,定然孕育著可歌可泣的大壯舉,蘊含著思想精神的大寶藏,提供著文學創(chuàng)作的大舞臺。廣東青年作家要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成為中國故事和廣東精神的忠實記錄者,講好國家民族的宏大故事、講好百姓身邊的日常故事,把改革開放再出發(fā)的精彩故事講出來、講精彩,以扛鼎之作不斷標注廣東文學水平的新高度。要秉承嶺南文化“敢為天下先”的特質,進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進文學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創(chuàng)新,大力推進文學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發(fā)展。尤其要重視發(fā)揮文學的原創(chuàng)能力,借助形象思維和豐富斑斕的藝術想象,善于把握民族性與世界性的平衡點,在文明、文化的傳承中汲取文學創(chuàng)作主題和母題,延續(xù)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保持嶺南文化的獨特品格,善于運用廣東特色語言、廣東表達方式,著力塑造“文學粵軍”獨樹一幟的藝術品格,不斷增強廣東文學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希望廣東青年作家成為中國文學傳播的“先鋒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要求,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其中強調:“展形象,就是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敝v故事、展形象歷來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內在屬性,是文學工作的優(yōu)勢所在。青年作家要切實履行好新時代文學工作的使命任務,尤其要主動肩負起“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始終堅持講好中國故事的創(chuàng)作目標,努力提高文學的對外傳播力和影響力。廣東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處于中外文化的交匯點、撞擊點、融合點,是當代中國最早進行社會變革與文化轉型的地方,也是內陸文化對外傳播、輻射的港口,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發(fā)揮著重要的窗口作用。廣東有“走出去”、有近水樓臺的地緣優(yōu)勢,要乘借建設“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qū)的東風,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積極吸收先進、科學、有益的東西,一方面,在廣泛的文學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文化的融合和創(chuàng)新,成為聯系海內外華文文學的重要力量,成為中國文學“走出去”的主力軍,另一方面吸納優(yōu)秀文化要素在此借船出海,增強廣東文學的影響力、輻射力,提升廣東文學的國際地位和美譽度。風從海上來,我們期待廣東的青年作家也帶給全中國一股強勁而又清新之風。在新形勢下,廣東青年作家要當好播種友誼的新使者、友好關系的建設者、深化合作的推動者,找準世界發(fā)展的利益交匯點,找準中外價值觀的契合點,找準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情感共鳴點,借助講好歷史、講好傳統、講好友誼,尊重差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把中國道路、中國理念、中國價值轉化為精彩的中國故事、豐滿的藝術形象,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升國際對中國的認知度和美譽度,構建良好的國家形象,做到距離近、心靈通、感情親,為中國的和平發(fā)展贏得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增強中國文化軟實力。

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給予厚望:“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這是‘長江后浪推前浪’的歷史規(guī)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的青春責任。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眰ゴ蟮臅r代催生壯麗的事業(yè),壯麗的事業(yè)需要文學的貢獻。青年身上蘊藏著巨大的創(chuàng)造能量和活力,新時代呼喚包括廣東青年作家在內的中國青年作家努力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期待廣東省作協不斷拓寬思路,延伸工作手臂,團結扶持好青年作家,努力打造一支數量龐大、創(chuàng)作活躍、開拓創(chuàng)新、德藝雙馨的青年作家隊伍。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人民寄厚望于青年,文學寄期待于青年作家。祝愿廣大青年作家珍惜青春年華,珍視作家光榮稱號,珍愛每一個用心用情寫下的文字,有朝氣、接地氣,刻苦磨礪,爭創(chuàng)一流,揮灑才情和智慧,燃燒激情和熱血,以文學夢融入中國夢,奉獻更多精品佳作,為中國文學的繁榮發(fā)展寫下濃墨重彩的青春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