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賦能·破圈·裂變:網絡文學IP價值如何持續(xù)凸顯?
來源: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微信公眾號) |   2020年09月11日08:58

近幾年“網絡文學”這個詞越來越出圈,甚至成為很多年輕人生活中的常態(tài)化存在。經過20多年的迅速發(fā)展,走在山坡上的中國網絡文學不斷自我成長,被廣大網友列為當今世界“四大文化奇觀”之一。

中國網絡文學成為了重要的IP源頭,伴隨著IP概念的提出、走熱,網絡文學與IP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自IP元年至今,5年間網絡文學IP的發(fā)展從量變走向質變。經過內容積累、野蠻生長兩個階段之后,在2017年下半年開始降溫,而看似退燒的“IP熱”,實則在回歸理性的路上,積累著質變的能量。

在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舉辦的網絡文學+“IP”論壇上,行業(yè)人士齊聚,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網絡文學的IP力量。

正如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zhí)K在致辭中講到的那樣:“中國網絡文學已經都走過20多年的歷程,從初次啼聲到引吭高歌,從小荷露角到繁花盛開,網絡文學在肥沃的中國特色互聯網土壤里結出了豐碩的碩果,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屢屢引爆熒屏,網絡文學IP全產業(yè)鏈價值凸現,成為文化產業(yè)的新增長極和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富礦”。廣大網絡文學作家,正在成為我國文藝大軍的一支勁旅,大批網絡文學作品集結出版,走上熒屏、走出國門,可以說中國網絡文學欣欣向榮,已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局面?!?/p>

那么,在2020年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IP逐漸回歸理性、內容價值日益凸顯的當前,網絡文學IP如何賦能內容行業(yè)發(fā)展,如何在更廣闊的維度上實現價值裂變?

論壇上,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fā)中心總經理戴瑩,咪咕數字傳媒副總編李正,知名教授、編劇、制片人梁振華,編劇黃海,編劇、導演沈嶸,編劇、北京作家協會會員陳肯,六位嘉賓齊聚現場,圍繞賦能、破局,共同探討網絡文學IP的價值裂變。

01 賦能·IP如何選?

李正結合咪咕數字平臺的網絡文學作品表現談道:“從類型上來看網絡文學行業(yè)依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古言、武俠、玄幻等類型在網文市場上依舊十分受歡迎,這兩年現實主義題材的網絡文學作品越來越受歡迎。從創(chuàng)作者角度來看,在簽約作者中,剛剛進入網絡文學行業(yè)的萌新作者數量在不斷增長。”

那么從影視內容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什么樣的網絡文學作品會成為IP改編的潛力股?

“內容的獨特性”成為論壇嘉賓挑選IP的共性認知。

戴瑩表示:“因為我們這個行業(yè)是容易趨同的,出現一個爆款大家比較容易跟風,所以在挑選IP的時候,內容的獨特性非常重要。從視頻平臺角度出發(fā),劇集內容的題材類型每年每一類型都有固定占比,但對于單個項目來說自己的獨特性才是吸引人的重點?!?/p>

說到題材,剛從莫言故鄉(xiāng)回來的梁振華深有感觸,他表示:“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題材并不是最重要的,獨特性才是讓人印象深刻的關鍵?!蹦浴栋坠非锴Ъ堋防锏墓枢l(xiāng)讓人深刻,就是因為那份與眾不同,正如梁振華所言:“每個人都有故鄉(xiāng)每個寫作者都有自己心靈的起源,但是并不是寫作者都能找到故鄉(xiāng)和自己寫作之間的精神脈絡。網絡文學的創(chuàng)作也是一樣的,當前市場上各種題材一定程度上已經窮盡了,關鍵是求新求異?!?/p>

陳肯表示:“在看一個IP的時候,有亮點是我非常關注的。一個是可挖掘的人物角色,一個是能夠形成角色行為模式規(guī)則的世界觀?!痹谏驇V看來,網絡文學IP和改編作品本質上是故事“講什么和怎么講”的問題,“IP不是打造出來的,只有源于初心的創(chuàng)作,才會產生好的作品?!?/p>

無論是IP題材,還是創(chuàng)作手法,關照現實都成為論壇嘉賓在選擇IP時反復強調的一點。就像前段時間熱播的《怪你過分美麗》,它被行業(yè)稱之為職場劇新標桿,不僅是因為它跳出了以往娛樂圈題材作品聚焦明星藝人、主打甜寵的路線,從經紀人這個獨特視角切入,還因為它通過娛樂圈照進現實,讓更多人關注到了職場女性初老癥這個問題。

02 破圈·IP如何改?

梁振華談到,“不管怎么改編,小說核心的精神、主題意志不能動,這一點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要‘尊重原著’?!钡诹赫袢A看來,尊重原著不是尊重原著表象呈現的東西,而是尊重原著的精神,也就是核心價值。

03 裂變·如何把握大勢?

從網絡文學平臺角度出發(fā),李正表示未來有兩大趨勢已經凸顯。第一,我們現在從閱讀方式來講,隨著數字化、5G等技術的發(fā)展,未來閱讀方式會更加強調交互式和互動性;第二,在技術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未來內容的創(chuàng)作方式也會有所改變,內容共創(chuàng)趨勢已經逐漸顯現。

梁振華用“類型深挖、提升審美、回應現實、形式創(chuàng)新”概括了網絡文學IP的可能性和自己對行業(yè)的希望,黃海則表示:“世界會變、觀眾會變,觀眾變了我們的創(chuàng)作也會有一些轉變,當世界變化了,我們的創(chuàng)作還能感動多少人,這是我們未來要想方設法去追求和盡量去實現的。”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網絡文學的IP裂變正在產生更多可能,但無論何時,從心出發(fā),尊重不同內容表達的內在邏輯,抓住網文IP的精神內核,才能讓IP力量更好地賦能網絡文學,助力網絡文學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