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光芒”書系:塵世浮華,如何“普通”地活著
我們大多數(shù)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有一段“自命不凡”的時期,追求著與眾不同,夢想著拯救世界。歲月流逝,斗轉(zhuǎn)星移,在時間的打磨下,我們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我們雖然不再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宇宙中心,但還是會不甘平庸,不愿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
可是有一個人,即便他帶出了兒童文學(xué)界的“梅家軍”,即便他在讀者眼中鼎鼎有名,他卻一再強調(diào)“我是一個普通人”。這個“普通人”就是梅子涵,他的“綠光芒”書系散文作品,記錄的是平凡的生活瑣事,普通的喜怒哀樂。
平凡生活中的人生百味
梅子涵喜歡種花,雖然種的花很容易死,但他還是要種。他的皮鞋也會壞,然后去小菜場旁邊找阿姨修理,聽她講自己的故事。他會和小區(qū)里愛干凈的清掃工聊天,也會覺得自己不愿在這位清掃工的垃圾車前吃一塊哈密瓜是虛偽的行為。他遇到脾氣暴躁的快遞員,也會“騰”地火氣上漲,歇斯底里地與快遞員爭辯。他說:“我歇斯底里的時候哪里像個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是一個面貌?!?/p>
他在溫州設(shè)備最好的幼兒園接受記者采訪時,頭一昏,就想嘔。嘔吐的時候是沒有體面的,而且可能也沒有童話。他說:“所有的人都很普通、很普通!因為我們都會嘔吐!嘔吐的時候,聲音都很難聽!”他偶爾也會犯傻,甚至“貪小便宜”。有一次去蘇州,他想買橘子,蘇州的橘子五角一斤,上海的橘子兩塊錢三斤,他便要賣橘子的女孩給他兩塊錢稱三斤橘子,還得意地覺得自己占了多大便宜。等走遠了回過神來,又不好意思地轉(zhuǎn)回去說:“你這個小姑娘也不大好,明明曉得是我錯了,也不指出?!辈贿^那多花的五角錢他堅持沒有要回來,因為自己活該。
他小時候勇敢地報名參加了合唱團,長大以后卻怕在眾人面前唱歌。他說:“我時刻警惕著有人喊:‘梅子涵來一個!’那么我就徹底完蛋。那么我的年輕的心和體面就死無葬身之地了。”他去理發(fā)的時候也會被人問辦不辦卡,但他不辦,他說:“問題是,它什么時候關(guān)門呢?等它突然關(guān)了門逃之夭夭,那么我到哪兒去放鞭炮呢?”他擁有著所有父母親的單調(diào)與豐富,面對女兒第二天就要返回巴黎的離別,他會睡不著,一直站在門口等女兒回來,在煎熬的等待時間里回憶女兒成長的點滴,憂傷地計算著以后與女兒相處越來越少的時間,又矛盾地安慰自己,希望女兒出去闖蕩世界。
在《落葉》《賀詞》《蟋蟀》這幾篇散文里不止一次提到,他對小區(qū)里的狗屎深惡痛絕:“牽著狗散步的人把狗拉的屎撿起來,是一件很優(yōu)美的事。我第一次看見撿狗屎是在紐約中央公園,我當時覺得好優(yōu)美,恨不得也有一條狗牽著,可以把它拉的屎撿起來?!边@種深惡痛絕以至于滲入了讀者的日常生活。以前我只是皺著眉頭大步跨過,眼不見為凈,可是讀完他的散文以后,每次走在路上,我都會不由自主地觀察那些遛狗的人。如果有人細致地撿起了自家的狗屎,便會不由自主地感嘆:又多了一個優(yōu)美的人。
落葉、快遞、過年、嘔吐、犯傻、栽種、理發(fā)、看望、唱歌……這些日常的故事過于普通,因為我們多多少少都經(jīng)歷過,所以也許你不會一下子就喜歡上,但它們就像涓涓細流、汩汩清泉,靜悄悄地滋潤著讀者的精神世界。每個故事雖然短小,往往在幾分鐘內(nèi)就能看完,但它們往往不會簡簡單單地結(jié)束,反而給讀者帶來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令人回味無窮。
普通的故事不會簡單地結(jié)束
清掃工們把小區(qū)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體面和詩意留給了不掃地的人,所以梅子涵說:“一個掃落葉的人,不是落葉;一個清除垃圾的人,應(yīng)該被尊敬。”他筆下的尊敬不是只寫一首詩獻給清掃工們,而是“也要給他們恰當?shù)男剿保耙獛退麄冋f說話”。
他佩服有技術(shù)、會修理的人,對于修理燈座的工人,他說:“他是‘藍領(lǐng)’,我是‘白領(lǐng)’,而且是‘白領(lǐng)’里的教授,可是我得依靠他,他讓我云開日出,有了新燈座的燈管光亮了許多。難道非說我比他值錢,我比他亮堂?沒有他,黑暗的不正是我,甚至是我們這個天天高傲的職業(yè)嗎?”
他追上了那位暴躁的快遞員小伙子,看到小伙子滿頭大汗,他用手擦擦小伙子頭上的汗,說:“你熱嗎?”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于是握著小伙子的手表示歉意也表達感謝:“你一個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顧好自己,讓父母放心?!庇X得溫暖、心里涌滿了情感和愛的時候,人人也都會是一個“樣子”。
當他嘔吐得很難受的時候,幼兒園的保安給他遞了紙巾,幫他拍背,他認真地說了謝謝。他在返程的車上想起了從他走進演講廳時,那位保安對他的熱情:“梅教授,你來啦!”想起了他嘔吐時,保安拍著他的背的手,保安說:“梅教授,你擦擦!”他說這是“真正的童話很質(zhì)樸很熱誠地在我面前出現(xiàn)”。
修皮鞋的阿姨、修燈座的工人、小區(qū)里的清掃工、快遞員小伙子、幼兒園的保安……這些經(jīng)常不被“看見”的人,都被作者寫進了溫暖的故事里,變成了浪漫的詩意,讓我們看到平凡之處的偉大,看到每個人散發(fā)的生命的綠光芒。
當我們有一天能夠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的時候,或許就能看淡并熱愛這片浮華塵世,就像梅子涵一樣,“普通”地活著。
普通人與非普通人的標準是什么?梅子涵用平和而克制的語言,把人生智慧融入一個個有著人間煙火味的童話故事,讓讀者在平平淡淡的時光中體會他心中的洶涌波濤,體會他所說的“普通人”的模樣。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每個人都有相似的喜怒哀樂,于是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普通人。在嘗遍人生的酸甜苦辣后,依舊關(guān)心他人,熱愛身邊的點滴美好,那就是“普通”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