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長治閬苑仙葩(七首)
山海傳說
那時,不斷上升的海平面
一路涌到了太行腳下
海水沿著崖壁繼續(xù)攀援
神農氏的地盤眼見日漸縮小
那時的大海是無用的
只有陸地才是有用的
那時的龍王只是傳說
而神農卻是真實存在的
炎帝的愛女女娃
懂得父王的憂思
她英勇地跳入水中
卻一去不復
她愿意化作一只神鳥
彩首,白喙,赤足
她也愿意從發(fā)鳩山上
不斷地銜來石頭和草木
但她也知道海是填不盡的
她其實并無意于去填海
或許是人們誤讀了她的行為
她只是不想讓人變?yōu)轸~蟲
而一如爹的心愿那樣
讓百草茂盛
她一路把海向東驅趕
她當初投下的石塊已長成山巒
投下的樹枝已長成密林
太行山脈威武挺拔
太行子民勤勞勇敢
這方土地長治久安
只是后來她發(fā)現
這世上,沒有一片不喜歡山的海
也沒有一座不喜歡海的山
太陽城
十個太陽明晃晃地掛在天上
大地蒸籠一般
萬物難熬
人們都在埋怨
只有后羿一個人默默不語
紫云山下,琚村
人們發(fā)現,不知什么時候
后羿手中多出一張紅色的弓
腰間多出一袋白色的箭
萬斤力弓弩漲滿
千斤重利箭飛天
射落的九個太陽
有五個被他埋在了長子縣
至今仍然能感受的到
琚村陽氣最重
氧氣最足
琚村人修建了廟宇
把后羿供奉起來
如今廟前已經長滿了
每個松針都呈三支狀的白皮松
供奉后羿的目的
不單是表彰他的神武
同時也是擔心
他把九日再射回到天上去
因為,埋在長治地界的五個太陽
在地下
都還活著
不管挖出來還是不挖出來
長治都可以號稱自己是太陽城
每一個人都是一片天
四極廢,九州便裂
天缺一角,世間沒有比這再大的事
天有天的顏色和質地
不是隨便哪一塊石頭都能拿來作補
必得選煉才行
這活只有女媧能做得來
因為這世間只有她的手最巧
她連人都會造
一個弱女子
面對著一整面天
這場景,既讓人心疼
又讓人驚艷
這行為
不像是傳說
更像是現實
女媧費了好大勁
總算用五色晶石補好了
天空不時泛起五彩的云霞和彩虹
經女媧之手重新補過的天
竟比先前的天還要美出許多
一些未被選用的石頭
有的落到了日照濤雒
有的落到了壽光石臼
有一塊被辛棄疾藏到了袖子里
有一塊被曹雪芹拿去寫書用了
經女媧補過的天
一直用到現在
再沒壞過
但女媧還是讓自己的手藝
以神話的形式代代相傳
女媧的想法是
用不上沒關系
但每一個人起碼都應該有
補天的沖動和補天的擔當
也許每一個人
都是一片天
站在望農亭上眺望
在三湘四水
有一個人領種五谷以為民食
制作耒耜以利耕耘
遍嘗百草以醫(yī)民恙
織麻為布以御民寒
陶冶器物以儲民用
削桐為琴以怡民情
首辟市場以利民生
剡木為矢以安民居
這是一個讓周圍族群羨慕不已的
神農家族
被視為神農氏的他
每日里攀大山鉆老林
搭上神農架
采摘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
族人們對他遍嘗百草的做法不解
他說,因為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
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處
那怎么區(qū)分呢
神農說,在都廣之野
天帝贈了我一條神鞭
有了它,我就可以把烈山抽個遍
但在小北頂山下的百草洼
不知為什么他卻忘記了用手中的鞭子
做出甄別
結果讓一株斷腸草要了命
舊石器和新石器之間
多出了一個頓號
如今,我站在望農亭上眺望神農部落
那遙遠的場景
像一味中草藥
正把我周身調理
山藥蛋的營養(yǎng)
當年,川底村的泥土里
到處都埋著山藥蛋
趙樹理把它們挖出來
當作一個文學流派來使用
那時,川底村還不足三里
但《三里灣》一出世
任憑多少個三里
也已經無法丈量得了三里灣了
鐵筆,圣手
趙樹理一直在寫
已經成為一尊銅像了
仍然沒有停筆
我看到
糊涂涂常有理鐵算盤惹不起翻得高他們
仍然一天到晚
圍在他身邊
我想,他們的話題
應當不再是第一個合作社的事
因為山藥蛋的營養(yǎng)
已經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它已經養(yǎng)大了一個貧窮的年代
眼下正在把既平又順的平順縣
先送上高速公路
再送上高鐵
她和太行山一樣高
一個山旮旯里的村莊
與世界的距離
或許并不遠
中間只隔著一個申紀蘭的寬度
1953年的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與中國的西溝村發(fā)生了直接聯(lián)系
24歲的申紀蘭
頂著太行山風為她吹出的發(fā)型
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婦女大會的會場
中國第一個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的負責人
在莫斯科紅場
在柏林大街
考察著世界婦女的地位
從第一屆
到第十三屆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她
不住地為她的村她的鄉(xiāng)
她的縣她的省
她的國
提寫著有價值的建議案
中共平順縣委副書記
山西省婦聯(lián)主任
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全國婦聯(lián)第二至四屆執(zhí)委
不管給她什么職務
她可以答應
但一定會給出一個“六不”的要求
不轉戶口不定級別
不領工資不要住房
不調工作關系不脫離勞動
她是人民的代表
她從未想過代表自己
她認為不是西溝村離不開她
實在是她離不開西溝村
西溝村這片土地
因著她依然年輕活力十足
但她卻老了
老到與西溝村的泥土
完全融合到了一起
這片土地很安寧
她應該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可即使她躺著
卻也仍然和太行山一樣高
太行的天很藍
王家峪不起眼的一家小院
基本能講透大半個抗日戰(zhàn)爭史
只是那天我們去的時候
朱德彭德懷左權他們
都不在
但明顯感覺
1939至1940年的子彈
仍然在心頭呼呼地飛
飛過小院上空
鬼子通過九路圍攻
把八路軍總部壓縮到
一個農家小院里
以為戰(zhàn)爭就勝利了
對侵略者來說
他們不會明白
正義會十面埋伏
人民就像汪洋大海
八百里太行
經由八路軍的打造
已成銅墻鐵壁
敵人的失敗
只能是早晚的事
我們在小院里轉
正好有太行山的風灌進來
頭頂上的天很藍
作者簡介:
張世勤,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收獲》《人民文學》《北京文學》《解放軍文藝》《青年文學》《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小說界》等知名文學期刊,《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散文選刊》《詩選刊》《散文海外版》等多次選載,或入選年度選本。散文隨筆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全國近百家報刊發(fā)表,獲泰山文學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