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又是粽子飄香時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趙依寧  2020年11月04日22:19

親情沉默無聲,但它永遠(yuǎn)守護 ——題記

今年的端午,顯得格外冷清。我坐在堆積如山的書本前,進行著緊張的復(fù)習(xí)。猛一抬頭,城市的夜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夜幕之下,萬家燈火散發(fā)著柔和的暖光,與清冷的月色交相輝映。我愣了愣神——以往的端午節(jié),我都是和父母一起去爺爺奶奶家度過的,那時爺爺奶奶家燈火通明,充滿歡聲笑語。

思緒恍然回到小時候,我與爺爺一起包粽子的那個夜晚。爺爺蹲在燈光昏暗的廚房,身旁放著一盆粽葉,一盆江米。他扯過一片粽葉攏在手中,然后舀起一勺江米倒在攏好的粽葉中,那米有如神助一般,一粒也漏不出來。他再隨手挑起身邊的細(xì)線,纏上幾圈,再用食指輕輕一勾,勾出一個漂亮的結(jié),一氣呵成。爺爺做了一輩子的飯,手很粗糙,但做起精細(xì)的活來猶如張飛繡花,毫不含糊。而我呢,最喜歡安安靜靜蹲在他身旁,看著一個個飽滿而漂亮的粽子像蝴蝶一樣翻飛到盆里。有時我也會淘氣地撩起泡著江米的水并灑到地上,爺爺也不訓(xùn)斥我,只是笑嘻嘻地說你就搗亂吧,然后默默地收拾一地狼藉。

爺爺知道我不愛吃紅棗,所以每逢端午,他總會專門做一鍋沒有紅棗的純江米粽子給我,而我也只能在爺爺家嘗到這種最特別、最熟悉的味道。

我逐漸長大,繁重的課業(yè)壓縮了我回爺爺家的時間。每次回去,我的拖鞋始終擺在門口,奶奶都會極其高興地到門口迎接我。爺爺與奶奶不同,他總是安靜地呆在廚房,掩飾著對我的思念,卻在每個端午節(jié),在我沒有回去的時候,囑咐爸爸帶回去沒有紅棗的粽子給我,同時留一些放家,一口也舍不得給我,等著哪天我回去了,他好將粽子拿出來給我吃。

今年的我,依舊收到了爺爺托爸爸帶給我的粽子。解開細(xì)繩,淡淡的粽葉的香氣氤氳開來,熟悉的味道不變,卻又染了幾分思念的滋味。那一顆顆晶瑩的米粒,仿佛爺爺深深的牽掛。

爺爺不善言辭,但他永遠(yuǎn)愛我;親情沉默無聲,但它永遠(yuǎn)守護。

趙依寧 女 13歲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一中190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