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全年最值得期待的獨奏音樂會昨晚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郎朗挑戰(zhàn)“音樂的珠穆朗瑪峰”
來源:北京晚報 | 高倩  2020年12月28日15:09

“這是一場大家期待已久的音樂會。”昨晚,工作人員的聲音從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的廣播中傳來,就座于二樓的楊女士不禁跟著點頭。場燈漸漸昏暗下來,只余舞臺上一束燈光籠罩著三角鋼琴。當郎朗的身影出現(xiàn)在這里時,全場爆發(fā)出極為熱烈的掌聲。

“這場音樂會的票特別不好買?!毖莩鲩_始前,楊女士仍有些遺憾地摩挲著手里的票根,“本來看上了一層的位置,去接了個電話的工夫,就都被搶完了?!睏钆亢芾斫獯蠹业摹芭d奮”。在她看來,郎朗和《哥德堡變奏曲》的重磅組合,堪稱這個特殊年份里最值得期待的古典音樂演出。

對所有的鋼琴家來說,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是極致的挑戰(zhàn)。有人將這部作品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它誕生在巴赫晚年,全曲共32段,包含首尾呼應(yīng)的“詠嘆調(diào)主題”和30段變幻莫測的“變奏曲”,結(jié)構(gòu)恢弘。昨晚的音樂會上,在正式挑戰(zhàn)這首曲目前,郎朗特地加演了舒曼的《C大調(diào)阿拉伯風格曲》,既做熱身,也方便遲到的觀眾在曲間入場,不錯過接下來的“正片”。

這首沉靜的小品奏完,郎朗短暫謝幕,再次登臺。全場近乎屏息的安靜中,他敲響了第一個音符。一段段變奏逐步推進,回還往復(fù)。演繹過《哥德堡變奏曲》的大師很多,但郎朗沒有止步于仰望或模仿,而是融入了自己的風格。比如第25變奏“黑珍珠”,在郎朗心里,這是《哥德堡變奏曲》最難演繹的片段,幾個慢板是那么“緩慢”、“悲傷”甚至有些“暗黑”,但經(jīng)由他的指尖,刻意放緩的節(jié)奏和層次中偏偏流淌著一種東方韻味。而在長達近90分鐘的演奏中,觀眾亦不難覺出郎朗的壓力:某兩段變奏的間隙,他停下來,用隨身攜帶的手巾擦去了額頭和掌心的汗水。

當結(jié)尾部分的“詠嘆調(diào)主題”在余韻中收束時,劇場依然沉浸在悠長的靜謐中。直到郎朗從琴凳上起身,回過神來的觀眾才熱情地鼓掌歡呼。郎朗數(shù)度謝幕,并返場演奏了自己改編的中國作品《茉莉花》。“這是我時隔五年后,再次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獨奏音樂會。”郎朗說:“在這么困難和特殊的一年年末,能為大家獻上這首作品,我非常榮幸,也非常感謝每一位觀眾的到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