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人翁登臺“演藝大世界” 50名小演員撐起全英文版音樂劇《ELF》
剛剛結(jié)束的元旦假期,由戲劇樹獨家引進的百老匯音樂劇《ELF》青少年版在“演藝大世界”長江劇場上演。近50名3至13歲的小演員們完成了三場整臺全英文演出,他們用熱情而投入的表演為寒冬增添了絲絲暖意。
音樂劇《ELF》(又名《圣誕精靈》)講述了精靈小巴迪誤爬到圣誕老人的禮物袋子里被運回北極。從小在精靈族群中長大的他,竟偶然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是人類,并在圣誕老人的幫助下回到紐約尋找自己親生父親的溫馨故事。本劇由三次托尼獎得主、經(jīng)典音樂劇《發(fā)膠星夢》編劇托馬斯·米漢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托尼獎最佳音樂獎、最佳作詞獎得主查德·貝古林操刀詞曲創(chuàng)作。
歌曲朗朗上口,舞蹈活潑生動,傳遞家和愛的意義。孩子們在舞臺上邊唱邊跳,享受舞臺帶給他們的快樂。歷時三個多月的排練、一次次的細節(jié)修改以及搶裝、換麥……“小精靈”們面對的都是教室里不曾面臨的考驗。
隨著中國演出市場的繁榮發(fā)展,戲劇的教育功能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它所對接的是社會巨大的發(fā)展需求。作為一門涵蓋了文學、音樂、美術(shù)和表演的綜合藝術(shù),戲劇滿足了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去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fā)《關(guān)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為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勞動教育和學校體育、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原副主任尹后慶說,戲劇藝術(shù)教育是“立德樹人”的抓手之一,對學生的人格建構(gòu)、氣質(zhì)培養(yǎng),提高生命感和美感,對豐富人生體驗,開拓人文視野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相比傳統(tǒng)課堂教學,集故事、歌唱、舞蹈和表演為一體的音樂劇表演,更能夠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戲劇樹項目創(chuàng)始人嚴雯說:“我們希望音樂劇教育滲透到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讓孩子通過音樂劇認識自己,感受愛、感受美。希望音樂劇成為孩子的鎧甲,能夠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上給予他們力量,自信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