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新作:小“恐龍”救媽媽的故事
梁曉聲的《人世間》一書去年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他在獲獎感言中談到文化影響世道人心:“經濟決定人類有能力做什么,科技決定人類可以做到什么水平,文化省思哪些事應該做,而哪些事不應該做。”“中國的文化在影響世道人心方面,責任格外沉重?!彼奈膶W作品承載了他的理念。在《人世間》中,梁曉聲講述了一代人在偉大歷史進程中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塑造了善良正直、自尊自強的中國人形象,具有時代的、生活的和心靈的史詩品質。這些品質也延續(xù)在他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今年,“梁曉聲童話”第二輯出版,《小“恐龍”救媽媽》一書在其中閃耀著特別的光輝。
有一只小壁虎,總愛裝出恐龍的樣子來擺威風,給自己起了“恐龍”的名號;它對生活有著各種幻想,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不用長大,不用面對困難,能永遠生活在媽媽身邊。它和媽媽一起住在一個叫阿霞的農村女孩家里,媽媽希望小“恐龍”能學習阿霞獨立、堅強的好品質??墒牵kU一次次靠近,媽媽被封在圍墻里,天敵時時出現,小“恐龍”在困境中慢慢成長了。故事貼合孩子們的生活,處處能看到平凡家庭生活的影子,有自立與成長,有感恩與報答,有父母的教育之道、孩子的成長縮影,有人與人的相處細微。書中承載著作者對孩子們的期許,鼓勵小讀者做一個有情有義、堅韌擔當、善良正直的人。這部作品不僅是兼具生活與想象的有趣故事,也是建構文化品格的優(yōu)秀范本。
首先,《小“恐龍”救媽媽》的創(chuàng)作扎根于平凡人的生活。比如故事創(chuàng)建在一個爸爸缺失的家庭,兄弟姐妹也已經出門闖蕩,只剩家里最小的小壁虎跟在媽媽身邊。壁虎媽媽非常希望小壁虎趕快獨立,但是它卻只是嘴上說說,沒有鍛煉小壁虎。就像有些爸爸媽媽也常常想著讓孩子趕快長大,但是另一邊卻大包大攬,沒有教給孩子自立的辦法,等遇到困難了,卻還要孩子自己想辦法。故事里的人情世景、院落村社,處處透著普通人的生活細微,處處展現出作者對生活、對人的觀察和感悟。
其次,《小“恐龍”救媽媽》重視家庭和身體力行的教育。壁虎媽媽一直保護著小壁虎的成長,沒有教給小壁虎應對危險的辦法,但就算是這樣,小壁虎最終還是救出了媽媽。這是因為小壁虎在壁虎媽媽的陪伴和保護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了感恩、自立、堅強、勇敢等品質。雖然壁虎媽媽總讓小壁虎學習女孩阿霞的優(yōu)秀品質,然而最終支撐小壁虎救出媽媽的品質,是從媽媽身上學到的。所以,故事傳達出好的父母需要做好孩子的榜樣,還要與孩子共同成長,相信孩子,學會放手,這是十分珍貴的。
最后,《小“恐龍”救媽媽》注重對孩子文化品格的建構。梁曉聲在采訪中曾說,在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中,他主張將善良和愛放在第一位,希望他的作品可以為孩子們在最重要的兒童時期,涂抹上真善美的人生底色。故事承載了作者希望兒童成長為有情有義、有擔當的善良的人。一個情節(jié)是蜘蛛嬸嬸幫助壁虎媽媽救小壁虎的時候,自己的網被弄破了,她很不高興,因為她也要有孩子了。壁虎媽媽這時主動承擔了給蜘蛛嬸嬸每天10只共100只蚊子的賠償。小壁虎問媽媽,為什么要賠這么多,這樣它們自己也吃不飽了,壁虎媽媽告訴小壁虎,這不僅是報答蜘蛛嬸嬸的幫助,也是鄰里之間、媽媽之間的互相幫襯照應。還有一個情節(jié),在媽媽第二次遇險時,小壁虎四處求助,暴露在天敵的環(huán)境中,作者寫道,天敵們沒有趁火打劫,而是為小壁虎感到感動,還提供了幫助。這些細節(jié)都展現了作者對中國文化建設的思考、對世道人心的救贖,這也一直是他創(chuàng)作的本衷與初心。
所以,梁曉聲童話的珍貴,不僅在于語言的扎實、人物情境的塑造,以及敘事的深入淺出,更在于他對孩子、對未來人世間的責任感和美好愿景。這個故事,讓孩子們感悟感恩、自立、堅強、勇敢之外,促進他們與父母的溝通和理解,感受到平凡生活中閃爍的人性光輝。就像梁老師著名的那句話: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植根于內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梁曉聲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寫下這個故事。讓我們共同踐行,這人世間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