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博物館著火了,你是救畫還是救貓?”
“當博物館著火了,你是救畫還是救貓?”
還記得這個曾經(jīng)引起不少討論的話題嗎?其實,博物館里除了有畫有貓,還有很多以貓為主題的藏品。不少藝術家本身就是個“貓奴”,不僅自己“吸貓”成癮,還畫到作品里,帶著大家一起“吸貓”。以下是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收藏的關于貓的藝術作品。
斯坦倫:愛貓,就要給貓出一本書
Théophile-Alexandre Steinlen "Des Chats: Images Sans Paroles (Some Cats: Pictures Without Words)", 1898, illlustrated book. ACCESSION NUMBER: 37.2285
瑞士裔法國畫家泰奧菲爾·亞歷山大·斯坦倫(Théophile Alexandre Steinlen)嘗試過多種藝術風格:寫實主義,日本風,新藝術風格,后印象主義……他還是資深的愛貓人士,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一張以黑貓為主題的海報。
貓,沉睡時依然對聲音有所警覺,或者隨時準備撲上來,為斯坦倫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他使用過各種藝術媒介來描繪貓,下面這幅采用軟防蝕劑腐蝕法(Soft-Ground Etching),凹版直刻,呈現(xiàn)出非常獨特的肌理,展現(xiàn)藝術家的高超能力:
Théophile-Alexandre Steinlen "Sleeping Cat". Softground etching, aquatint, and drypoint, printed in yellow and black from two zinc plates. ACCESSION NUMBER: 42.44
在MFA的館藏中,我們還能找到更多他的愛貓證據(jù),比如一本畫滿了貓的圖畫書。這本書,就像一本貓的百科全書,囊括了千姿百態(tài)的喵星人日常。
有和小朋友玩耍的貓:
玩著玩著還會被小朋友欺負:
小貓貓能有什么壞心眼呢,不過是打翻了魚缸,嚇得跳開(表情十分到位):
就這樣,貓以其魅力、動作和性格以及象征性吸引著斯坦倫,化為了書里傳神的形象。
拉斐爾·塔克:喵星人明信片來一張?
"Kittens by a fireplace", about 1903, chromolithograph on card stock, published by Raphael Tuck & Sons.ACCESSION NUMBER: 2014.3229
拉斐爾·塔克曾在德國接受平面藝術的訓練,雖非藝術家,但他擁有運轉商業(yè)藝術的天賦,全家移民英國后,他開始從事平面藝術行業(yè),隨后和他的幾個兒子成立了“拉斐爾·塔克父子公司”,專門印刷明信片,他們趕上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明信片熱潮,生意十分紅火,也對藝術界產(chǎn)生了久遠的影響。
上面這張印刷品便是拉斐爾·塔克父子公司的產(chǎn)品,小貓貓戴著蝴蝶結圍爐取暖,是不是很可愛?
稻垣知雄:幾何形的貓最高!
Inagaki Tomoo "Cat by Fire-place(暖爐のそばの貓)", about 1950s–1970s, Woodblock print; ink and color on paper. ACCESSION NUMBER: 2010.713
稻垣知雄生于東京,高中開始畫油畫,畢業(yè)后他在一家鋼鐵公司工作,但很快意識到自己的人生使命是成為一名藝術家,于是進入美術學校學習了兩年,之后他在橫濱一家商店的陳列部工作了幾個月,然后在東京成立了自己的商業(yè)藝術工作室。
他以木版畫作品知名,早期的主題有自然風景、城市風光和靜物,但他最標志性的作品就是上面這種具有現(xiàn)代主義風格的貓咪版畫。
稻垣知雄大約從1951年開始創(chuàng)作這類“吸貓“創(chuàng)意版畫,這種混搭的風格有兩個來源,一是日本的傳統(tǒng)版畫,二是他很欣賞的馬蒂斯和畢加索的藝術。和諧的幾何圖形,雕像般的貓咪,你是不是也從構圖中感受到了一絲立體主義的味道?
鈴木春信:女三宮和貓的cp粉
鈴木春信「女三の宮」,1760–62 ACCESSION NUMBER: 21.4983
鈴木春信是日本江戶時期的藝術家,浮世繪早期的代表人物。他是最早使用多色印刷版畫技術的畫家,多色印刷的版畫宛如美麗的織錦,因而被稱作“錦繪”。鈴木春信以美人畫著稱,他畫中的女子十分秀美,他對古典藝術的興趣也使得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現(xiàn)具有詩意的典故。
在鈴木春信常畫的題材中,有出自日本古典文學高峰《源氏物語》的人物:女三宮。女三宮容貌清麗,雖然貴為三公主,但幼年喪母,缺少朋友和玩伴,生活得并不快樂,在鈴木春信畫中,常常看到女三宮獨自出現(xiàn),只與一只小貓咪為伴:
鈴木春信「女三宮と貓」,1767–68 ACCESSION NUMBER: 21.4654
欲慰相思苦,見貓如見人。
緣何向我叫,豈是我知音?
——《源氏物語》 豐子愷/譯
在《源氏物語》中,女三宮和柏木的戀情也由這只小貓而起。
歌川國芳:貓生百態(tài)
歌川國芳「見立東海道五十三次岡部貓石の由來」等,1847 ACCESSION NUMBER: 11.28742-4
相比于鈴木春信含蓄的用典,江戶時代末期的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愛貓就愛得十分明顯了,他常常在自己的畫里塞進一兩只貓咪,或者讓貓化為人形成為畫作主角,他在工作坊養(yǎng)貓,畫畫時還會“手不離貓”,一邊擼貓一邊工作,實在是愛貓成癡。
歌川國芳「五十三次 岡崎」等,1847 ACCESSION NUMBER:49.1248
歌川國芳畫下了貓生百態(tài),在他的藝術里,貓甚至代表了萬物,可以化為人,可以化為日語文字中假名的形狀,也能代表東海道上不同的驛站……
(本文原標題為《MFA好物|博物館吸貓指南》,原刊于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