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蘊豐富且充滿張力的小說 ——讀了一容短篇《老實人》
一
在小說集《紅山羊》后記中,了一容說道,他的小說關(guān)注人性變化,特別是人所能達到的某種極限。因而在他早期的小說中,背景設(shè)置也多為極限境遇,藉此來考驗、探測人性。短篇小說《命途》即為典型一例:深山老林中,當同行的年長者舉起石塊時,他看到了那年輕人俯身飲水時單純、明凈的面孔,一種對生命本身的深切感觸,化為強大的力量,阻截了其內(nèi)心的“幽靈”,善終于戰(zhàn)勝了惡。敘事風格上也相應(yīng)顯示出掩抑不住的激情,從始至終,未有停歇。讀了一容的小說,實為心靈經(jīng)受激蕩的過程,至篇末終了時,那種不安情緒方漸次平復(fù)下來。
人性中善與惡較量、美與丑角力,終則以善和美居于上風,這是了一容多數(shù)小說表現(xiàn)的主題;質(zhì)地剛硬,激情四溢如烈焰突閃,則差可顯示出了一容小說基本敘事風格。
二
了一容近期小說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恰如絢爛之極終歸于平淡,表面上那種灼烤般的激情看似消失了,敘事語調(diào)、節(jié)奏顯得從容、平和。實際上,有如水面平靜了,水下極深處卻暗潮起伏涌動。這當然是一種功夫——節(jié)制的功夫。
了一容短篇《老實人》(原載《天津文學》2019年第10期)頗能表現(xiàn)出這種變化。情節(jié)發(fā)展至高峰狀態(tài),仍然延續(xù)了過去那種模式——將人物放在極限境地中,讓他們自省,把人性中諸種雜質(zhì)自我過濾掉。水壩上堆滿了從洪水中撈上來的有用或無用之物,而水壩將于瞬間崩塌。間不容發(fā)之際,此中人出于本能須做出選擇,要物乎,保命乎?這是一道選擇題,于日常無事之時,真的是萬難抉擇??僧敶朔浅V畷r,竟變得無比簡單:智淺者,慶幸保住了一條命;想得深一點的,則應(yīng)由此反觀自身,感性地慮及道德、生命等等。至少會明確地向自己發(fā)問:人為貪欲所役使,對嗎?
這只是小說主題之一,大有可說之處。視之為一種喻意豐富的寓言,亦無不可。大壩快要塌陷了,大壩上的人還在紛紛然爭搶上游沖下來的棄物,這讓人立刻聯(lián)想到列夫·托爾斯泰《生活之路》中寫的一則寓言故事:一個人被老虎追趕,幸好抓住了懸崖上的樹藤,身子懸在半空中。眼前一顆鮮艷的草莓吸引了此人注意力,竟忘了下面還有一只吊睛白額大蟲等待著,而一只老鼠正于此時啃咬樹藤。
《老實人》的寓言則基于寫實的基礎(chǔ),系從撈“浪渣”這一情節(jié)描寫中推導(dǎo)出來。“浪渣”,這是一個已經(jīng)消失了的詞語,今人倘不了解當代史,則殊覺陌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到了80年代,西北地區(qū)一些比較貧困落后的鄉(xiāng)村,物質(zhì)匱乏,燃料亦然,多從山野撿拾枯草敗枝以及牛馬驢羊等畜糞便。夏季時,遇有山洪,從上游遭災(zāi)村莊沖毀下來的諸物,下游村莊便如節(jié)日般全體出動,從洪水中撈取棄物,膽大者多取,膽小者少取。財產(chǎn)觀念,這個術(shù)語還要等幾十年后,才慢慢地進入鄉(xiāng)村生活?!独蠈嵢恕芬韵喈?shù)钠敿毭鑼懥舜迕駬迫 袄嗽钡膱鼍?,熱鬧非凡,緊張歡樂,為過往歷史“留此存照”。
《老實人》的內(nèi)涵要遠為豐盈,撈“浪渣”僅為其子題之一。大體而言,這個短篇無論在結(jié)構(gòu)設(shè)置,還是主旨、寓意方面,均體現(xiàn)出一種張力。
三
小說中的“老實人”已成了一種類型:老實人好欺負,老實人吃虧上當,老實人出力不討好,等等。了一容筆下的“老實人”則多少有些不同,這個老實人所表現(xiàn)出的行為,與他內(nèi)心所感所想的,或曰與他所真實渴望的,總是錯位。他當然老實,否則,幾十年的生活經(jīng)歷中哪有人看不出來的。同時,他也“不老實”。老實人“不老實”的一面,在于他不滿足于自己處境。在一般人心目中,老實人只要有吃有穿,生活還算過得下去,不會再有過高期望。村民眼中的這個老實人,何嘗不如是。一個人的形象,他的公共形象,除了自身平日所表現(xiàn)出的一面,固化為他本人的一種類型;還有他人塑造出來的形象,合起來即為一人的全副形象。老實人力求表現(xiàn)得符合眾人心目中的那個自我形象,必然會壓抑他的另一面。小說對此有充分的描寫——他的家破破爛爛,野狗可以隨時進入,尤當男主人不在家,只剩女人一人時,成群的野狗肆意進入,如入無人之境。老實人公之于眾的想法和觀點是,一所房子,只要能遮風蔽雨即可,何必建造得像模像樣;肚子吃飽也就行了;蓋房子,等將來有能力再說。這似乎是一種頗能吸引人的生活哲學。不過,小說也寫道,老實人真正的想法為他人所不知,除了自己的妻子;他有一個夢,夢中有一座屬于自己的嶄新房屋:
但努總是常常會在夢中夢見自己蓋新房子,醒來之后卻是一場空。而妻子總是鼓勵他,將來一定要蓋一棟新房子,搬遷到更好的地方。他聽說村子里有些人通過生態(tài)移民搬遷出去之后,打工賺錢,蓋上了新房子,就也想移民搬遷出去,可總是挨不上他。另外,有件事說來也蹊蹺:每當努在家的時節(jié),野狗一只也不來,它們似乎擔心激怒這個從來也沒有脾氣,而一旦真的生起氣來大約會奮不顧身的人。
至此,可以大致明白小說所塑造的這個人物形象,非扁平型,非單一型,其形象要更復(fù)雜一些。一個老實人,他本不該為了維持一種公眾形象,有意苫蓋住真實的一面。生活中,他應(yīng)該能夠做得更好,可為了向公眾顯示老實相,他消極無為。對他人顯示不老實,不應(yīng)稱為不老實;對自己不老實,才是真正的不老實。不忠實于自己內(nèi)心訴求,無怪乎要受到生活的懲罰。
“老實人”受到懲罰、受到教育,令其成為一個表里如一、忠于內(nèi)心和自我的人,一個真正的老實人,這也是小說的重要主題之一。
四
《老實人》是一個帶有喜劇色彩的短篇小說,這種喜劇色彩端賴貫穿文本的張力和反諷。它讓人笑,但它有刺。它更是一種針砭,對準了人性深處的暗角。
不能說了一容的小說改寫了小說中常見的老實人形象;但可以說,了一容的短篇塑造了一個與人所熟知的老實人類型全然不同的形象:對自己不老實的人,不能稱為老實人;唯有忠實于自我本性的人,表里如一,內(nèi)外相符,才稱得上老實人。結(jié)尾那喧囂不已的洪水聲,伴和著人群中吵鬧不休的聲音,構(gòu)成了一幅絕妙的反諷圖畫:老實人終于消融在人群中;如此擾嚷人世,老實人其實屬罕見生物。
或許,那個躲在文本深處的敘事者,正清醒著,發(fā)出沮喪的嘆息聲,他才是真正的“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