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留守兒童:中國農(nóng)村的真實問題
來源: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12288;| 瑪利亞·耶穌·基爾 (阿甲/譯)  2021年03月23日09:06

《腳印》薛濤著 郁蓉繪/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1月版/46.00元

當我收到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腳印》這本圖畫書時,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精心編排。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本書的傳播——連文帶圖——也是對不同信息的支持:文學的、科學的、藝術的……這些信息不僅通過文字和插圖傳遞給讀者,還會通過裝幀設計、字體、紙張類型、文圖版式等來傳遞。

現(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圖畫書沒有多少深度和價值。要找到有創(chuàng)意的、有新意的、能在我們心中留下印記的、能和讀者一起成長的書并不容易。這樣的圖畫書需要精心編輯,故事強大,并由才華橫溢的插畫家來繪制。在我看來,《腳印》就具備了這三個條件。

不久前,在去中國的一次訪問中,我有幸結識了作家薛濤和插畫家郁蓉,很高興看到他倆共同創(chuàng)作了這本圖畫書。兩位都是非常認真且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家,合作創(chuàng)作《腳印》也非常成功。薛濤已寫了50多部作品,不僅在中國頗有聲望,而且還有多部作品翻譯到許多國家。郁蓉也獲得過很多國際、國內(nèi)的權威獎項。在她的作品中,她成功將傳統(tǒng)手工剪紙和線條畫結合在一起。

這個故事的主題向我們道出了中國農(nóng)村一個真實的問題:所謂的“留守兒童”,大多是那些不得不離開村莊到城市打工的農(nóng)民工的后代,他們的父輩為了養(yǎng)家糊口、掙錢提高生活質(zhì)量,也為了給孩子尋找更好的機會。

雖然事實是令人悲傷的,但薛濤以一種微妙的方式,用現(xiàn)實主義筆調(diào)卻同時充滿希望地講述了這個故事。主人公小禧得到了爺爺和村民們的關愛和情感支持,使他有很多機會保持自己的夢想,主要是想和父母重聚。作者用一種非常鼓舞人心的方式講述了這個故事。我們在書中認識了孩子小禧,這是我們在整本書中唯一知道名字的人物。然而,我們猜得出在小禧的生活中還有其他重要人物:他的父母即將離開,爺爺給予小禧情感上的支持和保護。你甚至可以想到村子里還有另外一些互幫互助的人物。小禧不是獨自一人。當然,他想念父母,但他還有其他的家人一起生活。

給孩子們講這種故事并不容易。薛濤精心選擇了語氣、措辭和表達方式,讓故事容易被孩子們理解。漫長而艱難的冬天過后,村里人都在等待著春天的到來。但小禧很擔心,因為隨著天氣漸暖,雪開始融化,他害怕父母的腳印會消失……但他有一個聰明的計劃。薛濤讓讀者不斷猜測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這也是構思合理的情節(jié)的另一特點。

在插圖方面,才華橫溢的插畫家郁蓉在整本書中貫穿使用了腳印的形狀,從封面到封底,在插圖中巧妙地運用色彩: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故事,她采用了巧妙的顏色代碼。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黃色代表冬天——就像書開頭的那幾幅對開頁,橙紅色代表新年,綠色代表春天,這些色彩也為小禧的夢想傳遞了一個充滿希望的信息:他即將看到父母歸來,盡管還要等上一段時間……請不要錯過書中開頭那幾幅絕妙的黑白插圖,它們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非常寒冷的天氣中。郁蓉在這幾頁營造了最初的氛圍,這種氛圍將隨著薛濤寫的故事的發(fā)展而漸漸改變。

綜上所述,要想擁有一本高質(zhì)量的圖畫書,就要有一個有創(chuàng)意、有新意、有啟發(fā)性的故事,要有好的文筆、構思合理的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富于藝術美感的品質(zhì)。在我看來,在《腳印》中,我們可以找到所有這些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