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放羊的與砍柴的
來源:新民晚報 | 陳世旭  2021年03月25日16:44

網(wǎng)上看到一個故事:一個放羊的與一個砍柴的聊了一整天,羊吃飽了,該回家了??巢竦倪@才記起來,自己還沒有動手砍柴呢。

小學(xué),下午放了學(xué),班上成績最好的一個同學(xué)領(lǐng)著我們一幫小屁孩瘋玩,天黑好久了才回家,突然記起還得硬撐著瞌睡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心里直后悔,但領(lǐng)著大家玩兒的同學(xué)卻每次都若無其事,而且每次考試都是滿分。一開家長會,老師和所有同學(xué)的家長都一個勁夸他聰明,天資高。我們羨慕得要命。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他每天下午在課堂上就把當(dāng)天的作業(yè)都做完了,回家吃過晚飯又抓緊時間把第二天要上的課預(yù)習(xí)了一遍。一個人再聰明,天資再高,也還是下了功夫的。

莊子寓言《徐無鬼》講了一個石匠的故事:某人在自己的鼻尖抹上蠅子翅膀大小的一點白粉,石匠拿起斧頭,“運斤成風(fēng)”,把那人鼻尖上的白粉完全削去而鼻子卻不受一點傷害。挺神的。

石匠怎樣能做到這一點,莊子在這個故事里沒有解釋,但在他講的另一篇故事《達生》里我們可以找到原因。

《達生》講到:孔子在去楚國的路上經(jīng)過一片樹林,看到一個駝背老人舉著一根長竹竿粘知了,只要是他想粘的知了,就可以信手粘來,輕而易舉,沒有一只能逃脫??鬃硬幻怏@奇,問老人:您的技巧這么高,有什么竅門呢?

老人認可:我的確是有方法的。夏季五六月粘知了的時候,如果能夠在竹竿的頂上放兩枚球而不讓球掉下來,粘的時候知了就很少能夠逃脫;如果放三枚不掉下來,十只知了就只能逃脫一只;如果放五枚不掉下來,粘知了就像用手撿東西那么容易了。你看我站在這里,就如木樁一樣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我舉起手臂,就跟枯樹枝一樣紋絲不動;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cè),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盡管身邊天地廣闊無邊,世間萬物五光十色,而我的眼睛里只有知了的翅膀。外界的什么東西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都影響不了我對知了翅膀的關(guān)注,怎么會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聽了,回頭對弟子說:專心致志,本領(lǐng)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人所說的道理??!

一個人要想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lǐng),必須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xué)苦練。

道理說起來挺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我自己的教訓(xùn)就很深刻:天資不夠,又很不努力,多少年來,寫作乏善可陳,常常心猿意馬,大量時間沒有用在讀書寫作上,興趣老是游移不定,總是在給自己找不安心坐下來讀書寫作的理由。一年一年過去,一撥一撥在我后面開始寫作的同行一次一次引起文壇的轟動,而我只能哀嘆: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記得最清楚的一次,那年在京參加一個文學(xué)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個一塊上過中國作協(xié)文學(xué)講習(xí)所的同學(xué),會議之余常常天南海北地聊大天。上海作家王安憶從來都默默坐在一邊,有天突然站起來,說:我回房間去改稿子,離席而去。

那篇稿子就是引起廣泛好評的中篇小說《小鮑莊》。

原來大家聊天的時候,她一直在琢磨小說。

不記得在哪里看到一則短文,引用了魯迅的話: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還說到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寫作的時候,倘若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先天的稟賦自然是有的,魯迅說“哪有什么天才”是出于謙虛。但即便是“天才”,“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也是必要的。

這應(yīng)該是所有成功者的“秘訣”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