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第75屆斯特雷加文學獎拉開帷幕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魏怡  2021年03月31日15:33

3月22日,意大利斯特雷加文學獎評審委員會公布了入圍第75屆斯特雷加獎初賽的12部作品名單。它們從62部入選小說中脫穎而出,這個數(shù)字創(chuàng)下了該獎史上的最高紀錄。

2021年12部入圍初賽的作品是:

? 安德烈?巴亞尼(Andrea Bajani),《家園之書》(Il libro delle case,F(xiàn)eltrinelli, 2021)

? 愛迪特?布魯克(Edith Bruck),《丟失的面包》(Il pane perduto,La nave di Teseo, 2021)

? 瑪利亞?格拉齊亞?卡蘭德羅那(Maria Grazia Calandrone),《如生命般閃耀》(Splendi come vita,Ponte alle Grazie, 2021)

? 茱莉亞?卡米尼托(Giulia Caminito),《湖水不甜》(L’acqua del lago non è mai dolce,Bompiani, 2021)

? 特蕾莎?恰巴提(Teresa Ciabatti),《仿佛美麗》(Sembrava bellezza,Mondadori, 2021)

? 多納泰拉?迪?皮埃特安東尼奧(Donatella Di Pietrantonio),《南郊》(Borgo Sud,Einaudi, 2021)

? 麗莎?金茲伯格(Lisa Ginzburg),《珍貴的平靜:殼》(Cara pace,Ponte alle Grazie, 2020)

? 朱利奧?墨茲(Giulio Mozzi),《重復》(Le ripetizioni,Marsilio, 2021)

? 達尼埃拉?佩特魯奇奧利(Daniele Petruccioli),《母親的家》(La casa delle madri,TerraRossa, 2020);

? 埃馬努埃勒?特雷維(Emanuele Trevi),《友人生平》(Due vite,Neri Pozza, 2020)

? 愛麗切?烏爾奇沃羅(Alice Urciuolo),《鐘愛》(Adorazione,66thand2nd,2020)

? 羅貝爾托?文圖利尼(Roberto Venturini),《那年在羅馬有兩次圣誕》(L’anno che a Roma fu due volte Natale,SEM, 2021)

相較前幾年對重大歷史時期、事件和人物以及移民問題和文化沖突等題材的關注,今年入圍初賽的作品突出而集中地體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視線對個體“微觀世界”的回歸:對個人經(jīng)歷、家庭生活,女性之間的關系,以及對故鄉(xiāng)小鎮(zhèn)的描寫,成為“疫情年代”讀者與評論家關注的焦點。

首先是關于家的故事。無論從一些作品的書名(《母親的家》《家園之書》),還是從作品的內(nèi)容來看,對于家庭生活的展示與剖析成為絕大多數(shù)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赌赣H的家》通過兩代人的成長與生活軌跡,以及各自組成的家庭之間的關系,從細微之處探討了個體存在以及人生的重要命題?!都覉@之書》則通過獨特的視角,使主人公居住過的幾所房子成為他一生的見證,同時又兼顧了他所生活時代中發(fā)生的社會事件,將個人經(jīng)歷與社會生活相結合。

女性角色和女性之間的關系成為家庭生活中絕對的主導,而男性的角色往往是缺失的。《湖水不甜》講述一位母親和妻子如何勇敢地承擔起照顧殘疾丈夫和撫養(yǎng)四個子女的重擔;在《如生命般閃耀》中,則是由養(yǎng)女來訴說對繼母真摯的愛,盡管兩代女性之間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深深的誤解,一旦女兒也成長為母親,就逐漸開始理解母親,從而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這份愛的珍貴和難以割舍?!墩滟F的平靜:殼》《仿佛美麗》和《南郊》表現(xiàn)的同樣是家庭中女性之間的關系,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姐妹之間近乎“相生相克”的關系?!墩滟F的平靜:殼》中的兩個姐妹是一對“父母雙全的孤女”,母親愛上另一個男人離家出走,父親因此一蹶不振,把一對姐妹丟給年輕的法國女管家。從小就具有責任感的姐姐瑪?shù)氯R娜,開始照顧像母親一樣具有破壞性、同時又與自己“共生”的妹妹?!斗路鹈利悺分械拿妹帽緛砜梢猿蔀樗腥肆w慕的芭蕾明星,一場意外卻讓夢被永遠塵封。同樣是姐姐擔負起照顧的責任,而姐姐也需要面對自己成長中的各種問題與困惑?!赌辖肌分械拿妹猛蝗槐е粋€嬰兒從遠方逃回家中,她不僅帶來了自己生活中種種未解的疑團,也揭開了姐姐看似平靜的家庭生活下隱藏的問題。還有《丟失的面包》中在集中營以及逃難路上相依為命的姐妹。與前述故事稍有不同的是,《丟失的面包》中妹妹在種族滅絕中幸免于難,隨后又經(jīng)歷了一段“奧德賽”般驚心動魄的長途跋涉,最終到達羅馬并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如同埃萊娜?費蘭特的小說《我的天才女友》一樣,兩位同齡的女性之間總是存在著性格上的強烈反差:其中一個的身上充滿自發(fā)性的沖動,甚至是破壞性;另一個則更為沉靜,有時甚至像一位旁觀者。這種反差為讀者展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

雖然在以上故事中,家庭生活并未給主人公提供庇護與安全感,甚至成為創(chuàng)傷和終生不幸的淵源,但其中女性角色的奮斗故事,為我們提供了頑強面對生活磨難的勇氣與榜樣。這一點也得益于小說的作者本身:12部入圍作品中的7部來自女性作家,這也是斯特雷加獎史上的第一次。女性作家無疑更加擅長家庭的題材。她們能夠潛入家庭生活中隱秘的“皺褶”,透過家庭這個小世界的關系與問題,揭示人物內(nèi)心深處的思想,進而形成對社會現(xiàn)象的折射。

此外,入圍初賽的作品中有兩部是對小鎮(zhèn)生活的描寫:《那年在羅馬有兩次圣誕》講述發(fā)生在羅馬海濱小村的故事,以一場強制拆遷為背景,以各種形式和角度展開一場以當代意大利小鎮(zhèn)生活的悲喜劇?!剁姁邸吠瑯邮前l(fā)生在羅馬郊區(qū)的故事:一個年輕人出于嫉妒殺死了女友,小說通過不同人物對于這個案件的態(tài)度,探討了青少年成長、幾代人之間交流障礙、從欲望中產(chǎn)生的罪惡以及小鎮(zhèn)平靜生活下隱藏的腐朽與虛偽等問題。

12部作品中有兩部作品自成一體。《兩位友人》既是一部散文體傳記,也是自傳。作者不僅講述兩位摯友的生平和三人之間既有沖突又相互扶持的友誼,也借此回顧了自己作為知識分子的文學之路,以及對社會、文化、精神層面問題的種種思考。作品《重復》敘述主人公一生的經(jīng)歷以及遇到的一些“無名”人物,以此展現(xiàn)當代人躁動而焦慮的生活和混亂與邪惡的內(nèi)心,作品中痛苦的挖掘與自省,或許比心靈雞湯更有助于我們找到生活的希望與救贖。

斯特雷加獎評選委員會將于6月10日宣布進入決賽的5部或6部作品,并在7月8日公布最終的獲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