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前海戲曲研究叢書》(第二輯)出版
來源:文藝報 | 路斐斐  2021年04月02日07:38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科研管理處和文化藝術出版社共同承辦的《前海戲曲研究叢書》(第二輯)新書發(fā)布會暨前海學派學術成果座談會日前在京舉辦。該套叢書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韓子勇主編,匯集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12位年逾八旬的老專家的最新學術成果,也是該院科研項目“中國戲曲前海學派學術史整理與研究”的重要課題成果。

《前海戲曲研究叢書》(第二輯)共分12冊,包括:傅曉航《金批西廂研究》、沈達人《在燦爛的古代文化面前》、龔和德《龔和德戲劇文錄》、顏長珂《戲曲文化叢譚》、劉滬生《梨園擷萃》、胡芝風《胡芝風戲曲導演手記》、薛若琳《戲林瑣談》、王安奎《戲曲美學范疇論》、吳乾浩《當代戲曲發(fā)展學》(修訂本)、孫崇濤《南戲論叢》(增訂本)、譚志湘《戲曲研究與創(chuàng)作實踐》、劉蔭柏《中國雜劇史》等,內(nèi)容涉及戲曲史、戲曲美學、戲曲批評、舞臺美術、表導演、劇目創(chuàng)作等多個研究領域。叢書延續(xù)了由郭漢城先生支持出版的《前海戲曲研究叢書》第一輯的學術精神,全面展現(xiàn)了前海學派的學術成果與風貌。

韓子勇表示,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也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前身“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時,毛澤東主席曾題寫院名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題詞。70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走過的道路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繼承紅色文藝基因,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發(fā)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回應時代關切和人民期盼的歷程,并在此歷程中,產(chǎn)生了“前海學派”這一引人注目的學術現(xiàn)象。

發(fā)布會后,8位與會的叢書作者與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周育德、梅蘭芳紀念館館長劉禎、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傅謹、中國戲曲研究所原副所長劉文峰及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的專家們一起,圍繞該套叢書的學術價值、前海學派的學術精神與當代傳承展開了討論。出席當日活動的還有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周泓洋、祝東力,文化藝術出版社社長楊斌等。目前,《前海戲曲研究叢書》(第二輯)的精裝、平裝兩種規(guī)格圖書均已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發(f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