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一日·工業(yè)興國——中國作家在行動”全國作家聯(lián)動大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采風作品—— 孔灝:于素梅,大國工匠的幸福生活
今年三月,連云港市婦聯(lián)主辦了一堂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暨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111周年主題黨課。黨課分為四講,第三講是“奮斗”章,以連云港市“高質發(fā)展、后發(fā)先至”偉大征程中涌現(xiàn)出各行各業(yè)巾幗典型代表為展示主體,講述新時代活躍在經(jīng)濟、社會建設等各個方面的我市女性英雄模范人物,體現(xiàn)新時代女性勞動之美、創(chuàng)業(yè)之美、創(chuàng)新之美,展現(xiàn)她們“奮斗新征程”的突出貢獻。這一講中,一共講述了三個女性典型,其中之一就是于素梅。作為這一講內容的撰稿人,從那時起,筆者就通過相關的文字介紹熟悉了這位勞動模范和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也正是在那一講中,我以這樣的語言表達了對于這位全國勞模的敬意:她,以一個創(chuàng)新者的奮斗,為新時代女性的美麗鑄魂!
全國勞動模范于素梅向同事解說操作要點
于素梅向工人強調操作步驟的重要性
于素梅,連云港鷹游紡機集團碳纖維裝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紡織工業(yè)勞動模范、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多項榮譽稱號……在她和她的團隊共同努力下,她們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和封鎖,將國人憧憬的碳纖維設備從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也為“中國創(chuàng)造”留下了“連云港印記”。
到了4月29日至5月1日,筆者又有幸參加了“2021中國一日·工業(yè)興國——中國作家在行動”全國作家聯(lián)動大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在這短短三天的時間里,于素梅的日程看似簡單,卻又千頭萬緒。
4月29日,這天上午,于素梅早早就來到了廠里,整理和打印為中復神鷹碳纖維公司高端碳纖維生產(chǎn)線設計的部分紡絲設備圖紙。她跟我說過:她對圖紙有感情。這我理解——1987年,大學剛畢業(yè)的于素梅被分配到連云港紡織機械廠(連云港鷹游紡機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技術科工作,從此她就立足技術崗位,扎根生產(chǎn)一線。在具體工作中,她以一個年輕技術員的身份,完成了燙剪聯(lián)合機、水洗機、磁棒印花機等10余種新產(chǎn)品的設計的主創(chuàng)研發(fā)。那時候,她干得最多的工作,就是畫圖。2005年公司重組后,于素梅從紡織設備的開發(fā)投身于碳纖維裝備與技術研發(fā)工作。當時,碳纖維屬于高性能纖維,在國外都屬于技術保密項目,而外國公司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只愿意高價出售產(chǎn)品,而不出售設備與技術。為打破國外碳纖維技術封鎖,董事長張國良稟持“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堅強信念,抽調于素梅等技術骨干專門攻克高性能碳纖維產(chǎn)業(yè)化難題。接下來,在兩個多月時間里,于素梅所在團隊畫了近萬張設計圖紙,不斷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終于打通了聚合、紡絲、碳化全部工藝流程,完成了年產(chǎn)500噸原絲生產(chǎn)線和年產(chǎn)100噸碳化生產(chǎn)線全部裝備的研制工作,形成了百噸級碳纖維的成套生產(chǎn)線,并于2007年5月首次連續(xù)生產(chǎn)出合格的碳纖維。正是在此基礎上,于素梅與同事們相繼完成多條碳纖維生產(chǎn)線,以及碳纖維預浸布的復合材料預浸設備生產(chǎn)線的設備的設計開發(fā)工作,實現(xiàn)了T300/ T700/T800級碳纖維及原絲設備的全部國產(chǎn)化、規(guī)模化生產(chǎn)。她和同事們研發(fā)的“干噴濕紡千噸級高強/百噸級中模碳纖維產(chǎn)業(yè)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今天,她要根據(jù)圖紙指導工藝人員明確其中的關鍵零部件,以提醒其在編寫加工工藝時的注意事項。考慮到進口軸承供貨周期長,她又安排提前為采購人員提供設備中選用的進口軸承型號及數(shù)量明細表,方便其與供應商交流,避免因軸承交貨不及時影響設備裝配從而影響整個生產(chǎn)線的交付時間。就這樣說說做做,一個上午過去了。到了下午,她又開始了編寫中復神鷹公司購置的4米碳化線部分設備使用說明書工作。
4月30日,于素梅的工作,可以列出簡表:1,與紡機公司設備、工藝人員商討高速紡絲線中的牽伸機的關鍵零部件牽伸箱體和牽伸輥的制造方法,在不影響設備性能的前提下對零部件結構進行適當修改,盡可能保證其加工過程優(yōu)質、高產(chǎn)、低消耗。2,指導年輕技術人員根據(jù)碳化線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反饋的信息,修改部分零部件設計圖紙。3,繼續(xù)完成4米碳化線設備使用說明書的編寫工作。4,學習巜中國共產(chǎn)黨簡史》。她于2001年入黨,至今黨齡正好二十年了。在采訪過程中,于素梅曾經(jīng)反復對我說:我真的沒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績,我只是按照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按照工作的需要付出努力而已。我們團隊里的任何同志,到了我的崗位上,都能做到這些,甚至會比我做到更好!她的話,讓我更加能夠理解:為什么,是于素梅?2007年,于素梅領銜的“于素梅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立。之后,她帶領一批生產(chǎn)技術骨干,充分發(fā)揮勞模先進在生產(chǎn)活動中的“領頭羊”作用,大力開展科技攻關、技術改造、技術協(xié)作、技術發(fā)明等一系列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如今,于素梅工作室擁有5名省部級勞模、4名市勞模,共21名成員,獲得國家技術專利40多項。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口罩嚴重緊缺,于素梅全身心投入到口罩機的研發(fā)中,帶領工作室繪制零部件圖紙、編制技術文件,短短兩周時間就完成了4條全自動平面口罩機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工作并迅速投入生產(chǎn),有效地保障了防疫物資的供應。去年,鷹游醫(yī)療器械公司累計生產(chǎn)口罩1億多只,助力全球抗疫。
5月1日,于素梅全家一起回贛榆看望年邁體弱的婆婆。她告訴我:“每次看到我們回家看望她,她都會高興地抓著我們的手許久不肯放開。人說父母在家就在,的確如此,每逢節(jié)假日,我們兄弟姐妹幾家都會回家看望母親,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有道是家和萬事興!”我明白她的感受,我也聽說過,她和婆婆的感情特別親近。十多年以前,當于素梅和她的團隊在碳纖維技術科研中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的時候,多少次回家,于素梅都委屈而疲憊告訴婆婆說不想再干了,就想回家開個小商店安穩(wěn)度日算了。婆婆說,開個小商店就不辛苦嗎?大家都回去開個小商店,咱們中國人的碳什么纖維,怎么辦呢?一句話,點醒了于素梅!她告訴我,她的堅持,固然來自信念,婆婆和家人的支持與鼓勵,更給了她太多的力量。實際上,在我看來,當一個人把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賦予她力量的,與其說是領導、同事和家人們,不如說是生活本身。在干噴濕紡紡絲過程中,液面波動對絲束質量影響很大,極易引起斷絲、倒吸等故障。為此,于素梅及其團隊精心設計了一些裝置,也做了很多實驗,但效果都不理想?!坝幸惶欤业胶舆吶ド⒉?,當微風吹過時,水面泛起層層波紋,由于剛下過雨,河水上漲,漫過了河中一塊警示牌的下表面,這時我發(fā)現(xiàn)警示牌兩邊波紋一邊大,一邊小,頓時很受啟發(fā)?!鄙钪械倪@個發(fā)現(xiàn),啟發(fā)于素梅在設備凝固浴槽里增加了一些阻流板,阻斷波紋的傳播。沒想到效果很好,較好地控制了凝固浴液面的波動,消除了凝固浴液面的高速流動帶來的紊流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斷絲對成型絲束的影響,為生產(chǎn)出高性能碳纖維原絲打下了基礎。
三天的時間對我而言,除了于素梅和她的團隊以及她的故事,總在我心里浮現(xiàn)的四個字,叫做“工匠精神”!說起工匠精神,當然繞不開《莊子》。
《莊子》一書,魯迅先生《漢文學史綱要》說:“其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逼鋯我詫懭硕?,雖有正說、反說、真說和假說之千差萬別:但就寫“工匠”論,莊子很認真!一者,莊子是“工匠”一詞的著作權人:《莊子》的《馬蹄》篇里始謂,“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圣人之過也?!倍?,莊子筆下的“工匠”,基于生活而近乎藝術,神形兼?zhèn)洌缭谀壳啊?/p>
比如,《莊子·知北游》篇中,有鍛制帶鉤者,年已八十還能做到絲毫無差。大司馬說:“你是特別靈巧呢,還是有什么門道呀?”老工匠答:“我二十歲時就喜好鍛制帶鉤,對于其他外在的事物我什么也看不見,不是帶鉤就不會引起我的專注?!边@是講,若為大匠者,需聚精會神。
再比如,《莊子·徐無鬼》篇中,有一個湖北人在鼻尖兒上抹了塊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的白石粉,讓一個名叫“石”的工匠削他。這位石師傅一斧子劈下去,白石粉掉了,湖北人的鼻子分毫無傷,且面不改色。這是講,若為大匠者,需心意相通。
又比如,《莊子·達生》篇中,有一個叫慶的匠人以做鐻這種樂器為生。他的作品做出來后,鐻上面的猛虎雕得栩栩如生,“見者驚猶鬼神”。人問:你是怎么樣做到的呢?慶說,我主要是不耗神,能靜心。我做活兒的時候,先齋戒靜心,第三天,把功名利祿就忘掉了;第五天,把毀譽得失就忘掉了;第七天,我都忘了自己還有五官四肢,心里只有鐻,忘了我是誰。這個時候進山選材,就有如神助,成鐻在胸了。這是講,若為大匠者,需渾然忘我。
還比如,《莊子·養(yǎng)生主》篇中,“庖丁解?!钡搅巳曛?,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只是用精神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就像視覺停止活動了而全憑精神意愿在活動。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jié)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jīng)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這是講,若為大匠者,需道法自然。
由莊子之文,知工匠之能,果然是神乎其技,令人欽佩!但是工匠的具體生活是怎樣的狀態(tài)?大國工匠的精神生活與人生境界又有怎么樣的特點?莊子卻不曾在文中描述過。借助這次采訪,筆者走近了立體的于素梅,認識了幸福的于素梅。
在丈夫孫承軍眼中,于素梅是愛管閑事的“協(xié)調員”。老孫說:這些年來,每逢節(jié)假日休息在家,不管早晚,總會有幾個單位同事打來的電話,有紡機生產(chǎn)一線的工人、車間主任,也有管理部門的管理人員,有神鷹碳纖維公司的,也有外協(xié)單位的。涉及的事情有加工方面的,有采購方面的,有檢驗方面的,甚至還有成本核算方面的標書制定的。不管是什么問題,她能馬上答復的,她就耐心地一一答復,有的她不能馬上答復的,她就客氣地跟人家說等她弄清楚了再答復。她這種愛管閑事的性格,還真是無意中在各單位各部門之間起到了一個協(xié)調員的重要作用,減少了很多按部就班相互扯皮的時間。
在外甥女張煜雯眼中,于素梅是新時代的勵志女性。小張說:三姨不僅在工作中是勞模,在家也是勞模。對父母盡心盡力,對姊妹手足情深,對晚輩關懷備至,我們是其樂融融的大家庭!我曾經(jīng)和三姨家表弟開玩笑時說過,以后你要是有媳婦了和三姨有矛盾我就無條件支持三姨。像三姨這樣有知識講道理的老婆婆百里挑一,打著燈籠都難找。這就是我們家三姨,新時代的勵志女性女性,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希望,身上有韌勁,從來不服輸!
在集團黨委劉燕書記眼中,于素梅是一束溫暖的陽光。劉書記說:平日里的于工,就像如吊蘭一樣堅強執(zhí)著的鄰家大姐,散發(fā)著溫暖的陽光,特別讓我們敬重與佩服,現(xiàn)在寫起來都讓我有種溫暖如春的感覺。
在老同事王娣眼中,她與于素梅可謂相識20載,敬重一輩子。王工說:在我眼中,于工是一個熱愛工作、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樂觀、積極向上的女漢子;是一個刻苦鉆研、吃苦耐勞,對待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默默無聞卻取得一次次技術攻關成果的小巨人。
在青年科研人員劉興苗眼中,于素梅是一位領路人。小劉說:記得有一年冬天加班加到晚上10點多,外面下著大雪,推開門眼前一片白,雪沒到腳脖,那時候沒有車都騎車上下班,于所長讓另外兩個男同事結伴走,我是屬于最小的,于所長一直很照顧我,她看了看我說:“你一個人走我不放心,我送你回家”,風雪中她堅難地騎著,路上她一再叮囑我“騎車慢點,路不好走,我在前面騎,你跟著我?!贝笱┲杏谒L邊騎車邊不放心一會看看后面的我,那刻真是被感動到了……她不僅是工作上的領路人也是人生中的領路人,在我們這個集體中她是領導,但更多的時候她在我眼里是長輩和親人一樣,攻關小組中每一個人她都照顧到,唯獨忽略她自己,每時每刻想的都是別人她象是我生命中的指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什么是大國工匠?大國者,以國為大也。所以,大國工匠,首要前提是必須心中有國。在采訪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眼中的于素梅,可能只是工作狀態(tài)中的于素梅,或者是面對面中的于素梅,甚至可以說:只是一個“平面”的勞動模范。而在家人、同事和單位領導眼中的于素梅,才是真實的于素梅,立體的于素梅,這樣的一個于素梅不僅心中有國、心中有工作,而且心中有家,有家人們,有朋友們,有老人們,有孩子們。對待課題,她聚精會神;帶領團隊,她心意相通;投入工作,她渾然忘我;推動發(fā)展,她道法自然。她的幸福既在勞動中,也在生活中。她用幸福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自己幸福的生活。
她說:“我覺得生活在這個時代很幸運,國家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企業(yè)搭建這么好的平臺,讓我們能夠沒有后顧之憂、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熱愛的事業(yè)。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為企業(yè)的發(fā)展和國家技術進步貢獻力量?!?/p>
這,是于素梅的勞動節(jié)宣言,也是她的生活宣言、幸福宣言!
【作者簡介:孔灝,中國作協(xié)會員,江蘇省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理事,連云港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市作協(xié)副主席。著有詩集《漫游與吟唱》、散文集《江上數(shù)峰青》等六部。曾獲華文青年詩人獎、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郭沫若詩歌獎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