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湖畔鋼琴師》:一種瘋狂守護著夢想
來源:文學報 | 胡麗娜  2021年05月24日08:34

《湖畔鋼琴師》楊紫汐/著,少年兒童出版社

《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是法國哲學家德里達的訪談錄。我一直默默喜歡著這一別致的書名。前段時間,讀到了《湖畔鋼琴師》,一則講述動物、人與音樂之間一波三折經歷的童話故事。就在看完全書最后一行字的一剎那,我猛然驚覺“一種瘋狂守護著夢想”這句話與這則童話的精神極為妥帖。盡管,文學與音樂相遇的美好篇章已為數(shù)不少,如《吹小號的天鵝》《時代廣場的蟋蟀》,但是每一次文學與音樂的邂逅,都是一份充滿希冀與可能的美好期待。

《湖畔鋼琴師》延續(xù)了上述文學佳作的傳統(tǒng),聚焦于小動物與音樂的想象故事。只是,這一次講述的是一只孤獨的松鼠與“樂器之王”鋼琴之間的令人唏噓的各種奇遇。故事的開篇,在僻靜的社區(qū)公園中,一只落魄的禿尾巴紅松鼠來到這里,打破了原有的沉寂。這只熱衷于撿破爛、收集各種垃圾用以制作鋼琴,執(zhí)著地用爪子敲擊金屬片的紅松鼠,被賦予了“湖畔鋼琴師”的名號。緣何一只松鼠會癡迷于制作鋼琴、演奏音樂?看似瘋狂的行為背后正是紅松鼠對音樂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對承諾與友誼的堅守呵護。隨著紅松鼠獨特而悲愴的記憶的綿延,《湖畔鋼琴師》的故事潺潺流水般流淌而出。

這是一只對人類生活好奇不已的紅松鼠,富于遠見和探險精神,它以自己的思慮洞察著人類生活的點滴。從這個意義來說,這部童話是以松鼠這一動物之眼對人類紛繁復雜的生活樣態(tài)的凝視,松鼠的視角賦予了審視和觀照日常生活的另一種視角,而視角的轉換賦予敘述語言的鮮活與新奇。當然,這也給故事的整體架構和情節(jié)的有序推進帶去一定的難度。作者需要在全知視角的敘述和紅松鼠有限視角的敘述中不斷切換并維持某種平衡。紅松鼠以“他者”身份在持續(xù)地審視、試探、確認中慢慢建立與人類的關聯(lián)。它和人類的情緣始于咖啡館蜿蜒流淌的優(yōu)美琴聲。那通過“黑箱子”制造聲音奇跡的黑發(fā)男子,居然有著一顆體恤動物的溫暖內心,他細心地為紅松鼠準備嫩松塔。正是松塔開啟了謹慎的紅松鼠與黑發(fā)男子大林的友誼。而大林也成為紅松鼠與人類、音樂建立連接的橋梁,是執(zhí)著追尋音樂夢想的同行者。

紅松鼠由此進入人類生活,開啟它波瀾壯闊、曲折多舛的奇遇。故事以不同的地標作為目錄,清晰地呈現(xiàn)紅松鼠的奇幻之旅,整飭的七章目錄設置又可分為兩個緊密關聯(lián)的層次。紅松鼠在咖啡館與大林和音樂初遇、兩者逐漸建立信任,接著故事急轉直下,紅松鼠遭遇了襲擊、生命危在旦夕,大林出手相救,帶著紅松鼠到舊公寓。故事場景的轉換給予了紅松鼠進一步踏入和體驗人類生活的可能。在舊公寓與大林一家朝夕相處的經歷中,紅松鼠體驗了生活拮據(jù)卻為音樂與愛籠罩的貧寒家庭的苦澀與幸福,體會了人情世故與生活的多重面向。更可貴的是,大林一家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苦難現(xiàn)實中葆有的對未來美好的希冀,堅定了紅松鼠內心的音樂夢想。而美麗又遙遠的蘭迦湖,還有大林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湖畔天堂》就得到了升華,具有象征的意義,成為重要的精神內核,貫穿整個故事。

兒童文學的敘事大多依循著“在家——離家——回家”的模式,《湖畔鋼琴師》的情節(jié)也潛隱著這一程式。一場突發(fā)的大火奪走了大林的妻兒,短暫而安逸的在家生活被打破,紅松鼠和大林開始離家流浪,在更大的外在境遇中接受磨礪與考驗,延續(xù)對音樂和諾言的堅守。大林和紅松鼠以堅毅的精神,舍棄和拒絕種種世俗與安定的誘惑,毅然向著圣潔的蘭迦湖前行。終于抵達蘭迦湖的大林,不知疲倦地一遍一遍彈奏《湖畔天堂》,在音樂中與妻兒“重逢”。大林是紅松鼠對音樂夢想的啟悟者、陪伴者,他的離去注定了紅松鼠要開啟另一場孤獨追夢之旅。這也就承接了故事一開始現(xiàn)身在綠湖的外來者這一情節(jié)。住進了公園的紅松鼠依然保持對黑白琴鍵的渴望,在耷耳朵狗的陪伴下來到劇院。在這里,紅松鼠用腳踩著琴鍵,以生澀而斷續(xù)的琴聲,慰藉著孤獨的靈魂。紅松鼠此時對音樂的熱愛背負了更多的深意與寄托,它已然從音樂的純粹愛好的“獨樂樂”者轉身為以音樂撫慰他人的“眾樂樂”者。

當然,這并非一個完美的故事,書中有不少藝術處理尚顯生硬之處。但這是一部注重細節(jié)、很有設計感的用心創(chuàng)作。紅松鼠的奇遇串聯(lián)了愛情、友情、親情,融合了教育、理想以及自閉癥等話題。年輕的作家在作品中傾注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耙魳氛媸欠N奇妙的東西,它可以救贖絕望的靈魂,可以告慰天國的逝者,可以引領迷失心靈的流浪者,可以治愈封閉自我的孩童……”這既是作者對音樂的表白,也是整個故事的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