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熊貓繪本”將于上海書展首發(fā),來吸團子嗎
作為中國國寶的大熊貓,如何從800萬年前“戰(zhàn)斗力爆表”的始熊貓演變進化為如今珍稀獨特、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大熊貓家族又有哪些“譜系”“分支”?大熊貓身上隱藏著那些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息息相關的“習俗密碼”?而日前再次現(xiàn)身秦嶺的野生棕色大熊貓又具有哪些獨特的基因特性?5月29日,上海圖書館和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邀請國家林草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上海市出版協(xié)會等行業(yè)專家,共同為即將出版的重磅熊貓主題原創(chuàng)繪本——《活了800萬歲的大熊貓》和《平平和安安:大熊貓兄弟的團聚故事》進行研討論證并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
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司長張志忠,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張和民,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大熊貓管理處處長王振占,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副秘書長斯萍,上海市出版協(xié)會理事長胡國強,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上海圖書館副館長林峻,主創(chuàng)方盛國、王煒等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由上海圖書館副館長林峻主持?!吧虾3銎贰?,迪拜世博會亮相
這兩冊大熊貓主題原創(chuàng)繪本由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zhì)基因保護中心主任方盛國撰寫、插畫藝術家王煒創(chuàng)作插畫,以科學和藝術并重的方式解讀“國寶”,為國人講述中國大熊貓的漫長神奇進化史以及熊貓所承載的“中國故事”。首批大熊貓繪本將在2021年上海書展舉行中文版首發(fā)儀式。
延期至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舉辦的2020迪拜世博會,是全球經(jīng)歷疫情后體現(xiàn)攜手合作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重要舞臺。由于大熊貓已正式成為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吉祥物并設有常設展項與熊貓周?!吧虾3銎贰钡倪@兩本大熊貓主題原創(chuàng)繪本也將在世博會上全球亮相,展現(xiàn)大熊貓作為我國“公共外交名片”的獨特魅力。此外,這輯熊貓繪本的英文版、俄文版等多語種版本都已納入出版計劃,正在推進之中。
陳超表示,上海圖書館及下屬的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這樣一套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繪本圖書,是出版社“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傳遞人文價值”的一次重要實踐,也將是上海圖書館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的一個成果。大熊貓繪本的出版,將有助于加深青少年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有助于他們認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大熊貓主題繪本項目策劃人、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朱文秋對大熊貓繪本的策劃緣起和意義進行了介紹。她表示,“國寶”大熊貓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也是對外友誼的象征。大熊貓的保護和研究,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有志于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精神的傳播和人文價值的傳遞,這正是出版本書的意義所在。
張志忠先生等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大熊貓是中國與世界各國進行友好交流的友誼使者,也是極具中國精神、國際影響、時代魅力的文化符號,這輯熊貓繪本以科學精神、藝術語匯“講述中國故事”,借助熊貓進化史闡釋中國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深入淺出、感染力強,有助于擴大中國文化在海外傳播的受眾基礎。科學遇到藝術,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團子”
專家指出,《活了800萬歲的大熊貓》即是基于大熊貓進化史,將嚴謹?shù)目茖W內(nèi)容和趣味盎然的敘述方式結合,數(shù)度打磨出的精美繪本。《平平和安安:大熊貓兄弟的團聚故事》,則通過更加活潑的故事著重講述了平平和安安這兩只分別屬于四川亞種和秦嶺亞種的中國大熊貓的不同外表特征、生活習性,并將大熊貓的生活與中國民俗相結合,是一次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演繹和傳播。
為大熊貓主題系列繪本創(chuàng)作插畫的插畫藝術家王煒向在場嘉賓展示了熊貓繪本里的藝術形象和風格,并講解了大熊貓繪本的主要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與思路。王煒在創(chuàng)作中著力于古樸淡雅的中國風與清新活潑的現(xiàn)代風格間取得平衡,大熊貓的形象兼顧寫實與可愛。
與一般童書繪本不同,《活了800萬歲的大熊貓》《平平和安安:大熊貓兄弟的團聚故事》幕后的“頭腦支持”是著名的保護生物學家、保護生態(tài)學家。
大熊貓主題系列繪本的作者方盛國是國內(nèi)知名的保護生態(tài)學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F(xiàn)任國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質(zhì)基因保護中心主任、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鱷類專家組成員。在幾十年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研究工作中,主持了大熊貓、朱鹮、揚子鱷等瀕危旗艦物種的瀕危機制研究和野生種群重建工程,建立了我國首個國家瀕危野生動物的基因資源庫,首次發(fā)現(xiàn)并命名了秦嶺大熊貓亞種。近年來,方盛國教授還積極從事基于瀕危物種保護和研究的科學傳播工作,主編并出版了《大熊貓保護遺傳學》、《大熊貓進化歷史與保護工程》等專著,創(chuàng)作了集科學科普和歷史文化等元素的文學劇本《熊貓中國》,并擔任由此改編的3D動畫大電影《我從中國來之熊貓?zhí)┥健返目偛邉澓途巹 M瑫r受邀擔任迪拜世博會大熊貓展項的總策劃總導演和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的前期籌備專家。
方盛國表示,中國大熊貓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之一,熊貓800萬年前的祖先——始熊貓生活在由南向北延伸的六大山系峽谷之中,四肢極其強壯、牙尖爪利,經(jīng)過數(shù)百萬年間地球各種極端氣候災難的考驗,完成了體型由小到大、食性從食肉到取食竹子等巨大轉(zhuǎn)變和名稱更迭,才進化成為今天的珍稀、可愛而獨特的中國大熊貓。
繪本中寫道,中國人相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自然以其使萬物和諧的藝術,推動了中國大熊貓在800萬年間經(jīng)歷危機重重的演化。中國大熊貓放棄了對其它生物的掠食獵殺,選擇了尊重生命、熱愛自然,與它們昔日共生的物種—— 無論強悍的豺、狼、虎、豹,或是良善柔弱的牛、羊、馬、鹿,都結成了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熊貓不是天然的和平主義者。論實力它雄踞食物鏈頂端、睥睨群獸,但它最終順應天意,選擇了與自然和萬物和諧相處。這也正符合中國古代圣賢們尊崇的哲學。
“繪本這一老少皆宜、生動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非常適合表現(xiàn)動物幾百萬年間的進化史相關科普知識,以及大熊貓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狈绞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