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北京市文物局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共建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
來源:文藝報 | 小 宇  2021年06月23日07:52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大運河的重要指示精神,6月1日,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北京市文物局開展戰(zhàn)略合作暨共建“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簽約儀式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在現(xiàn)場領導和嘉賓的見證下,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喻劍南和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凌明簽署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和北京市文物局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協(xié)調彼此資源,進行多方位合作,共同推進大運河保護利用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兼局長陳名杰、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韓子勇等多位領導和藝研院各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簽約儀式。簽約儀式后雙方就下一步合作事項進行了座談。韓子勇在致辭中表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大命題、大手筆。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以促進雙贏。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北京市文物局將強強合作、和和美美、有聲有色,產(chǎn)生1+1>2的效果,使大運河文化遺產(chǎn)保護利用邁向新臺階。陳名杰在講話中指出,北京城的歷史與大運河淵源深厚,通過雙方合作將共同擦亮大運河這張國家級名片。北京在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方面要走在全國前列,要在五個方面有所作為:一是文脈的梳理與價值闡釋;二是文物本體的保護、展示與利用;三是文藝創(chuàng)作;四是文化節(jié)慶、文化活動;五是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雙方將以簽約作為起點,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貢獻力量。

國家文化公園匯聚了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chǎn),承載了民族記憶,是國家的象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指示精神而實施的重大綜合性工程。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計劃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國家文化公園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處設于藝研院,今年2月舉行了掛牌儀式,標志著國家文化公園工作機制構建開啟新的階段。委員會81位專家學者為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供決策咨詢,評議各地報審的材料。藝研院組織十余位學者撰寫了《黃河、長城、大運河、長征論綱》,深入挖掘和梳理了黃河、長城、大運河、長征的文化精神內涵。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申報立項了“長城、大運河和長征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管理體制機制研究”院級科研項目;出版了《建筑遺產(chǎn)保護研究》一書,《大運河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方法》即將付梓;參編全國大運河遺產(chǎn)保護規(guī)劃,完成10余項大運河省市域和點段保護規(guī)劃。

大運河文化研究中心依托藝研院建筑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吸納院屬各單位相關研究和創(chuàng)作人員。下一步,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北京市文物局將組織開展大運河文化帶重點課題研究,策劃舉辦“大運河文化論壇”、大運河文化系列講座等活動,編纂出版相關書籍資料,促進大運河文化宣傳,全面推動北京大運河保護與利用工作的深入發(fā)展,實現(xiàn)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戰(zhàn)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