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為路遙立傳
來源:文化藝術報 | 張艷茜  2021年07月02日15:39

1985年夏天,我大學畢業(yè)分配到了陜西省作協(xié)工作,如夢如幻般,我竟然與路遙成為了省作協(xié)的同事。那時,路遙已經(jīng)開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創(chuàng)作。而我則是剛剛進入《延河》雜志的新人,自卑、膽怯得不敢和路遙說話。

每天我踏著報話大樓八點的鐘聲去上班,下班離開單位時就會見到“早晨從中午開始”、在院子里走動的路遙。聽到他哼唱著俄羅斯歌曲或者陜北民歌。但是,我就是不敢上前跟他打招呼,更不敢跟他說少女時代讀他的作品帶給我的那種震撼。

一天下午,我獨自一人在辦公室,路遙推門走了進來,就坐在我桌前的沙發(fā)上。他與我談了省作協(xié)的現(xiàn)狀。他說,不能因為客觀現(xiàn)狀而影響自己的情緒,要學會把握自己,咬緊牙多看些書,多寫作品。一個人活在世上就要追求崇高的目標,要為自己樹立理想。接著,和我談了談他讀我寫的幾篇作品的感覺,并向我推薦了他喜歡的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霍·阿·布恩蒂亞又付了五個里亞爾,就像出庭作證的人把手放在《圣經(jīng)》上一樣,莊嚴地將手放在冰塊上,說道:‘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fā)明?!?/p>

路遙竟然輕松而莊重地背誦出這段“情節(jié)”,透過鏡片,我清晰看見他眼睛里閃爍著崇敬的光芒。

在我工作的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聽到最多的就是路遙獲得各種獎項的消息。但是,定格在我心中的最深刻的路遙形象——就是一手拿根黃瓜或大蔥、一手拿著饅頭,滿臉的疲憊不堪。

在路遙完成長篇巨作《平凡的世界》之后,有一段短暫的休整。我家和路遙工作室所在的小四合院兒,是省作協(xié)院子里為數(shù)不多的陽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在正午陽光灑滿院子的時候,路遙常常會坐在一把破舊的藤椅上閉目養(yǎng)神,享受陽光的溫暖。有時候,他久久地站在一棵大樹下;有時候,靜靜地仰頭看天上云卷云飛;有時候,獨自坐在一根橫臥在地的粗木樁上,默默地瞧著地面,瞧著面前的舊屋破磚,似乎在沉思,又似乎什么也沒有想。這個時期,路遙的閱讀興趣轉向了歷史,他讀《新唐書》《舊唐書》,讀《漢書》《史記》,讀《資治通鑒》《中國史綱》以及古今中外的人物傳記。路遙專門買了豪華版的《二十四史》,隨時查閱。此時,他對中國歷史進行了一次貫通性的閱覽。

西安開往延安的鐵路客車是1992年8月1日通車的。路遙早就等待著開通的這一天。說起來有些宿命的意味,路遙可能覺得做完了起碼眼下該做的事情,他該出門遠行了。8月6日早晨,家屬院和辦公院相通的窄窄小路上,陽光剛剛灑向長滿綠色苔蘚的青磚小路。這時,路遙從家屬院那個方向走過來,一個軍綠色的雙肩背包,他單肩挎著。背包裝得很滿,他卻背得很輕松。見到背著大背包的路遙,就問他,“去哪兒呀?”路遙興沖沖地回答:“回家,回陜北!”這是我最后一次見到健康的、直立行走的路遙。

我寫過多篇紀念路遙的文章,我想我寫多了是不是就能將路遙重新喚回來呢?后來,陜西人民出版社編輯張孔明精心策劃,并選擇了我為路遙的苦難人生作傳,這既是我蘊蓄內(nèi)心已久的愿望,也是機緣巧合,一觸即發(fā)。面對傳主路遙,我不是旁觀者而是在場者,為路遙作傳,我可以將我個人不可言說的隱憂與痛楚,通過感性的筆墨傳遞出來。我寫出的不僅是關于路遙的紀實性文字,更是珍藏在自己記憶里和生命里的東西。

從2009年開始,我重讀路遙的所有作品和研究資料,計劃性地走訪了路遙的親朋舊友,想方設法地閱讀了路遙的個人檔案。2010年初春,我還重走了一遍“路遙輾轉陜北”的創(chuàng)作之路,一路走、一路體驗、一路采訪,感受至深,收獲也很大。

在走訪過程中,讓我感動的細節(jié)很多。在去陜北的一路上,路遙的生前好友或是熱愛路遙的朋友,聽說我是為路遙作傳而來,紛紛給予我最大的幫助。他們在我完成一站的采訪后,又將我送到下一站。在路遙深入生活、體驗生活,與礦工一同下井的銅川鴨口煤礦,煤礦領導陪我一起下井,之前,他們是不允許女性下井的。在鴨口煤礦,我還翻拍到一張路遙身穿破舊的礦工服與礦工聊天的照片,這是鴨口煤礦的一位攝影愛好者——王清林的作品。由于有這位有心人“第三只眼”的捕捉,我們才得以看到路遙當年體驗生活的真實形象。在鴨口煤礦還有一大收獲,那就是見到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中煤礦工人安鎖子的原型。老實、質(zhì)樸的安鎖子只聽說路遙寫到了他,還用了他——安鎖子的真名,但是他卻始終不知路遙將他描寫成了什么樣子。

親歷現(xiàn)場和第一手資料的獲得,使得我在撰寫《路遙傳》時,在史料方面,我想應該是刷新了現(xiàn)有的考證和研究成果,補充、完善和深化了以往人們對路遙及其創(chuàng)作的認識。

為路遙作傳的過程更像是對一個生命的追溯,我時時被一種巨大的力量感染著。無論順境或逆境,路遙都能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態(tài)和堅持不懈的追求,這種精神用偉大來形容并不為過。

沒有時間看風景的路遙,永遠成為了別人眼中迷人的風景。雖然,在物理意義上,路遙的生命已經(jīng)結束了,但從精神價值來看,他會永遠活著。路遙無疑是文學沙場上的一個夸父式的勇士,路遙的人生有著最燦爛的生命收獲和價值回報?!肮胖⒋笫抡?,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一部《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為路遙的生命畫上了一個完整的句號。路遙應該沒有留下什么遺憾,因為路遙的生命延續(xù)在他創(chuàng)造的文學世界里。今天,路遙的作品還在激勵著無數(shù)年輕人不懈地奮斗著,盡管奮斗的內(nèi)容不一樣了,但只要有人,這種奮斗就不會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