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頗富時光氣息的心靈溯洄
來源:文學報 | 崔昕平  2021年07月23日07:42

黃文軍為自己的童話集起了個頗富時光氣息和傳統滋味的名字——《慢慢說書人》?!奥?,顯然已成為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詞匯,兒童在快點再快點的催促中長大,社會在講求高效的律動中前行,傳統的、舒緩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已經被目送為漸行漸遠的“過去”?!堵f書人》的寫作意圖也便在這樣的溯洄中呼之欲出。作家借助傳統說書人的講述方式,借助童話以幻想蘊含哲思的文體特質,傳達那些穿越時光仍應為人類記得并珍視的心靈光亮與美好。

《慢慢說書人》由一位貫穿始末的說書人“慢慢先生”將11個相對獨立的故事與連綴起來。作家為這位說書人專立前傳《慢慢先生》,以善意的夸張、戲謔營造出民間故事的喜感滋味,凸顯了慢慢先生與時下格格不入的慢節(jié)奏:別人說一句“媽媽做的飯可真好吃啊”,三下五除二就把飯吃光了;慢慢先生說半句“媽——媽——做——的——飯——”,飯就已經涼了。然而慢有慢的好處,慢慢先生將“生活”不但看做一個匆匆前行的動詞,還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形容詞。他咂摸著生活的滋味,思索著如何對待生命,對待他人和對待自己的內心。于是,慢慢先生有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也找到了“說書人”的訴說方式,在一個快到簡直停不下來的時代,以故事帶給大家片刻小憩中的心靈檢視。

如前所述,黃文軍以輕松的調子講述慢生活的故事,時常點綴點兒夸張,點綴點兒戲謔,努力還原著民間故事的滋味。每個故事之前開啟的那段對白,是聽眾“我”與慢慢說書人的對白,故事套故事的講述形式,類于《一千零一夜》,《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如同說書人這個詞匯所凝結的文化滋味,是屬于民間傳統形式的圍爐夜話,娓娓道來,將生活的平凡與故事的神奇穿梭交織。

11個童話故事充分展示了黃文軍的想象才華,作品的核心分為上下兩篇,分別為“天上的他們”與“地上的我們”。作家常常以挑戰(zhàn)時空邊界的方式突圍想象的慣性,呈現出空靈感、奇異感與哲思意味的融合。故事的講述中融合著中國古代先民對浩渺星空的絢麗遐想,比如《銀河擺渡人》《流星師》等;天上的神仙也像傳統童話一樣,常常落入凡間,比如《鑲星人》中,天舟傾覆,鑲星人掉落人間水潭,被一位老伯一網撈出。主題意蘊上,《慢慢說書人》有著經典童話的肌理。尤其值得提及的是,黃文軍的這些童話既是古典的,又是現代的;既延續(xù)著傳統童話借說故事傳遞人生況味,播種美好與善念的種子,也具有現代意味的解構與反思。

在這11個獨立的童話故事中,無論是“天上的他們”還是“地上的我們”,無論是仙界還是人間,每個生命個體都面臨著屬于自己的職業(yè)選擇,也即生活選擇。慢節(jié)奏下,作品努力復蘇人物對生活之味、點滴之美的感知能力,思索給予與索取之間的價值判斷?!惰傂侨恕分?,一位職業(yè)鑲星人披星戴月、默默無聞地工作,產生了職業(yè)倦怠。而一位撈浮萍的老人幾十年如一日,非但不覺乏味,還從平凡平淡中尋找到了美感、快樂與幸福。這樣一種山水田園般的恬淡生活態(tài)度是傳統的,顯然意在對抗現代社會過于強烈的目的性與功利性。故事的設計中,還有一種現代宇宙觀、生態(tài)觀的自然融入——越來越臟的星星,越來越多纏繞天舟的灰煙草——這種人類破壞自然的反思,是傳統童話中所不具備的現代意識。

作品往往構思巧妙,幻想與思想關聯,既是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又是深蘊思考、根在世間的。認為自己默默無聞的鑲星人離開崗位的那一晚,既有的平衡被打破,廣袤的星空竟然不見了。許多看似不重要甚至可有可無的工作,其實恰恰是不可或缺的。這個意蘊接下來被連環(huán)扣響:落入凡間的鑲星人急著找電報局給天空規(guī)劃局發(fā)報時,終于找到了一個三十年都沒有顧客光顧的電報局,見到了一位堅守三十年守來了鑲星人的老爺爺。歷經人間得以換個視角打量自己工作價值的鑲星人,找到了心靈的歸屬與滿足。這樣一種尋找與確認,是多個故事的主旋律,如《獵云人》那個忠于自己夢想的孩子,《小墨匠》中那個堅持尋找真相的孩子。劉易斯·卡羅爾曾經說過,童話是成人提供給兒童的愛的禮物?!堵f書人》顯然是對經典童話價值意蘊的致敬。作家視童話為一種解讀世界的方式,而非僅僅以擬人拉開生活距離的講故事方式。在這樣的童話講述中,作家期望達成的,是成人與兒童的心靈對話,生命交流。

印象里,《慢慢說書人》中所輯的多個單篇是獲過獎的,比如《鑲星人》《獵云人》等。黃文軍的這些童話故事,確實是閃光的故事,尤其是上篇,有童心與想象織就的星光浪漫,更有智慧與思索隱喻其間的閃爍回甘。

(《慢慢說書人》黃文軍/著,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