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攜帶微光走向明亮” ——寧延達詩集《魔鏡制造者》讀后
來源:中國民族報 | 朱旭  2021年07月26日11:28
關(guān)鍵詞:《魔鏡制造者》

“當(dāng)我們爭吵之后 我哼起了歌/我想起兩個打架的孩子 突然被一匹灰色的駿馬吸引/馬上就會手拉著手 歡呼著去追它/而你只會更生氣……總需要一些光芒 來寬慰/總需要一些遺忘 來等著被填滿/你看 風(fēng)每次掠過樹林/都哼著歌”

——節(jié)選自寧延達詩歌《當(dāng)我們爭吵之后 我哼起了歌》

“我越來越拒絕聽到人們談及黑暗/我確信/如果你亮著/身邊的人就不會遇上它”(《拒絕》)。這或許就是對寧延達《魔鏡制造者》這部詩集最好的詮釋:真性情,心系世界;不逃避黑暗,且心向光亮。當(dāng)我們迎頭撞向生活,《魔鏡制造者》發(fā)出“愛”的宣言,愛自己也愛世界,愛光亮更攜帶火種。這宣言不僅僅是詩人寧延達的,也可以是任何一位普通讀者的,沒有地域之分,沒有年齡限制,沒有民族差異,沒有文化鴻溝,源自“我們”共享這個時代。這部詩集收錄了滿族詩人寧延達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詩歌,這些文字大多基于城市生活,描寫詩人工作與生活的日常,是個體的感受,卻又是這個時代中群體的寫照。該詩集入選2020年度“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之星叢書”。

寧延達當(dāng)然不是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也不是逐日的夸父,“但他越來越像一個詩人/就那么一小行一小行地/讓光 撲面而來”(《持微火》)。“光”是進入這部詩集最重要的鑰匙。

詩人首先嘗試著尋找屬于自己的“光”?!拔抑荒茉谶m當(dāng)?shù)臅r候 在他的湖面丟出一塊石頭/或者在他的詩歌中設(shè)置一個開關(guān)/讓他看到燈光下的真實”(《少年》)。假托一個少年的形象,詩人猶豫不決,是否該告訴他生活的真相。但“一棵草來東風(fēng)中舞蹈/它知道要盡情舞那么一場/時光枯萎過/季節(jié)僵冷過/夜晚悲傷過/內(nèi)心吶喊過/水深之處游魚千萬/泥土之下蔚藍無限”(《泥土之下蔚藍無限》)。在有限的生命里,盡情地舞一場,是詩人發(fā)出的擲地有聲的吶喊。會有暗夜,但終將被光驅(qū)散?!笆堑?匆匆忙忙走過半生/我到底要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我在一架秋千上晃來晃去/一晃就到了中年”(《你到底要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少年在寧延達的詩歌中,是生命力、激情、明亮的象征,但字里行間似乎總有一個隱藏的中年人形象,他洞明世事卻不世故,他會迷茫、孤獨,卻依舊甘愿作微光的播撒者,“當(dāng)他披著光站上高塔/我們一下子拋棄掉黑夜/紛紛趕來”(《當(dāng)他披著光站上高塔》)。看似迷失,實則清醒,這般光亮因穿透層層迷霧而愈顯堅定和頑強。

個體總處在不同的關(guān)系之中,而非孤立無援?!芭笥褌冊谝黄鹱钆抡f起同學(xué)那點兒事兒/或者/童年那點兒事兒/千萬別碰/兒女那點兒事/一碰/人就開始老了/千萬別碰/愛情那點兒事兒/一碰/人就容易碎了”(《那點事》)。友情、親情、愛情是人生的三大情感關(guān)系,也是文學(xué)亙古不變的母題。寧延達在一首短短的小詩中同時觸碰這三大主題,舉重若輕式的處理,將三者通感化,在情感層面激蕩起讀者的共鳴。詩人在這部詩集中收錄了大量類似主題的作品,比如《我的母親》《父女》《爺爺死了》《棄子》《情結(jié)》等。不同維度的情感敘事照亮了“真實”的瑣碎生活,“你看見的看不見/其實盛開在芬芳的季節(jié)里”(《看見的看不見》)。脈脈溫情不是抵消,而是覆蓋了焦慮、苦悶,它們相對相生,殘酷的存在反而更彰顯了溫情的重要價值和意義。這不僅是其詩歌的重要支撐,也是詩歌之于生活的重要精神力量。

自我價值的尋求和文化認(rèn)同并非寧延達詩歌創(chuàng)作的終點,在關(guān)注個體和自我的同時,寧延達也嘗試著用詩歌渡人?;蛟S一位詩人的力量只是“微光”,但“忽然一扇窗戶亮了/仿佛黑暗中有人睜開了眼”(《忽然一扇窗戶亮了》)。詩集《魔鏡制造者》不僅是寧延達一個人的心靈史,也是與之共享時代經(jīng)驗的當(dāng)代人的群體精神寫照?!皩ふ椅业娜耸峭絼诘?他們盲目地在鏡子中奔波/有人誤打誤撞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卻轉(zhuǎn)瞬又將自己化裝成陌生人/有人悄悄地在鏡中把自己慣壞/變成傲慢的自戀者/我想作為一個制作鏡子的匠人/他最大的惡作劇是導(dǎo)演了鏡子客觀的紀(jì)實功能”(《魔鏡制造者》)。生活不是一眼望穿的單面鏡,而是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魔鏡??陀^的紀(jì)實生活,詩人時刻提醒著世人愛真實的人生和真實的自己。

從詩集中可以看出,寧延達繼承著傳統(tǒng)中國詩人的社會責(zé)任感,呈現(xiàn)生活的多層面和欲望的紛繁不是他的最終目的,而是以此為通道,拾級而上“愛的階梯”,召喚人們愛生活、愛他人、愛世界、愛自己。這看似古老,但越來越被現(xiàn)代人遺忘的箴言,才是這部詩集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