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達詩歌里的古代奧運會
表現(xiàn)賽跑的瓶畫圖案。古希臘賽會中,田徑賽含200米短跑、400米雙程跑、4800米長跑、著盔甲跑400米等項目。 資料圖片
名聲自遠方/閃耀于珀羅的奧林匹亞/賽道,那里競爭的是足捷、/是在辛苦中勇猛力量的巔峰;/勝者在余生/賴競賽而享蜜甜的/艷陽晴空,每日都有高貴之事/降臨到每一位有死的凡人。
——品達《奧林匹亞贊歌之一 慶敘剌古人希厄戎賽馬得勝》
古希臘詩人品達(約公元前522/518—前442/438),為風靡希臘的競技賽會作了許多贊歌。這位冠列古希臘九大抒情詩人之首的贊頌者,如今傳世的慶勝詩集按照四大賽會分為四卷:奧林匹亞贊歌、匹透贊歌、涅墨亞贊歌和地峽贊歌。贊歌所慶祝的并非全是體育競賽,其中也包含音樂比賽。
近日,瓦薩學院中日文系與亞洲研究終身教授劉皓明譯品達《競技賽會慶勝贊歌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出版, 《文匯學人》請他來談談品達詩歌里的古代奧運會、詩人在奧運會上的角色,以及今天我們?nèi)绾巫x品達。
古希臘賽會就像中國舊時賽城隍、賽龍王一樣
文匯報: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怎樣的?有哪些競技項目,能看出他們在體育上有什么特別的偏好嗎?
劉皓明:大家知道,現(xiàn)代奧運會是法國人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1863—1937)籌 劃、于1896年作為對古希臘奧運會的恢復創(chuàng)建的。今天,奧運會是影響全世界的體育盛會。但是在古希臘,奧林匹亞賽會并非唯一的賽會,只不過它是最著名的、最重要的,也是主要賽會中最早建立的(公元前776年)。
古希臘的奧運會是在夏至后第二個滿月月份之十一至十五或十六日舉行。比賽項目遠少于現(xiàn)代奧運會,主要有田徑、搏擊、五項全能賽和賽車這幾類,部分項目分成年組與少年組。關(guān)于奧運會的起源有不同的傳說,都涉及神話。其實際起源應遠早于前776年。荷馬史詩中就曾寫過幾場喪禮賽會,比賽項目其實就是當時武士們的比武,我們大概可以從中看到奧運會原初的樣子。
文匯報:除了全希臘范圍的競技賽會之外,品達詩中還提到眾多地方賽會。古希臘人非常熱愛賽會,是嗎?
劉皓明:全希臘參加的賽會一共有四個,除了奧運會,還有匹透、涅墨亞、地峽三個賽會。地方賽會在品達詩中提到的,更是有數(shù)十個之多。漢語中“賽”字本來是指敬神的禮品,用“賽”字表示古希臘人的競技大會是非常恰當?shù)?,因為古希臘賽會的起源和維持,是古希臘宗教的一部分,不同的賽會賽不同的神,奧運會賽的是主神宙斯,匹透賽的是阿波羅,涅墨亞也是賽宙斯,地峽則是賽海神波塞冬。寬泛地說,這些賽會就像中國舊時賽城隍、賽龍王等活動一樣,也是規(guī)律舉辦的以尊崇神明為由的大眾娛樂活動,只不過古希臘舉辦的活動不是龍舟競賽。
文匯報:奧運會在古希臘人的生活中占何地位?據(jù)說奧運會還成了紀年的方式,比如說赫拉克利特盛年在第69屆奧運會等等?
劉皓明:古希臘是由以城邦為核心的政治單位組成的,既不像中國的西周那樣有一個凌駕于諸侯國之上的、眾所賓服的王,至少在法統(tǒng)和道義上統(tǒng)轄邦國,更沒有后來羅馬帝國那樣的強大的統(tǒng)一政治實體,而是各自為政,只是在語言上、廣義的文化上、種族上構(gòu)成一個希臘概念,更像春秋乃至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之間那樣,彼此出于應對戰(zhàn)爭等原因而訂結(jié)聯(lián)盟或陷入敵對甚至戰(zhàn)爭。奧運會乃至其他全希臘賽會是唯一一種可以在建制上把全希臘長期組織在一起的活動,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奧運會,連同其他三個規(guī)律舉辦的全希臘競技賽會,把希臘各城邦定期聚集在一起,故而其意義遠超競技、娛樂等我們今天常常分派給體育比賽的功能。
至于以奧運會紀年,基督教在歐洲廣泛建立之前,上古時代不同文明在紀年上各有其辦法。比如羅馬人以傳說中的羅馬城建立之年為紀年之元,即公元前753年;希臘人則是用賽會、尤其是奧運會的屆數(shù)來紀年。比如說品達《第一首匹透競技賽會慶勝贊歌》所慶祝的西西里的敘剌古城邦僭主希厄戎的賽車勝利發(fā)生在奧76,3年,就指從第76屆奧運會舉辦那一年數(shù)起的第三年,即該年之后第二年,用算術(shù)式表示就是{776-(4×76)}+2,于是我們就得出公元前474年。你提到的赫拉克利特的盛年以第69屆奧運會標志,計算的方法也是一樣的。用奧運會屆數(shù)乘以4,再被776減,得出500,則可知赫拉克利特的盛年在公元前500年前后。
慶勝詩是表演性的,要載歌載舞
文匯報:詩人在奧運會上扮演什么角色?
劉皓明:古希臘賽會有的含有音樂競賽項目,但是并沒有詩歌競賽項目。像品達這樣的詩人,是得勝者花錢雇來賦詩慶祝和紀念自己的勝利的,所以其實是比賽之后的一種活動,而非賽程的一部分。但是受雇歌頌得勝者的詩人的角色并非像后世的詩人那樣,用筆寫一首詩交上去就完事了,因為這種慶勝詩是表演性的,要載歌載舞,是得勝者慶勝游行等慶?;顒拥囊徊糠帧T娙擞袝r要親臨現(xiàn)場排練、指導。品達的詩中有時向我們透露了他是否親臨抑或派人將寫好的詩送去這類信息。
文匯報:近代奧運會的復興和古代奧運會遺址的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今天我們還能看到品達贊詠賽會的詩歌中提到的地點或建筑嗎?有哪些反映奧運會的文物,品達的詩能否印證?
劉皓明:古代奧運會的原址位于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珀羅之島)古艾利城附近,自18世紀起為英法旅行家們發(fā)現(xiàn)以來,逐漸被揭示出其古代的格局,發(fā)現(xiàn)了古時宙斯神廟、赫剌神廟等建筑遺址。而在品達曾踏足并為多位城邦僭主的競賽勝利賦詩的西西里島,人們可以登上敘剌古城東被詩人稱作“敘剌古的花枝”的俄耳圖癸亞島,游覽詩中歌頌的阿惹推撒泉,在卡塔尼亞城遠眺《匹透第一首》中曾驚心動魄地描繪過的埃特納火山等等。
雖然時間湮沒了絕大多數(shù)與品達直接有關(guān)的人文景觀,但是能到品達生活過、到訪過、他的詩歌歌頌過、提到過的地方走一走,的確會對理解他的作品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我不久前在西西里之行中來到品達所歌頌的數(shù)名得勝者所來自的阿克剌迦古城(今日叫做Agrigento)的古希臘遺址,在烈日暴曬下的荒漠般的地面上,走在古希臘神廟遺址中間,對詩人歌頌來自該城的臺戎賽馬得勝的《奧林匹亞》第三首中提到的“土地不生曼妙的樹木”、 “童童的園圃任由日頭毒射”這樣的地理面貌——雖然說的是希臘本土的珀羅之島——有了十分切身的感受與理解,對赫剌克勒為了建立奧運會,要到伊斯特洛河畔(今多瑙河)移植橄欖樹、乃至荷爾德林后來在此神話基礎上寫作的品達式詠歌《伊斯特河》,都有了更深的體味。
我計劃寫一本西西里乃至更多與希臘有關(guān)的游記,記錄島上與品達有關(guān)以及其他古代和近代遺留的文物風土,相信會對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位兩千五百年前的偉大詩人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