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河岸焰火》創(chuàng)作談:虛偽的愛
來源:收獲(微信公眾號) | 葉昕昀  2021年09月22日08:51
關鍵詞:葉昕昀

嚴肅而莊重地把“愛”這個詞說出口時,我總感覺自己像一個以愛之名散播教義的圣母,難免顯得滑稽而可笑。但要談這篇小說,我想卻繞不開它。

我的記性非常爛,像一臺生銹的機器,說話的時候總是卡殼,需要與人有正式交談的時候,我總是要列個大綱,這種場面是自己想起來也會覺得可笑的程度。但這種爛記性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回憶往事的時候,我只能記住那片混沌記憶流里少數(shù)閃光的瞬間,于是有時候我總感覺,自己其實是為那些可數(shù)的瞬間而活。而藏在那些可數(shù)瞬間背后的,無外乎都是這個世界能夠留下我的那些部分,而它們的本質都通向愛。我的潛意識里藏著一種可怕的自毀傾向,但這種自毀傾向又與人類本能的求生欲相對沖,于是我總是拼命抓住那些能夠將我留下來的瞬間。我想,相似的人大概能夠理解我的這些胡言亂語,而不會將它當作一種陳詞濫調。

總之,這篇五千來字的小說,正如我跟我的導師余華老師所說,是寫給自己的,它有關瞬間,有關愛。恨是我們的恒常,愛方是偶然,不經過恨淬煉的愛是不堅定的。我們在恒常的恨之中開辟出愛的道路,本質上仍是個體利己主義的選擇,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恨只能讓我們走向毀滅,而愛才能使我們存活下去,于是我們選擇克制住恨。這種復雜情感和利己主義之下的愛的選擇,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虛偽”的愛,我們未必不知道愛的真相是什么,但我們卻不必說出來,或者,對大部分人來講,未必需要了解那么多的真實。那么,就讓我們選擇“虛偽”的愛,從而選擇留在這個世界。

這篇小說幾經輾轉,最后在《收獲》落腳,實在是意外之喜。一篇作品的好運氣在于遇到了懂得它的人,謝謝余華老師和莫言老師懂得它,謝謝程永新老師懂得它。謝謝我的編輯東越,謝謝《收獲》。

2021年9月20日于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