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玄:驚喜,走姿和變化
驚喜來自2002年冬天還有些冷意的時候,當時我還在香港《大公報》湖北記者站當記者,辦公室工作人員喊我接一個座機電話,電話里傳來一個柔軟的略帶閩腔的女聲,她告訴我她是《中篇小說選刊》的林玉平,刊物要選載我的中篇小說《策劃幸福》,請我寫一篇創(chuàng)作談。我永遠記住了這個名字,因為她給我?guī)砹司薮蟮捏@喜。我沒想到《中篇小說選刊》這個我的很多同學和朋友們訂閱的刊物會選載我的小說。
后來我跟雜志社的劉曉閩、曾令疆、廖偉等編輯老師都有過聯(lián)系,每一次都給我?guī)眢@喜。
這種突如其來的驚喜,是一個刊物的美德。它足以證明一個刊物面向新人,刊風純樸,它是一種語言,它告訴我們,至少有一家刊物的眼光始終在盯著文壇,盯著故事,它是開闊大度的,而不局限在一小部分人身上。這種驚喜會把我們庸常的生活激活,把周圍的環(huán)境激活。
你可能正在街上走,目標是模糊的,步伐是散亂的,但是一個電話會調(diào)整你的走姿,你一下變得堅定而明確,因為一團真氣圍繞在你身邊。我就曾接到過這樣的電話,電話是《中篇小說選刊》的劉曉閩老師打來的,她說選了我的一篇小說,請我寫創(chuàng)作談。
接到這樣的電話的時候,你可能正在路邊,正在一個拐角,可能手里正拿著一個饅頭或者牽著孩子,那都不要緊。但是你知道你要講好一個故事,你知道一個好故事背后很多人在看,尤其是《中篇小說選刊》這樣的刊物,它會鋪到四面八方的報刊亭,會有你的一個中學同學正在閱讀,會有人落淚,會有人說你寫得真實,你才知道你為一個細節(jié)調(diào)查和較真是值得的,應(yīng)該的。
我們的城市在變化著,這個刊物也在變化著,驚喜每過一段時間都會有,走姿也一直變化著,我們由最初隨意散漫的寫作,變得越來越認真。這就是一本好刊物和作家的關(guān)系。從我的第一篇作品被選載到今天,接近二十年了,《中篇小說選刊》一共選了我八篇作品:《策劃幸?!贰妒诌叺男腋!贰短撊醯臉淙~》《資源》《安扣兒安扣》《月光罩燈》《酒席上的顏色》《太陽刻度》。我已經(jīng)把《中篇小說選刊》看成家人。現(xiàn)在街頭已經(jīng)很少有報刊亭了,有時候走著走著,特別想看見一個書攤或報亭,看見這個刊物,驚喜一下。街頭巷尾正在發(fā)生著好多故事,也正需要著好的中篇小說,也需要這樣的好刊物。
四十歲,正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