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書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來源:文學(xué)報 | 阮梅  2021年10月27日09:02

那是暑熱難當(dāng)?shù)钠咴?,我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來自中國作協(xié),告知我關(guān)于“時代楷?!眻蟾嫖膶W(xué)題材的創(chuàng)作任務(wù),需要一名作家完成。作協(xié)創(chuàng)研部有意推薦我,想征詢我的意見,問我可否盡快去廣西,去采寫那個叫黃文秀的女孩的事跡。那時,離黃文秀被授予“時代楷?!狈Q號,不到半個月。

文秀矢志回鄉(xiāng)后駐村扶貧的青春故事固然值得書寫,而文秀走過的那些既貧窮又富有、既寒冷又溫暖的少年時光呢?還有那個托舉著整個家庭重擔(dān)的農(nóng)村父親呢?由誰來寫?

關(guān)于女孩文秀,除了報告文學(xué),我想到了另外一種方式——兒童文學(xué)。我想以此來細細地解讀,細細地講述少年文秀的故事。

出身貧困的她,緣何會有那么多的真誠笑容,那么多對他人對社會的熱愛與深情?于廣西采訪對象眾多的講述里,我明白了,是他,文秀的父親黃忠杰。黃忠杰是文秀成長故事里的必然背景,是我的寫作無法回避的人,不可繞過的主角。

在這本書里,我沒有掩飾文秀家里的貧窮。文秀是貧窮的,但她的童年,卻因為有一位樂觀、仁愛、堅忍的父親而快樂和富足。可以說,如果不是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不是親眼見到她的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她的老師和同學(xué)們,我不會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國的深度貧困,也不會理解什么是中國的父愛如山、兄友弟恭。如果不是和她家的老鄰居們、她的朋友們有那么多深入細致的交流,文秀小時候所經(jīng)歷的成長困境、文秀與眾多貧困家庭經(jīng)歷的艱難困苦、國家扶貧行動對少年兒童成長的真正影響,我是無法想象到的。追蹤黃文秀的人生足跡,我才真正理解了我們的國家這些年駐村扶貧的重要意義!

在醫(yī)院,我們見到了文秀的父親、母親。父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他最初的理想只是孩子們能有出路,有水喝,有書讀,家不再貧窮,老人樂享安康。他做到了。自古忠孝難兩全。他說,文秀做到了兩全。一個只讀了初中的父親,他一輩子的理想是農(nóng)民的理想,也是一個國家的理想。自懂事起,他就想去看看天安門。貧窮時代,這個夢想難以實現(xiàn)。自強自立,讀上了研究生的文秀,打幾份工,為他圓了這個夢。那一天,黃忠杰走上了天安門城樓。整整一天,他笑得合不攏嘴,激動地在城樓上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就是不愿意下來。他說,這是他一輩子最幸福的一天。

時代,已永遠記住了黃文秀的名字。

她的血肉之軀,永遠地獻給了那片土地。她的年齡永遠定格在了青春勃發(fā)的三十歲。讓家鄉(xiāng)走出貧窮,是她刻入骨髓的夢想,她以她的熱血,奏響了青春最美的絕唱。

在百色大地,在中華大地,女孩文秀的故事,還將延續(xù)。

(《一個女孩朝前走》阮梅/著,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