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秋
杜甫寫秋,佳句紛呈,讓人嘆為觀止。我想,他為秋天而歌,也是為秋天而生,就像他是貧困老人,也是杰出詩圣。
許多人認為,杜甫悲秋,而劉禹錫則是喜秋詩人,其實完全謬誤。在《去秋行》中,杜甫在落木與白骨之哀的詩情中,雖有“戰(zhàn)場冤魂每夜哭”的悲憫,卻也表現(xiàn)出“空令野營猛士悲”的深刻拷問,悲情之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也生發(fā)出不同尋常的智慧眼光。寫悲卻不沉浸于悲之中,這是杜甫的心靈高度,也是杜甫詩歌的藝術高度。“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北橹杏酗h然之象,失落中有超然情懷。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這是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詩句。八月深秋,狂風怒號,風卷走了杜甫家屋上茅草。茅草亂飛,飛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還有的懸掛在樹梢上,落在水塘里……悲秋之情寫得悲涼至極,也哀婉至極??墒?,杜甫不是絕望主義者,而是現(xiàn)實主義者,在面臨困境之時,他不會絕望止步不前。唇焦口燥,煞是傷感,他卻在傷感中迸發(fā)出強大的思想力量和強烈的人文關懷?!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詩句表現(xiàn)出他不為己困,渴望天下太平、百姓安逸的崇高理想。杜甫這首寫秋詩,高明奇絕之處就在哀嘆之后生發(fā)至高的人性光輝,至美的人文境界。
讀杜甫寫秋詩,總能感覺到那詩意的美好,表達奇妙、語境優(yōu)美、悲中見深意。讀“寒蟬碧樹秋”時,感覺晚秋寧靜,清爽怡人,那寒蟬卻并不悲鳴;在“清秋燕子故飛飛”中,秋的氣象是“萬里風煙接素秋”的恬淡從容;在“遠岸秋沙白”中,我看見“連山晚照紅”的秋意輝煌。我想,他的“天上秋期近”了,于是就有了“人間月影清”。隨便撿拾杜甫寫秋的詩句,細細品讀后,就能欣賞到杜甫寫秋的非凡之處。他表達詩情時功力深厚,秋天的思緒在他筆下綿密深長,充滿了詩情畫意。在《秋述》中,可以看見當時的杜甫臥病長安旅舍,晚景凄涼。當初他受到唐玄宗賞識時,有過許多酒肉朋友,可他落魄時卻不再與他來往。詩中寫道,在秋雨連綿里,在他貧病交加時,一位姓魏的朋友冒雨來訪,讓他感動地寫出了《秋述》,其中的“舊雨來,新雨不來”意蘊深切,影響深遠。后來,“新雨”與“舊雨”竟然延伸為新老朋友的代名詞。杜甫身處逆境時,心靈是光明的,他看到的是美好,看重的也是美好。
讀杜甫《秋興八首》,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正是因為有了夔州那塊詩歌圣地,它的雄奇山川與老杜的心靈契合,才有了那些驚世華章。我從“聽猿實下三聲淚”的秋意悲涼里,看見“已映洲前蘆荻花”的美麗風光;回味那“魚龍寂寞秋江冷”的寂寥秋意時,也感受到詩人“故國平居有所思”的心靈擔當;從他“白頭吟望苦低垂”的落魄身世,也看見了他“彩筆昔曾干氣象”的心靈奔放。
杜甫寫秋的詩,數(shù)《登高》最令人贊嘆,字字珠璣,聲畫并茂,情韻深長。在風急天高之下,聽猿嘯哀鳴;在渚清沙白之間,眺望鳥兒飛回;在“無邊落木蕭蕭下”的秋意中,欣賞“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氣象,那是“萬里悲秋常作客”的淡然心態(tài),也是“百年多病獨登臺”的從容心境。我想,杜甫在艱難苦恨之中兩鬢斑白,在潦倒貧困之際,心情也是瀟灑坦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