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偉大新時代增添精神動力與歷史光彩 各地作家與文學工作者熱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匯聚堅定歷史自信、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磅礴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連日來,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認真學習全會精神,紛紛表示,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以更多的精品力作奉獻人民,為偉大的新時代增添精神動力與歷史光彩。
這將是一次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冊的重要會議
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葉辛認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作協(xié)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在十二月下旬召開,我們在學習好十九屆六中全會重要精神的同時,也應抓住這一時機,總結中國新文學百余年來尤其是新時期以來的成績,以及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所取得的歷史經驗,在充分肯定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找出短板,在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帶著一顆熱愛人民的心進入創(chuàng)作狀態(tài),寫出更出色的、無愧于我們這個奮進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
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何建明表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代作家特別是報告文學作家創(chuàng)作方向的指路明燈。因為“寫什么”“為什么”“寫了要達到什么目的”等都是我們平時在寫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有些作家常面對繽紛的世界找不準選材和寫作的方向,結果越寫越覺得沒有什么可寫,事實并非如此。近幾年,他基本上一直在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一帶生活和寫作,在感受這塊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土地上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景象之后,創(chuàng)作勁頭和收獲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上海,他越來越喜歡這片熱土,是因為在這里所看到的“上海表情”“中國經驗”,無不充分證明了六中全會公報所指出的那樣,我們中國共產黨是有能力、有格局和有辦法處理發(fā)展與社會之間的矛盾關系,在應對挑戰(zhàn)、富強國家、振興民族、治理社會、實現人民幸福等方面,都具有可貴的成功經驗。而那些活生生的現實、激動人心的故事、難以想象的科技進步,都像洶涌的潮水激蕩著他的創(chuàng)作沖動。從今年9月開始,他已經投入到新一輪的采訪與調研工作中,準備寫一部以上海和長三角一體建設為內容的時代新發(fā)展畫卷,獻給黨的二十大。
“伴隨著2021年入冬第一場瑞雪之后的清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京召開,海外觀察家紛紛評論此次會議具有極其重要的政治分量和歷史分量,我們更是從全會通過的《決議》中學習和領略了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敝袊⑽膶W會會長葉梅說,這將是一次注定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冊的重要會議。向歷史致敬,向未來出發(fā),從紅色火種的點燃到萬里長征,從建黨到改革開放,新時代以來各個領域的原創(chuàng)性思想、變革性實踐、標志性成果,令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在中華民族朝向更加宏偉的目標繼續(xù)前行的道路上,文學負有重要的使命。作為一個作家,理應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爭取創(chuàng)作出聆聽和記錄歷史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未來之問的優(yōu)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河南文聯主席、作協(xié)主席邵麗表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要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關鍵節(jié)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統(tǒng)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中,突出了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將實施文化強國戰(zhàn)略上升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部署,并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對文化建設從戰(zhàn)略和全局上做了規(guī)劃和設計,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在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始終將不斷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輝煌作為不懈奮斗的重要目標,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全新局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了磅礴力量。邵麗表示,作為一名作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她將和河南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一道,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自覺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扎實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積極打造文學品牌活動,不斷創(chuàng)作和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學精品,書寫時代華章、奏響奮進旋律,奮力譜寫河南文學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新篇章,共同繪就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精美畫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河南文學的力量。
中國作協(xié)主席團委員柳建偉談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閉幕了,他在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了全會公報,認為這次全會是黨的百年歷史上,在重要的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因為這次會議鄭重地歷史性地作出了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樣的決議,在我們的歷史上只有三個,足見會議的重要。柳建偉表示,公報從十三個方面總結了我黨百年取得的歷史成就,用“十個堅持”總結了我黨百年的歷史經驗,又用“十個明確”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令人信服地講清了過去百年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講明白了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這樣一個歷史性的文獻,一定會對中國未來若干年的文藝創(chuàng)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目前作為黨員作家,首先要學習領會好全會公報的精神。
偉大成就鼓舞人心,寶貴經驗彌足珍貴,歷史使命催人奮進
河北作協(xié)黨組書記、副主席王鳳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我們黨在走過百年光輝歷程的重大時刻,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會議。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與國脈相連。百年黨史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源泉。怎樣從百年黨史中萃取精華、汲取營養(yǎng),應該用什么樣的作品來記錄黨史、塑造英雄,如何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是我們作家和文學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文學家、藝術家不可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告訴人們歷史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作為新時代的作家,只有樹立正確歷史觀,深入學習研究黨史,尊重歷史,按照藝術規(guī)律呈現藝術化的歷史,才能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文學精品,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山西作協(xié)黨組書記、主席杜學文在采訪中談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與歷史經驗,特別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進行了總結,指出在文化建設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向心力極大提升,為新時代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這其中也包含了廣大作家與文學工作者的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作家與文學工作者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加強了理論研究與引導,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進一步強化;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推出了一大批表現人民奮斗、時代變革、國家進步的優(yōu)秀作品,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在中華審美的構建上努力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中國故事更具魅力,中國精神進一步弘揚。以山西為例,既有劉慈欣這樣的以未來世界為表現對象的在國際科幻文學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的作家與作品,也有諸如《擲地有聲》《趙家洼的消失與重生》《愛的禮物》《大地》《父親與我的時代》等表現在黨的領導下決勝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的從生活的泥土中涌現出來的優(yōu)秀之作。中國文學日益表現出充滿魅力、具有世界眼光、深刻表現中國人民思想與奮斗的品格,為中華文化的興盛作出了重要貢獻。啟航新征程,中國文學必將綻放出更加動人的光芒。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對我們黨的百年歷史進行了科學、全面、精辟的回顧和總結?!边|寧作協(xié)黨組書記、主席滕貞甫說道,百年歷史,苦難輝煌;百年歷史,波瀾壯闊;百年歷史,繼往開來。《決議》中概括的十三個方面的偉大成就、重大意義和十條寶貴經驗,如同燈塔和里程碑一樣矗立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處,彪炳過去,照耀未來,讓我們在向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的道路上豪情滿懷,信心倍增。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如何融入時代大勢并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很重要的一個選項就是忠實地去記錄百年歷史,講好百年故事。歷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忠實地記錄歷史是對時代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讀者負責,也是克服歷史虛無主義最有效的手段。百年歷史中有多少鮮活而生動的故事、可歌可泣的人物會被時間的塵埃所掩埋,唯有文學,唯有作家的筆,能掃去浮塵、撥云見日,讓他們有血有肉地活在文學作品中。歷史是一面能將過去和當下相重構的鏡鑒。歷史的鏡鑒,不僅能照出我們黨百年歷史中那些代表人物的形象,還要照出他們高尚的靈魂和為了信念付出的犧牲,讓人們知曉興替之道灑滿鮮血和汗水、得失之中飽含執(zhí)拗和不甘。歷史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正像世上沒有一條江河是直的一樣,我們黨的百年歷史也是充滿曲折探索的艱辛歷程。長河最美的景致都在轉折處,我們黨百年歷史最為驚心動魄和出彩的篇章也在幾個關鍵的轉折點上,抓住這些關鍵點,講好百年故事就等于挖到了富礦。記錄百年歷史,講好百年故事,雖然每個作家的切入點各有不同,但落腳點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人民幸福,民族復興。
江蘇作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汪興國表示,《決議》對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為我們正確認識黨的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歷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幫助我們以科學的黨史觀、大歷史觀,去研究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引領、推動中國新文學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作出的重大貢獻,去書寫黨的百年恢宏史詩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防止和克服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觀點對文學理論批評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干擾。特別是《決議》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建設方面正本清源、守正創(chuàng)新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的科學概括,精辟深刻,我們都感同身受。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文學工作者要積極響應六中全會向全黨發(fā)出的號召,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牢記“國之大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書寫時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用心用情用功描繪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美好生活不斷奮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史詩。
在浙江作協(xié)黨組書記、副主席臧軍看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一次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推動文化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偉大成就鼓舞人心,寶貴經驗彌足珍貴,歷史使命催人奮進。浙江作協(xié)將組織浙江廣大文學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扎實抓好文學精品創(chuàng)作、文學人才培養(yǎng)和文學陣地建設等工作,團結帶領浙江廣大文學工作者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qū)建設作出貢獻,以更加昂揚的姿態(tài)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堅定政治站位,堅持正確導向,無愧于歷史和人民
福建作協(xié)主席陳毅達說,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對建黨百年來重大的歷史成就和歷史經驗,做了全面梳理和精辟總結。我們要組織文學工作者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和自覺貫徹,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堅定政治站位、提升思想水平、堅持正確導向,才能對過去、現在、將來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才能“藝”心向黨,與時代同向,與人民同心,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始終堅守社會主義文藝的藝術理想。對文學創(chuàng)作者來說,沒有思想高度,就很難達到藝術頂峰。福建省作協(xié)將通過即將舉辦的文學新人培訓班、文藝評論高研班等,組織全省文學工作者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并在各項文學工作和文學活動中認真貫徹。陳毅達表示,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歷史中,紅色文藝和革命文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各個歷史時期,文學都努力跟上前進步伐,積極作為。我們要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結合中國文學的百年發(fā)展,對中國文學百年來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經驗進行研究總結,進一步堅定文學發(fā)展信心,努力再創(chuàng)中國文學新時代的繁榮。
湖北文聯主席劉醒龍學習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后倍感振奮,他說,歷史決議從來不僅僅是關于歷史的結論,更是對國家強盛的方向性把握、民族復興前景的壯麗展望,以及下一個百年中國國家形象的全新塑造。在歷史面前,每一部文學作品的誕生,都是寫作者如何把握、展望和塑造的一次趕考。歷史對于文學,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越是有口碑、藝術含量高的作品,越能凸顯出該作品所在歷史時期的典型性。從某種意義說,那些經典化的文學還可以看作是這份偉大歷史決議的藝術性伸展和外延。面向歷史的情懷,進到歷史深處的方法,既是文學恒久基礎,又是文學事業(yè)成就高峰的唯一途徑。近幾年,憑借國家現代化帶來的交通便捷,劉醒龍走過了很多地方,南北方向走完南水北調全程,東西方向走完萬里長江全程,還在南海游歷了十幾個島嶼。他說,常常有一種從當下出發(fā),回訪先人,再回到現實,之后為自己生長在這個時代深感慶幸的感覺。百年歷史,我們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百年文學有責任表現已被歷史記住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在跨越百年的重要時刻,寫作者一定要將自己的才華放置于千載難逢的歷史節(jié)點上,唯有置身于百年巨變、百年奮斗、百年成就之中,才可領會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史詩的無限魅力,才可以讓自身的藝術生命散發(fā)出正能量光輝,匯聚成真正的時代精華。
廣東作協(xié)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認為,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重大歷史關頭,在“兩個大局”相互激蕩的復雜形勢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可謂恰逢其時,非常必要。這個決議最鮮明的特點是實事求是,總結經驗,尊重歷史,增強信心,同黨的前兩個決議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體現了黨中央對黨的百年奮斗的新認識,標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理論創(chuàng)造的新高度,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也是文學工作者加強理論武裝、打造精品力作彌足珍貴的思想資源和題材富礦。廣大文學工作者要學在前、做在前,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國之大者”,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上作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文學貢獻!
重慶作協(xié)主席冉冉說,通過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深入領會其精神內涵與要義,個人認識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大的生機與活力,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尤其是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篇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系統(tǒng)闡述了黨的歷史性貢獻,總結概括了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具有根本性和長遠的指導意義。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仍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必須不懈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文藝工作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如何透過紛繁的現實經驗把握時代精神,認清社會的運行方向,跟隨人民的歷史創(chuàng)造去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譜寫出新時代的宏偉史詩,這是作家理應承擔的神圣使命。讓我們以真誠的書寫回應時代,引領廣大讀者去趨近世界的美善。
云南作協(xié)主席范穩(wěn)認為,我們剛剛慶祝了建黨百年,回顧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的光榮奮斗歷史,我們受到了一次結合文學創(chuàng)作實際的生動黨史教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關鍵節(jié)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通過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讓他更進一步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再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直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是“就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zhí)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范穩(wěn)認為,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所在。它為我們的黨和國家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為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理論基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又要堅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他堅信,我們必將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陜西作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齊雅麗表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面系統(tǒng)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一個匯聚了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成功經驗的極為豐富的思想智慧的寶庫,必將成為一篇新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第一個百年征程的里程碑和第二個百年征程的動員令。文學工作者要認真學習全會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新時代文學要牢記”國之大者”,進一步突出政治引領,強化理論武裝,牢牢把握政治屬性是文化的第一屬性,價值導向是文化的第一導向這個根本;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掌握工作主動,時刻緊繃意識形態(tài)斗爭這根弦,做到責任壓實不落空、陣地管理不含糊、任務落實不馬虎;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扶持重點創(chuàng)作,發(fā)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進一步夯實人才基礎,強化文學工作者職業(yè)道德建設;進一步持續(xù)深化改革,加強自身建設,筑牢文學界守正創(chuàng)新思想根基。要在不斷學習中深化認識、解放思想,在發(fā)揚傳統(tǒng)中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在埋頭苦干中再接再厲、開創(chuàng)新局。要從時代和歷史高度,認識文學的地位和使命,積極投身火熱的偉大時代,創(chuàng)作出不負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文學力量。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讓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敝袊鲄f(xié)全委會委員劉笑偉說,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所創(chuàng)造的偉大成就,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者來說,是不竭的精神源泉和豐厚的創(chuàng)作土壤。他在學習中的一個強烈感受,就是新時代是文化上更加自信的時代,新時代文學要為偉大新時代增添精神動力與歷史光彩。新時代文學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同頻共振的文學,是為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提供精神力量的文學,是始終堅守人民立場的文學,是飽含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呈現恢弘氣度、產生世界影響的文學。新時代文學既要以新時代的眼光、新時代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方法,去抒寫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各個歷史階段取得的偉大成就,更要細致入微地傾情抒寫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文學是藝術的母體。新時代文學既肩負著神圣的使命,又承擔著重大的責任。他堅信,只要廣大作家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的指引下,胸懷“國之大者”,樹立創(chuàng)作史詩的雄心,練就講好故事的能力,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新時代文學的輝煌,讓文學的價值、文學的尊嚴、文學的溫暖在中華大地上永遠矗立。
(本報和中國作家網記者集體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