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國門名片”專刊】 《啄木鳥》2021年第1期增刊|李佩甫:額爾古納河上的白云 ——記全國移民管理機構首屆“十大國門衛(wèi)士”曹慧敏
小編說
滿洲里,一座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的邊陲小城,也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所在地——移民管理警察曹慧敏就守護于此。她是內蒙古滿洲里邊檢站的警花,是入選首屆“十大國門衛(wèi)士”稱號的唯一一名少數民族女警。她十三年苦練本領,在三尺驗證臺上為國把關,慧眼如炬,洞察秋毫。戍守國門,她身處境外疫情輸入第一戰(zhàn)場,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擔當,守護北疆平安。她就是那額爾古納河上的白云,無時無刻,無處不在,似溫柔的呵護,似深情的守望。
額爾古納河上的白云
——記全國移民管理機構首屆“十大國門衛(wèi)士”曹慧敏
文/李佩甫
“天蒼蒼,野茫?!?,“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只有來到內蒙古草原,人們才真正領會,那蒼茫、雄渾的氣象,那遼遠、無際的意境。
相傳,八百多年前,在廣袤的草原上,鐵木真率十萬鐵騎出征。那一天,戰(zhàn)旗獵獵,車輪滾滾,戰(zhàn)馬奔騰,刀光遮天蔽日。大軍所到之處,大地為之震顫,鐵蹄下的生物四下逃奔……行進中,突然,馬驚了。那匹跟隨他征戰(zhàn)多年的駿馬突兀地長嘶一聲,揚起前蹄,幾乎把他從戰(zhàn)馬上掀下來。鐵木真勒緊馬韁,仰頭一看:那朵白云,自出征以來,一直罩在他頭頂上的那朵神性的、吉祥的白云,突然消失了。頓時,鐵木真大驚,他立即下令:大軍停止前進。據說,此后,他再也沒有離開過草原。
在額爾古納河上,這個傳說一直流傳著。至今,草原濕地仍留有傳說是成吉思汗戰(zhàn)馬踏下的巨大蹄印。
……
額爾古納河,上游稱海拉爾河,西流到滿洲里一帶折向東北,流經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呼倫貝爾下游就是黑龍江,為中俄兩國界河。
如今,額爾古納河上的白云一朵一朵,倒映在蜿蜒曲折的河水中,舒伸漫卷,婉若游龍,氣象萬千。那白云無時無刻,無處不在,似溫柔的呵護,又似深情的守望。
吉祥的白云,給人以庇護和福祉的白云,一直靜靜地守望著北部邊境之城——滿洲里。
曹慧敏筆直地站在邊境口岸的大廳里,兩手緊貼褲縫,雙眼目視前方,頭頂警徽,面帶微笑,像一株亭亭的白樺。
她站在那里,腰背筆直,有著軍人的挺拔和干練。她的大眼睛純凈、平和,黝黑的眸子有如云朵般的安詳。偶爾,也會有警覺的一瞥,鹿一樣的。
從軍校畢業(yè)分配到滿洲里邊檢站,她一直以這樣的姿勢站立在國門旁。從公路口岸,到鐵路口岸,再到機場口岸,至今,已經整整13年了。
她一直記得,2008年,她最初在公路口岸做站外引導的日日夜夜。
每天白班夜班輪換,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一站就是12個小時。當時出入境的人特別多,陸路口岸,承載著主要的客流量。
有蹣跚的老人走過時,她會默默攙扶一把;有人肩扛手提負重經過時,她會輕聲提醒當心行人;有人問詢時,她會耐心解疑釋惑;有游人滿臉困惑茫然四顧的,她會給以詳細的導引……一天下來,在回宿舍的路上,她的腿仿佛不會打彎兒,兩只手因為下垂充血,腫脹得攥不攏拳頭。
但這些比起后半夜痛苦的犯困來,根本就算不了什么。特別是凌晨三四點的時候,困意一陣接一陣襲來,簡直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地躺下,哪怕瞇一分鐘也好。揪頭發(fā)、咬胳膊、掐大腿、抹風油精……那是對人生理和意志的最大考驗。聽老同志們講過,水靈靈的姑娘幾個夜班上下來,小臉立馬發(fā)黃了。沒辦法,只有動起來,忙起來,用工作刺激大腦皮層興奮起來,才能重新清醒。一直到后半夜出境的車即將離岸,不知不覺,困勁兒已經過去了。
她在做站外引導時,把這項工作當作邊檢入門的引導。在這期間,她對出入境通關的每道流程有了了解,對形形色色往來邊境的旅客有了認知。她想,領導這樣安排工作,對于初入職的人來說,的確是非常必要的第一課。
領導和老邊檢人將一切看在眼里——曹慧敏,這姑娘是個優(yōu)秀檢查員的好苗子。如同一塊璞玉,她需要的是歷練和打磨。
她的心中自有分寸。一代又一代邊檢人,是她的老師和前輩,也是引領她的榜樣和明燈。自打分配到這里的第一天,她就知道,滿洲里邊檢站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也是以歷史悠久、業(yè)務過硬、作風扎實而著稱的邊檢站。她忘不了,其他邊檢站的同行得知她工作在滿站,向她投來羨慕、欽敬的目光。她深知,那目光是向滿站的光榮歷史致敬,也意味著今天的責任和擔當。
可是,那一天,她哭了。
那天,邊防檢查站的站長來檢查工作,大廳里熙熙攘攘,來往的人很多。當站長從她身邊走過的時候,突然停下來問:“你叫什么名字?”她說:“曹慧敏?!闭鹃L說:“哦,小曹。剛剛那個俄國人說了什么?”她一下蒙了,不知該如何回答。是啊,上崗培訓時,她學過一些邊境口語會話。在大廳當導引,有機會,她也會跟過境的客人交流。她一直努力學習邊境常用(俄、蒙、英)會話,剛才這個過境的俄國人跟翻譯說了些什么,她大致應該是知道的??赡嵌韲诉呑哌呎f,周圍很嘈雜,他的聲音也低了些,“一點點,一點點”,是這個意思嗎?她吃不準,不敢回答,只好說:“我不知道?!闭鹃L并沒有批評她,只是看了她一眼。
就是這一眼,把她看得臉上火辣辣的,頭都抬不起來。就在前一天,站里業(yè)務考試,一共十二項,她有兩項不及格。想到這些,她滿眼都是淚水。
晚上回到宿舍,窗外,月光如水。時值春末夏初,有不知名的小蟲在鳴叫,這是滿洲里最好的季節(jié),可她心里卻一直在翻江倒?!珌G人了!她在心里狠狠地責備著自己。她嫌自己進步太慢,恨自己業(yè)務不精。她從小自尊心就很強,尤其現在作為一個守護國家利益、代表國家形象的邊檢人,她不能原諒自己那“一點點”的錯誤。
這之后,她再也沒有犯過類似錯誤。
許多年過去了,她當選為“十大國門衛(wèi)士”。可當初入職的經歷和教訓,她還一直牢牢記在心里。
你見過那種紙疊的小飛機嗎?
少年時的慧敏,曾用紙飛機放飛夢想。
慧敏自幼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她出生在內蒙古通遼的科左后旗,父母都是醫(yī)生。在她不到十歲的時候,她和哥哥住到了奶奶家里。奶奶家住在甘旗卡鎮(zhèn),父母把他們兄妹送到這里,一是因為工作忙,二是因為這里的學校好一些。
慧敏從小就敏感、懂事。奶奶年歲大了,父母離得遠又工作忙,從小學到中學,慧敏早早成了一個有主意的孩子。在學校,她甚至成了哥哥的監(jiān)護人。上課時,老師讓她坐在哥哥的座位后邊,監(jiān)督調皮的哥哥學習。放學做完功課,她洗自己的衣服,還得洗奶奶和哥哥的衣服。冬天的內蒙古,滴水成冰,剛洗完的衣服,一下子就凍上了,慧敏的兩只手疼得像針扎一樣。她把手湊在嘴邊哈著氣,偷偷掉眼淚,然后擦干眼淚,該干什么還干什么。在感到寂寞的時候,受委屈的時候,她會一個人靜靜地折紙飛機,把自己的愿望和學習目標寫在飛機上,然后嗖地一下,從窗口放飛出去。
人小,路遠,風大。藍天上白云一朵朵飛。小女孩兒一天天長大。
她的成績日益居前,學習再苦再累她也不覺得委屈。是寬廣遼闊的草原給了她自強的性格?還是對未來的期許讓她自律而獨立?
高考前夕,她放飛了人生最后一架紙飛機,飛機上寫著她的人生祈愿。小飛機從教學樓放飛出去,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考試結束,她就有預感,自己的心愿能夠實現。成績公布之前填志愿,她填報了遠離家鄉(xiāng)的寧波海警學校(現在改名為武警海警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yè)。軍校提前錄取,她的夢想成真。2005年,這所當年隸屬于武警的軍事院校,在整個內蒙古地區(qū)只招收了她一名女生。
十八歲的曹慧敏來到了寧波。南方的沿海城市,有著與內蒙古截然不同的風情。溫潤的氣候,潮濕的海風,姑娘們裙裾飄飄,男人們的身型普遍不像家鄉(xiāng)內蒙古的男子那樣高大壯實。各種時髦的服飾讓人目不暇接,港臺流行音樂滿大街流淌。
十八歲的姑娘誰不愛美呢?備戰(zhàn)高考禁錮已久,她禁不住想要放飛自我。報到前,她在寧波特意找了家美發(fā)店,理了個大方秀雅的發(fā)型。理發(fā)師在身后舉著鏡子問她滿意嗎,她有些羞澀地笑了。五官清麗、高挑苗條的她走在大街上,有很高的回頭率呢!
可是,進校的第一天,哨子吹響了,全體新入校的女生,集合在一起,在區(qū)隊長的帶領下,來到一家理發(fā)店的門前。沒有多余的解釋,一個個女孩子全剪成了跟男生一樣的短頭發(fā)。剪發(fā)那天,曹慧敏又一次掉了淚??山酉聛砣齻€月的軍訓,讓她明白,剪短頭發(fā),是多么正確、必要。
第一次訓練,就是繞著操場跑11圈。3300米跑下來,她的五臟六腑連同胳膊腿,都感覺不是自己的了。盡管有一半蒙古族血統(tǒng)的她,素來以為自己不怕苦、能吃苦。
入校三個月的軍事訓練,是她從未經歷過的“魔鬼訓練”。首先是走隊列、站軍姿。走隊列還好說,主要看反應。站軍姿是要在烈日下一站三個小時,還要把大蓋軍帽翻過來頂在頭上,稍有晃動,帽子一旦掉下來,是要挨罰的;同時,兩只手要緊貼褲縫,教官如果能把你的手從褲縫上掰開,也是要挨罰的。
整理內務疊被子也不容易。為了達標,她凌晨四點半起床,在地上一遍遍練習,把被子疊成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豆腐塊。還有突如而來的緊急集合,大夏天,背著熱水壺拉練……
三個月,整整三個月,她身上的汗從未干過。胳膊腿是木的、麻的,已經感知不到疼痛。同班一個女生覺得太苦,鬧著要退學,可慧敏從沒有過這樣的想法。
人生所有的苦都不會白吃,這樣的經歷,如同錘煉、淬火。所謂軍人氣質,就這樣融入血液中。
三年軍校生活,除了專業(yè)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她的精神世界也更為豐富和開闊。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屈辱歷史,那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每一行都是斑斑血淚,催人奮發(fā),讓人清醒。
畢業(yè)時,她長了兩厘米。21歲的她挺拔秀麗,目光堅定。
大千世界,有一種緣分,叫作不期而遇。
曹慧敏與高奎相識在去滿洲里的火車上。
綠皮的“草原列車”從呼和浩特發(fā)車,終點站是東北邊境的滿洲里,全程2532公里。
高奎畢業(yè)于廊坊武警學院(現為中國人民警察大學)指揮學專業(yè)。他登上這趟列車,赴滿洲里邊檢站報到。身高一米八的大小伙子感冒了,還發(fā)著燒。他托戰(zhàn)友去退票口買到兩張臥鋪票,自己留下一張,另一張給了戰(zhàn)友。沒想到,戰(zhàn)友把票送給了曹慧敏。
高奎剛剛在車上安頓好,曹慧敏就上了車。她拉著箱子找到自己的鋪位,發(fā)現和這個高大的男生是上下鋪。高奎二話不說,從姑娘手里接過箱子,放在了行李架上。三兩句話一聊,兩人竟都是去滿洲里邊防檢查站報到的。
“你家哪兒的?”高奎問姑娘。
“通遼。你家呢?”
“離你家不遠,赤峰?!?/p>
赤峰是內蒙古第二大城市,離通遼有300多公里的路程。在遼闊的內蒙古,300多公里的確不算遠。
兩人是老鄉(xiāng),又都剛從軍校畢業(yè),還將去同一個單位報到,一聊起來,就有了許多共同話題。
慧敏話不多,她平時也這樣。聽別人說話時,她總是安安靜靜的。她眼中的高奎,初看上去有點兒吊兒郎當,可不過一會兒工夫,她就看出,這個只比她大兩歲的年輕人,為人實在,辦事靠譜。
他把下鋪讓給了慧敏,腳蹬著梯子,把自己的挎包放到上鋪?;勖艨吹?,他腳上的襪底磨得只剩薄薄一層,簡直是纖毫畢現,幾乎要看到肉了。
慧敏心中暗想,這人還挺儉省呢。可看他待人,卻又十分大方。
列車每停靠一個大站,他不顧自己還感冒著,總是下車買來各種食品,一一分給鄰近鋪位新結識的旅伴。當然,頭一份是給慧敏的。他做事細心,耐心,打開水,他會給大家的水杯都添上。他說話辦事一點兒也不磨嘰,摯誠、硬朗、英氣十足。很快,車上的人跟他就熟識了,哥哥長兄弟短地叫得親熱。
在交談中,慧敏發(fā)現,他是那么熱愛部隊,熱愛軍人的榮譽。他說,他從小就想當兵。小到什么時候?小到剛有記憶的時候。高中盡管學習成績很好,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參了軍。從一名邊防武警,到層層過關考上軍校,他終于實現了當一名保家衛(wèi)國職業(yè)軍人的理想。講起這些,他有一種不動聲色的篤定和灑脫。篤定和灑脫中,昂揚著男兒陽剛的自尊自信。
面對著慧敏,高奎看出了這個女孩兒的與眾不同。她不施脂粉,干干凈凈,一路也沒多說什么,不顯山不露水,眼眸如星,安穩(wěn)平靜。
當聊起剛入伍新兵的趣事時,她對他講起了自己的新兵經歷。那會兒,隊長只要看見她們閑下來,就讓她們去拔草。她們拔光了校園所有的草,連學校特意種的草也拔光了。有時實在困得厲害,拔著草就能睡著……當初感覺那么無聊的事,如今回想,還真是有趣呢。講到這里,她粲然一笑,那笑臉讓他心里燙燙的。
40個小時,2000多公里行程。列車前行。
……林西、林東、查布嘎、開魯、白城、三間房、富拉爾基……
車窗外,白云不遠不近地飄在空中。車行到哪里,白云就跟到哪里。青青草原連綿鋪向天際,大面積的油菜花田像是打翻了金黃色的顏料箱,無遮無攔地流淌開去。列車前行。
……扎蘭屯、博格圖、烏奴耳、免渡河、牙克石、海拉爾……
車窗內,狹小的空間,搖曳著太陽初升的光影,洋溢著春草生長的氣息。那光影氣息像天上的白云一樣柔和鮮活,映射著兩個年輕人純潔、陽光、毫無陰霾的心境。
這世界有幾十億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是多么奇妙。有的人幾十年天天見面,朝夕相處,也不過是點頭之交,相互心隔著心。也有人偶然的一次邂逅,內心卻涌動著無盡的歡喜,難得的互相懂得,難得的彼此默契。那感覺,仿佛重逢自己的前世今生。
……
列車的廣播里,播放著一首流行歌曲《烏蘭巴托的夜》,歌聲寬廣深沉,似有無盡的憂傷。他們誰也不作聲,就那么默默地坐著、聽著,覺得有些感傷,又覺得十分美好。
滿洲里站到了。下車時,他們的眼里、心里,都多了些眷戀的情愫。
報到之后,在全新的環(huán)境和同事中,兩人時刻都能感覺到彼此。那或許是一句普通的問候,又或許是人群中擦肩而過時不經意的回眸。
一天,高奎徑直找到慧敏。他沒有鋪墊,也沒有起承轉合,以他一貫的風格,直截了當地對慧敏說:“你如果覺得咱倆行,咱就好好處朋友。如果你覺得不行,咱們還是好同事……”這些話乍一聽直來直去,卻是他再三思量的結果。
迎著高奎的目光,慧敏的聲音不高,卻很肯定。她清晰地說了幾個字:“好,我愿意?!?/p>
雙瞳剪水,如一泓清潭。她沒有羞怯,更沒有忸怩,甚至沒說我考慮考慮、我要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見之類的話。她的回答讓高奎欣喜地想:這真是個主意很正的女孩兒,自己總算沒看錯人。
多年后回想往事,高奎恍然感悟,慧敏不僅對感情主意正,其實她一直就是個主意很正的人。但凡認準的事,她就像是一根筋,從不會左顧右盼,猶豫不決。
就這樣,他們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初戀,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人生。
如此簡單,又如此鄭重。
三個月的邊檢崗前培訓結束,慧敏分在陸路口岸值守,高奎分在中隊帶兵。白天黑夜地倒班,各自住在單身宿舍。不是這個有任務,就是那個在崗上。思念對方了,就打打電話,在QQ上聊一會兒。好不容易見了面,一起吃吃烤串兒,在北湖邊走走,連看場電影的時間都不夠?;勖粢苍鴮Ω呖恋溃骸霸蹅冋剳賽郏B花前月下的浪漫都沒有?!笨烧蛉绱?,他們更珍惜這份情感。大好年華,正該是努力工作的時候,雖說聚少離多,但他們的愛并沒減少半分。
四年后,他們結婚了。
這以后,慧敏和高奎這段“一見鐘情”的姻緣,成了滿洲里邊檢站的佳話。有些新入職的小青年,半是頑皮半是羨慕地要“奎哥”、“敏姐”分享戀愛秘籍。作為“過來人”,慧敏和高奎總是笑著轉移話題。年輕時只看見云淡風輕,歲月靜好,哪里體會得到,生活中更多時候需要負重前行。
衡量一段感情好壞的標準是什么?是甜言蜜語、山盟海誓?還是朝夕相守、卿卿我我?在慧敏和高奎看來,好的感情是彼此砥礪,共同成長;是在酸甜苦辣的歲月里,無怨無悔,執(zhí)手并肩一起走過。
滿洲里的建城歷史不算久遠,迄今為止,共120年。她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坐擁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是一座帶有異域風情的邊陲小城。
小城建筑融合了不同民族的風格,那些樓房或有著歐式的彩繪尖塔,或有著蒙古包似的雄渾圓頂。街道整潔,格局方正。
此時的小城是童話般的、美麗性感的、混血的,也是安靜的、詩意的、夢幻般的。
疫情之前,這里的每條大街上都能看到許多俄羅斯人。他們跨江而來,品嘗美食,開懷暢飲,追逐著這里溫暖的燈火和溫暖的人情。店鋪里、街道旁,不時會聽到“哈拉勺”或“撕巴洗巴”(您好、謝謝)等俄語的交談聲。
一年四季,這里似乎只有兩個季節(jié):冬季和夏季。夏季最是宜人,可是時間太短暫,只有兩個多月。漫長的冬季冰雪覆蓋,最低氣溫可達零下四十多度。
這座城市因口岸而建,邊境貨物往來不分冬季夏季。駐守口岸的邊防檢查站,也不分冬夏地日夜忙碌著。
滿洲里邊檢站擔負著滿洲里公路、鐵路、空港三個國家一類口岸及六個執(zhí)勤現場的邊防檢查任務。他們要檢驗出入境的車輛、貨物、人員、證件……這里的公路和鐵路口岸,24小時通關。平均每年進出旅客高達180余萬人次,貨物3000多萬噸,吞吐量大,任務很重。
當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滿洲里口岸客運停止,貨運不降反增。每天,從夜晚到清晨,有整車整車的原木和其他原材料進入中國邊境,再有整車整車的電子產品和生活用品駛出國門奔向遠方。
口岸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見證。一百年前,滿洲里口岸見證了民族的屈辱和傷痛,如今,滿洲里口岸見證著中國的富強和繁榮。
曹慧敏記得,她第一次坐上檢查臺時,并不十分緊張。期待和喜悅充溢心中,她感到自豪且自信。為了這一天,她做了最充分的準備。有多少個日日夜夜,面對海量的邊檢業(yè)務知識,她拿出從頭開始的拼勁兒,一頭扎進去。當她坐在這里時,神圣的榮譽感油然而生——這里是國門。
驗關時,她認真細致。啪的一聲,驗訖章蓋了下去。每次驗訖,都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
國門前的責任,比泰山還重。
她坐在檢查臺上,代表國家口岸履行邊檢職責。每天,看許多人從驗關臺旁經過,邊檢人員要嚴肅端莊,要有禮有節(jié),在大方得體的同時,還要不動聲色。
只是偶爾,她在驗關時會非常難過。當看到那些被騙到外國打工的中國人,他們被各種許諾誘惑,遠離故土親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受盡欺凌,最后兩手空空一無所獲地回來。他們中有說一口東北話的黑龍江人,也有身材瘦小的南方人。翻看他們的護照,出關時照片上的人還十分精神,可回來時卻蓬頭垢面,張皇憔悴,幾乎不像同一個人。那些護照浸了汗和泥水,又臟又臭。
驗訖放行,聽到一聲聲嘆息:“終于回來了!”
曹慧敏會在心里對他們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每當邊關“會晤旗”升起,曹慧敏就免不了著急、焦慮。
她多次聽老同志講起,邊關無小事,升“會晤旗”是很慎重的事,搞不好就會釀成外交事件。
滿洲里邊檢站最早是在1957年與俄方邊檢站建立“會晤”聯系的。那時,因通關雙方交流的需要,在邊關拉了一部專線電話。近些年來,出入關的車輛和人員逐年增多,報關信息、貨物車輛受阻產生問題和糾紛也越來越多。因此,雙方商定:各自在關防前豎立旗桿,需要會晤商談以升旗為號。升一面小紅旗是“普通會晤”,升兩面小紅旗是“緊急會晤”。
一次,臨近年關,因俄羅斯口岸放行緩慢,過往車輛積壓太長時間,司機們情緒不穩(wěn),隨時可能發(fā)生事端。這時,中方及時升起了“緊急會晤旗”。雙方緊急磋商后,俄方提高了驗放速度,危機得以解除。
曹慧敏唯恐自己工作上有什么差池,帶來外交的麻煩。特別是那趟國際列車,它是中俄友誼的象征。若因驗關影響了發(fā)車時間,就是一次事故,要發(fā)通報的。
國際列車需登車驗證。每次登上這趟列車,曹慧敏渾身的神經立刻繃了起來,大腦和身體處于高速運轉狀態(tài)。上車后,在有限的時間內,一次要查驗一二百位旅客。旅客有時來自二十多個國家,不同國家的護照又各有不同。這時候,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
曹慧敏清楚,陸路口岸的驗放速度要想快速準確,首先流程不能出錯?!叭俗C對照加有效期”,幾項查驗一點兒都不能馬虎。收過來的護照,按旅客座次順序疊放在手臂。手臂要伸得不松不緊,使用的力量也要不大不小,只有用巧勁兒,才能控制一大沓護照不歪不斜不滑落。一不小心,護照掉落,整個順序亂了套,在規(guī)定時間必定完不成任務。
有一次,一個新手初登國際列車,護照撒落一地,差點兒沒準時發(fā)車。
國門那邊是俄方,接下來他們還要通關。中方如有什么差池被他們抓住,不僅出關的旅客會被遣送回來,“緊急會晤”的小旗也會馬上升起。
每次登車驗證完畢,即使在凜冽的寒冬,慧敏的襯衣依然會汗?jié)???吹搅熊囻偝鰢T,隨著汽笛長鳴,她會跟著深深地透一口長氣。
在實踐中,曹慧敏一天天成長。
若論業(yè)務能力,曹慧敏最佩服站里的前輩。他們長期工作在邊檢一線,年紀不算很大,卻業(yè)務精通,身懷絕技。
教導員于國娟,現在是公路口岸的領導。她在空港時,平均20多秒驗訖入境。有旅客語言交流不暢,她拿起護照,用手一捻,憑手感就可以準確判斷出這是哪里的護照。護照的哪一頁有假,哪一處作偽,是替換了照片?還是篡改了信息?她的判斷都準確無誤。
還有調到別處工作的楊春燕,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她敏銳又穩(wěn)健,對邊檢專業(yè)的把控無懈可擊。在言傳身教中,人們稱她是“問不倒”。曹慧敏一直記得,在現場,每遇一個新案例,她都會把處理結果詳細記錄下來,和以前的案例進行對照。一處處細微的發(fā)現,燭照洞明,天長日久,便化為一個人出色的認知能力。
當然還有很多人、很多事,曹慧敏每天都能看到,一直都在學習。一事當前,這些領導和同事總是拋開個人得失的權衡考量,永遠把國家的利益和集體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守好國門,做好本職工作,這是他們的初心,也是他們的使命和擔當。
這些人和事感染著曹慧敏,激勵著曹慧敏。她成長的腳步,就像踏著公路口岸驗證大廳的96級臺階,一步接著一步,不歇一口氣。
……
由此,一頁一頁,她寫下了18萬字的學習筆記。十萬余條邊檢業(yè)務知識點,她爛熟于心。口岸常遇的80多種護照、200多種簽證的防偽查驗方法,她熟練掌握。先后八次參加全區(qū)邊檢業(yè)務抽考,她始終保持全部科目的滿分。
數字單調、明晰,如同日復一日的人生,沒有驚天動地,也沒有喧嘩夸張。每天做同樣的事,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這是一個普通人的英雄主義。
人不可欺,事不可罔。扎扎實實地學習,腳踏實地地工作,沉潛而平實地努力,繼而形成一個人的品質和操守。浮華世事,諸般欲望,并不能構成生活的目標和意義。感知工作的價值,被他人所需要,本身就能給人帶來快樂和滿足,同時,也彰顯出一個人的精神質地。
天空湛藍如洗,白云不染纖塵。
那是一個尋常的日子。在空港口岸,這時的曹慧敏已經是帶班的副科長了。
曹慧敏像往常一樣坐在驗關臺上。這天,排隊出關的人不是很多,她認真核查,逐一驗放。
一個女子站在她面前,女子三十歲出頭兒的樣子。人證核查后,她拿起驗訖章又放了下去。不知為什么,她感覺面前的這個人有問題。再對照一遍,人和護照上的照片是一致的。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
曹慧敏說:“你抬起頭,看著我?!?/p>
這女子一點兒也不緊張,就那么歪著頭,有點兒挑釁地看著眼前這位較真兒的檢查員。
曹慧敏看定她,突然說:“告訴我你的身份證號碼?!?/p>
女子大大咧咧地說:“那么一長串,記不住。”
這時,曹慧敏發(fā)現,這女子眼球的位置和護照照片上眼球的位置是不一致的……
只聽女子怨道:“你能不能快點兒呀?”
曹慧敏又發(fā)現,女子的發(fā)際線和照片上的也不一致,雖然差別非常細微,便說:“別急,你急什么?”
顯然,這女子是有心理準備的。她突然說:“我懷孕了……”
曹慧敏警覺地看了一眼她,說:“知道了。放心吧,會保證你的安全?!苯又芑勖艄麛嗟亟o法制科打了電話。
打完電話后,曹慧敏想確認一下她的判斷,問:“你家里有姐妹嗎?”
女子說:“有啊。我有一個妹妹,妹妹小著呢。怎么啦?”
就此,曹慧敏再一次擴大數據搜索范圍,發(fā)現這女子有一個姐姐,她姐姐和她竟然是雙胞胎姐妹。兩人長得實在是太像了!
經過查證,這個女子用她姐姐的護照企圖蒙混過關。沒想到,栽在了心細如發(fā)的曹慧敏手里。
這之后,同事夸贊曹慧敏有一雙“神眼”??捎姓l知道,“神眼”是怎樣練成的?
她在以往查獲的一個個偽假證件中,反復琢磨,歸納出了“兩對兩看”檢驗法。
首先,是人證對照。
通常,人們看一個人,會關注他長得好看還是難看,他的膚色、他的發(fā)型、他的高矮胖瘦等。
曹慧敏看人,是從旅客外貌到護照上的照片進行比較對照:臉型、面部特征、痣、發(fā)際線、眼角、眼球的位置、法令紋、鼻子與耳垂的平行線、抬頭紋的紋路……從這些細微處去看人,就會發(fā)現,世界上沒有長得絕對相同的人。她就這樣區(qū)分出了那對雙胞胎姐妹的差別。
其次,是證件核查。
全世界有19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護照都不一樣。
檢查護照,要仔細比對證件樣本的不同,紙質的厚薄、水印光線是否有偽。然后查看蓋在護照上的章,出境卡上的章,登機牌上的章,不僅三枚章缺一不可,順續(xù)也是不能亂的。
接著,還要核對持護照人的姓名。雖說如今有了機器驗證,但機器有時也會出錯,這就需要人工錄入進行比對。人們只知道俄羅斯人的姓名長,其實蒙古人的姓名更長。這些姓名特別難錄入,在一個字母一個字母錄入時,需要仔細核對……至此,“兩對兩看”結束,判定站在面前的人是否準予通關。
以上全部,要在45秒內完成。45秒,不到一分鐘,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做到這一切,是否需要照相機鏡頭一樣的眼睛?偵查員一樣的洞察力?計算機一樣的精準?法官一樣的果決判斷?
曹慧敏的確是做到了。多年來,她累計核查發(fā)現有重點國家(地區(qū))活動軌跡的外國籍旅客3000余名;疑似雙國籍不準入境人員120名;篩查發(fā)現在逃或變換身份的人員10名;查獲網上追逃9人次,查出騙取證件11人次。
她履行了神圣的職責,是忠誠的“國門衛(wèi)士”。
李佩甫,出生于河南許昌,畢業(yè)于河南電視大學,國家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篇小說《生命冊》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曾獲得茅盾文學獎等獎項,其代表作有《金屋》《羊的門》《城的燈》《城市白皮書》《生命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