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詩的靈魂 ——答童詩十二問
來源:文藝報 | 高洪波   2022年01月17日21:32
關(guān)鍵詞:兒童詩 兒童閱讀

什么是兒童詩?兒童閱讀詩歌有什么意義?以何標準為兒童選擇詩歌讀物……這些都是兒童詩探討中的大問題,每一個都當(dāng)?shù)闷鹱鳛閷n}來言說。 高洪波先生以簡潔明了的詩人筆法,圍繞著童詩,愉快地解答了12個相關(guān)的理論與創(chuàng)作、作品與閱讀方面的問題。談話般的自然和松快里,飽含著詩人經(jīng)年累月創(chuàng)作與思索的積淀與感悟。因為融入了作家的親身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答問中的許多解釋,有親切近人之處,也不乏一語中的的爽直。我想,閱讀這樣的文字,其意義不在于獲得關(guān)于兒童詩的標準答案,而是沿著它所提供的經(jīng)緯、基礎(chǔ)與方向的可能,打開我們對兒童詩的認知,點亮我們對兒童詩的思索。什么是兒童詩?有一天,當(dāng)我們重新面對這個問題時,一定既會感到它的明白和清晰,也會感到它的豐富和言說不盡。 文中談到的有些觀點,如“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寫詩,但是涉及到重大題材或者哲學(xué)意蘊的思考,小朋友們就不太容易完成”等,似乎也留下了可供進一步探討與思考的空間。我以為這也是這篇文章的價值之一。

——方衛(wèi)平

1、什么是兒童詩?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哪些?

兒童詩有這樣幾類:一類是小孩寫的好的兒童詩;一類是視野更開闊的成人作家、成人詩人寫的兒童詩;還有一類兒童詩是優(yōu)秀的古典詩歌,比如駱賓王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

當(dāng)代的中國優(yōu)秀兒童詩人有一大批,比如金波先生、張秋生、柯巖、袁鷹、田地、邵燕祥、阮章競等等。在我們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獎評選過程中,兒童詩是其中一個重要門類,獲獎的兒童詩人很多。我的一首詩《我想》獲過首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獎,這首詩還進入語文教材,孩子們也仿寫了很多,有的仿寫非常有詩意。

金波先生曾在他的《兒童詩創(chuàng)作札記》寫道:“我希望兒童詩能在感情上給孩子們帶來營養(yǎng),使他們獲得心靈的健美、思想的閃光,兒童詩應(yīng)該能讓孩子們從小在美的享受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猶如雪花在不知不覺中融化于土地,變成絢麗的色彩。”這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著作頗豐的兒童詩泰斗級的詩人對兒童詩的特別中肯的評價。金波先生主要創(chuàng)作兒童詩,也寫童話、散文、兒童歌曲。他的兒童詩曾多次獲獎,他有一首詩叫《掛鑰匙的孩子》,以一個雙職工家庭的孩子的口吻,講述爸爸媽媽都上班了,他脖子上掛著鑰匙獨自上學(xué),他說:“我還是很驕傲的,我脖子上掛的不是鑰匙,是生活對我的一枚獎?wù)??!边@是在那個時代一個兒童詩人對孩子、生活,尤其是特殊環(huán)境下孩子們生活的一種觀察,非常細膩。

還有柯巖的兒童詩,充滿著游戲色彩和戲劇精神,她的《小兵的故事》《帽子的秘密》把20世紀50年代的兒童生活傳達得非常生動、幽默、風(fēng)趣,值得我們研究兒童詩的和喜歡兒童詩的朋友們重溫。

2、詩歌的閱讀對于孩子的意義。

詩歌和小說、散文、報告文學(xué)相比,最大的特點是音樂感和格律性。比如古典兒童詩,如果讓小孩子直接學(xué)習(xí)像《岳陽樓記》一樣的文言文,肯定會有閱讀障礙,但是一首《詠鵝》可以讓小朋友在很短的時間里記住、背誦,這是詩歌和其他文學(xué)體裁重要的區(qū)別所在。

我記得曾經(jīng)聽過葉嘉瑩先生講關(guān)于詩歌的課,她把自己在國外和幼兒園的小朋友談詩的故事告訴我們,首先葉先生把“詩”做了兩個字的拆寫,她是用中國最早的古文字書寫這個“詩”字:一個是言文心聲的“言”,是心底流出的聲音;一個是寺廟的“寺”,是很神圣的地方。所以,詩是要傳達你心里的聲音,并且?guī)в星f嚴的氣氛。

古代一直很注重詩教,反復(fù)說“詩言志”,因此詩歌在人類文明史上一直處于領(lǐng)先的地位。所以,讓孩子們從小接觸詩,第一,可以讓他知道語言的豐富性和美感;第二,通過韻律可以加深記憶;第三,詩歌的想象、聯(lián)想和特殊的句式結(jié)構(gòu)對孩子的語言才能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讓小朋友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和詩交上朋友,和古今中外好的兒童詩交上朋友,對他未來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會有特殊的幫助。

3、用什么標準給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選購詩歌類的圖書?

我曾經(jīng)寫過一組詩叫《在文學(xué)的殿堂》,其中有一首《孩子和詩》:“我和孩子談詩,/她的眼睛/紫葡萄般放光,/笑聲,瀉出她的/漏風(fēng)的牙齒。/于是,我知道了/孩子們愛詩!//是的,春雨是濕的/露珠是濕的/大森林的故事是詩的;/牛奶是濕的/汽水是濕的/奶奶的童話是詩的。//孩子和詩的感情/就這樣奇妙地交織。/詩,融入她的血液,/讓金色的童年/充盈著天真和機智……”

“讓金色的童年充盈著天真和機智”是我對孩子和詩的一種總結(jié),所以給孩子們買一些什么樣的書?詩,尤其是優(yōu)秀的兒童詩人的書,比如曾經(jīng)獲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獎的,像田地的《我愛我的祖國》、金波的《春的消息》《在我和你之間》《林中月夜》《我們?nèi)タ春!贰⒎l(fā)稼先生的《小娃娃的歌》、申愛萍的《再給陌生的父親》、徐魯?shù)摹段覀冞@個年紀的夢》、劉丙鈞的《綠螞蟻》、薛衛(wèi)民的《為一片綠葉而歌》、王宜振的《笛王的故事》、王立春的《騎扁馬的扁人》和《夢的門》、張曉楠《葉子是樹的羽毛》、蕭萍的《狂歡節(jié),女王一歲了》、任溶溶的《我成了隱身人》、安武林的《月光下的蟈蟈》等。在我自己的兒童詩集中,我很喜歡湖北長江少兒社出版的《我喜歡你,狐貍》,有將近100首詩,把我的主要代表作都選進去了。如果家長能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這樣的詩集,會幫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詩歌。

4、都說孩子是天生的詩人,老師和家長如何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詩性?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一批年輕的孩子詩人。比如一個叫任寰的小姑娘寫的《如果》,說她要發(fā)明一種褲子,如果媽媽打她屁股,褲子會刺到她的手。有個叫閻妮的小姑娘寫了一首《鼠年·致老鼠》,說要給老鼠介紹個朋友,名字叫貓,很調(diào)皮很有意思。還有的小朋友給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了詩,30多年前這些出自孩子們筆下的詩讓成年詩人很驚喜。而桂林有個叫卜鏑的小男孩畫了很多兒童畫,柯巖專門為他的兒童畫配詩,也成為那個時代一種特殊的風(fēng)景。

現(xiàn)在,因為寫作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善,詩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抓得比較好,也有寫得非常不錯的一些詩。比如一個叫陳科全的小朋友寫了一首《眼睛》:“我的眼睛很大很大/裝得下高山/裝得下大海/裝得下藍天/裝得下整個世界//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時遇到心事/就連兩行淚/也裝不下?!?/p>

一大一小的比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把小孩子的胸懷由大及小那種詩的感覺傳達出來了。還有一個小朋友朱爾寫的一首詩叫《挑媽媽》:“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jīng)在你肚子里。”

這首詩很幽默,一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跟媽媽用開玩笑的口吻說“挑媽媽”,孩子對母親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還有一個小朋友叫姜二嫚,寫了一首《光》:“晚上/我打著手電筒散步/累了就拿它當(dāng)拐杖/我拄著一束光。”

“拄著一束光”是很有詩意的,侯寶林的相聲也有這樣一段,講兩個人把手電筒的光當(dāng)作梯子看誰敢往上爬,而姜二嫚這首小詩就更單純、更輕松。她另外一首小詩《燈》只有兩行,一行是四個字“燈把黑夜”,下一行是五個字“燙了一個洞”,寫得很好。

所以說是孩子的天性讓他對世界的感知有一種原始的、童真的視角,他有時候脫口而出的話就有濃濃的詩意。比如我女兒3歲的時候,看到我愛人在做飯,就念念有詞地說:“媽媽在廚房里給韭菜洗頭發(fā),給蘿卜洗臉。”這就是富有詩意的句子。還有一個臺灣的孩子寫了一首類似于《燈》的小詩,第一行是“一個雞蛋破了”,下面是“一個太陽流出來了”,非常形象生動。這就是孩子們和詩的一種先天的親和力和特殊的淵源,爸爸媽媽和老師要多關(guān)注引導(dǎo),多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和動物、植物溝通互動,幫他們記錄下來,很多不經(jīng)意的美好的詩句就會油然而生。

5、孩子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和作家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有什么區(qū)別?

成人的詩和孩子的詩之間的區(qū)別就像兒童畫和成人畫,我們看兒童畫非??蓯郏莾和嬙俸?,和大師們的畫相比還是不一樣的。兒童詩也一樣,成人給孩子寫的詩有不同的社會、自然、學(xué)術(shù)和哲學(xué)背景,這都是孩子們的詩不具備的,比如金波先生有一首詩叫《信》:“替雛鳥給媽媽寫,/讓媽媽快回巢,/天色已近黃昏。//替大海給小船寫,/快去航海吧,/海面上風(fēng)平浪靜。//替云給云寫,/愿變成綿綿的春雨;/替樹給樹寫,/愿變成無邊的森林?!?/p>

這首詩的意象很繁復(fù),讓孩子寫有一定難度。還有金波先生的《掛鑰匙的孩子》,他把孩子脖子上掛的鑰匙比作生活的勛章,這是孩子感悟不到的,而是成年詩人提煉升華的一種詩的意境。

另外,成人的兒童詩會有很多哲學(xué)背景。比如我曾經(jīng)寫過一首兒童詩叫《一分錢詠嘆調(diào)》,因為當(dāng)時有首歌非常有名:“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钡堑鹊轿覍戇@首詩的時候,一分錢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了,所以我是這樣寫的:“當(dāng)媽媽還是/布娃娃的媽媽時/她就唱著這支歌子/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雖然我知道/媽媽從沒有撿到過錢/哪怕是不起眼的一分錢/可是我在馬路邊/真的撿到一分錢/一張黃色的小紙片/像一只迷路的黃蝴蝶/伏在路邊,可憐又疲倦/我剛要撿起它/媽媽像觸電般地喊/臟死了,快扔掉/你不怕細菌傳染/親愛的媽媽發(fā)火了/為的是馬路邊上的一分錢/哎,一分錢/黃蝴蝶樣的一分錢/落葉般孤單的一分錢/沒有人需要它/沒有人撿起它/連收廢品的老頭/都不愿意瞧它一眼/然而,我仍然唱著/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我的歌聲里/飄動著那張/暮色里的紙片……”這是我觀察到的生活現(xiàn)象,詩里寫到了兩個時代,一個是媽媽的時代撿錢的情況,一個是現(xiàn)在的時代,這種巨大的反差是一個成人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觸動。

還有很多優(yōu)秀的成人詩人,比如蕭萍的《狂歡節(jié),女王一歲了》寫到了現(xiàn)在的一種兒童觀,王立春的兒童詩寫了很多跟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特殊情懷,都是小孩子們完成不了的一種詩的技術(shù)和境界。所以,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寫詩,但是涉及到重大題材或者哲學(xué)意蘊的思考,小朋友們就不太容易完成。

6、對于學(xué)齡前的幼兒,最好用什么方式對詩歌類的讀物進行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的方式,肯定是一塊讀、一塊念。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散文,寫到我小時候經(jīng)歷的親子共讀。小時候因為我奶奶沒有文化,不識字,但是她對文化的渴求非常強烈,就經(jīng)常叫我叔叔給她讀《林海雪原》,所以在我小學(xué)一二年級,甚至沒上學(xué)的時候,就已經(jīng)超前地享受了親子共讀。我覺得最后使我走上文學(xué)之路,這是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功勞在里面。

如果在孩子不認字的時候,爸爸媽媽能夠把這些螞蟻一樣的文字后面所包含的色彩、音調(diào)、意境傳遞給小朋友,這對他的成長將是莫大的幸運。當(dāng)然現(xiàn)在有辨識度更高的圖畫書,是孩子們的好伙伴,很多兒童詩都變成了圖畫書,比如我當(dāng)年寫的兒童詩《布谷鳥的心愿》和《小河里的草帽》。在親子共讀的時候,這樣的作品就是雙重的享受,一個是語言,詩的語言的享受,一個是色彩、構(gòu)圖,藝術(shù)的享受。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把親子共讀放到日程安排上,給你的小不點讀一些童話和睡前故事,這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7、有的孩子不喜歡閱讀,只想玩手機、看電視,如何改善家庭的閱讀環(huán)境?

這個建議方法就是四個字:以身作則。要讓孩子愛讀書愛閱讀,爸爸媽媽首先要有閱讀的榜樣,自己愛讀書,讀紙質(zhì)的書,而不是長時間地看手機和電腦。把和孩子的互動交流置之腦后,這是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一大忌諱。爸爸媽媽要把閱讀當(dāng)成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讀好書、讀經(jīng)典,好書可以不厭百回讀,這樣你的小寶寶就會下意識地模仿你,哪怕他把書倒著看,他也覺得這是自己在向爸爸媽媽學(xué)習(xí)。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記住以身作則。

8、有的家長感覺童詩很淺顯,或者不懂童詩后面的深意,有什么好的建議?

中國古代對詩有四個字,叫“詩無達詁”,意思是詩的含義很多,沒有一種盡善盡美的解釋,這就是詩意的高妙和幽遠深邃的境界之所在。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發(fā)現(xiàn)詩歌淺顯背后所包含的厚重。比如金波老師那首詩《信》看起來很淺顯,但是淺顯的背后是詩人把孩子的思想升華到與萬物溝通的境界,事實上小孩子不可能替雛鳥給鳥媽媽寫信,但是他寫到了,因為希望鳥媽媽快回來,小鳥餓了?!疤嬖平o云寫”在生活中也是不可能的,但是詩人想象到了,表達出一種濃濃的愛和歡樂。如果沒有讀到這些文字背后更深廣的意義,說明你沒有理解得太透徹,如果理解透徹了,你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詩的詩意是回味無窮的。

《詩論》的作者詩人艾青曾說過:“詩是人類向未來所寄發(fā)的信息,詩給人類以朝向理想的勇氣。人類語言不滅絕,詩不滅絕。”法蘭西的偉大作家雨果也說過:“在原始時代,當(dāng)人在一個剛剛形成的世界中覺醒過來時,詩也隨之覺醒了,他的思想如同他的生活一樣,像天空的云彩隨風(fēng)飄蕩、追風(fēng)變幻,這就是最初的人,也是最初的詩人,他年輕、富有激情,祈禱是他全部的宗教,頌歌是他僅有的樂章?!倍砹_斯重要的批評家別林斯基也曾說過:“詩是嬰兒天真浪漫的微笑,詩是美麗少女臉頰上羞怯的紅暈,詩是精力彌滿的青年人熱情的眼光,詩是成年人凝練、鎮(zhèn)靜的力量,是老年人衰弱眼睛所發(fā)出的寧靜的光輝,詩是在稀有瞬間出乎意外地降臨在我們身上的生活的勝利,生活的幸福。”我覺得這幾段話也適合兒童詩。所以,如果說詩是人類精神天空中最亮的那道閃電,那么兒童詩就是若干閃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引經(jīng)據(jù)典,可以看到,如果父母對詩的理解過于淺顯、字面化,就說明你的修養(yǎng)不夠,要加深詩歌的修養(yǎng)。

9、以作品為例,談一談怎么用“兒童眼”觀察生活。

“兒童眼”,用我們專業(yè)的話來說就是“兒童視角”。我當(dāng)年寫兒童詩,或者以一個小男孩的身份來講自己的童年故事,或者是小女孩的視角,因為我看到我女兒的歡笑、奔跑都覺得很有詩意,這時我會迅速地轉(zhuǎn)變成兒童視角,這是兒童文學(xué)作家一種特殊的才能。別林斯基曾說:“兒童文學(xué)作家是生就的,而不是造就的?!庇幸恍┏扇说拇笞骷乙步o孩子寫作,有的寫得很好很成功,比如作家張煒的《尋找魚王》、詩人趙麗宏的《童年河》和童詩集《天空》。但這樣的例子不是很多,很多優(yōu)秀的成人作家由于不具備“兒童視角”和“兒童眼”,寫著寫著就把他的讀者忘了,變成了他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

每一個兒童文學(xué)作家都要切記,這部作品是給幾歲的孩子寫的。越小的孩子,年齡段的區(qū)分越細,他的視角的把握越要精密。“兒童眼”“兒童視角”是對兒童心理學(xué)、生理學(xué)研究之后,所具備的最起碼的寫作的要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很難寫出非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xué)作品。

比如我寫過一首兒童詩叫《懶的辯護》:“我最不愿意洗碗,/媽媽說我手懶;/我頂害怕珠算,/爸爸說我心懶。/可是他們不明白,/懶,是一切發(fā)明之源。/為了當(dāng)名發(fā)明家,/我才故意這般懶!/懶得挑水的人,/發(fā)明了自來水管;/懶得點蠟燭的人,/發(fā)明了電燈電線。/懶得爬樓梯的人,/把電梯裝進高樓;/懶得扇扇子的人,/叫電扇不停地旋轉(zhuǎn)。/肯定是最怕洗衣服的人,/才使得洗衣機來到世間;/最懶得邁步的人,發(fā)明了汽車、火車和輪船……/我拿懶的種種好處,/向親愛的爸爸申辯。/他卻用勤快的巴掌,/將我的屁股磨練!/看來,懶并不受人歡迎,/至少在我的家庭里面。/也許我的理解有點偏差,/朋友,你可有正確的答案?”

這首詩是逆向思維,講一個小男孩總把懶當(dāng)作重要的理由,兒童視角躍然而出,而且小朋友們可能會在這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到慚愧之后還得到一種啟發(fā)——一個人要想做成事情,絕不是懶,而是兩個字“勤奮”。正話反說,是一種詩的反諷的藝術(shù),是我寫作時用的一種手法。

10、《小豬波波飛》運用了很多詩的表達,詩和童話怎么結(jié)合比較好?

《小豬波波飛》當(dāng)時發(fā)在《幼兒畫報》上,連續(xù)兩年,第一輯的12本寫的是小豬和大自然的故事,第二輯是小豬波波飛得了小朋友常見的病。后來法國達高公司買了版權(quán)拍成動畫片,當(dāng)年安徒生獎的評委會主席亞當(dāng)娜也給予《小豬波波飛》盛贊,在2013年博洛尼亞書展上,她特意朗誦了其中的一本《帳篷小豬》。我寫《小豬波波飛》時會用童謠體表達,非常有利于親子共讀,因為往往一讀孩子馬上就記住了,這也是我們兒童詩人寫作的一個強項。

還有古詩小童話,是我們幾個作家當(dāng)時在《幼兒畫報》合作的一個欄目,因為孩子讀古詩有難度,我們就把很多進入教材的優(yōu)秀古詩寫成童話,拓寬孩子的閱讀視野。由此可見,詩和童話組合是可以無縫對接的。

我曾經(jīng)做過三首童話長詩的嘗試:《飛龍記》是借助張僧繇的畫,以少年時期的友誼作為故事的支撐點;《琵琶甲蟲》寫的是大沙漠里一個小甲蟲尋找生命歸宿的故事;《鴿子樹的傳說》則是從《聊齋》生發(fā)出來的。我之前做過中國童話長詩的研究,比如阮章競的《馬猴祖先的故事》《金色的海螺》、熊塞聲的《馬蓮花》、馬蕭蕭的長詩《石牌坊的傳說》《翠笛引》,他們都是從民間故事找到了寫作的靈感,我也是在前人的基礎(chǔ)上做了這種嘗試,把童話中奇幻的想象力融入到詩歌美好的意境、空靈的韻味之中,再加上語言的搭建、組合和構(gòu)造,后來福建少兒社把這三本書分別出了單行本。

所以從閱讀的角度來講,童話是孩子最喜歡的,一般小孩子不那么喜歡詩,因為閱讀起來太簡單直白,字數(shù)少,也沒什么故事,但是如果把童話和詩組合在一起,爸爸媽媽就有了相對長的閱讀的時間,孩子也有相對寬的閱讀理解的范圍。因此,童話長詩是讓孩子進入詩歌的一個特別好的引領(lǐng)渠道。

11、孩子是否需要讀翻譯成中文的外文詩?

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因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詩從本質(zhì)是不能譯的,但是如果有一個優(yōu)秀的翻譯家,他本身又懂詩,像任溶溶一樣,翻譯的外國詩歌就非常好看。比如屠岸先生,他也是大師級的詩人,20多歲時就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我印象特別深的兩句是:“四十個冬天圍攻你的額角,在美的領(lǐng)域掘深溝淺槽。”

把40歲的皺紋說成“掘深溝淺槽”,這是莎士比亞語言的妙處,屠岸先生在20多歲的時候就進行了很精妙的翻譯和解讀。屠岸先生還翻譯了史蒂文森的《一個孩子的詩園》,我很早就看過史蒂文森的小說《金銀島》,但是不知道他寫詩,后來經(jīng)過屠岸先生的翻譯,我才知道這位兒童文學(xué)作家很了不起,對我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很有幫助。所以古今中外的兒童詩只要是經(jīng)典的、優(yōu)秀的,都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推薦給自己的小朋友,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

12、以《一根狗毛一首詩》為例,談?wù)勲[藏在生活中的詩意。

《一根狗毛一首詩》是我寫寵物犬大咖的一本詩集。大咖是出生在我們家的一只拉布拉多犬,它給我的歡樂非常多,其中最大的貢獻是這本詩集《一根狗毛一首詩》。我對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用它的視角寫它和人類的關(guān)系,和小動物們,和它的朋友小白、法斗,和它媽媽小新的關(guān)系,我用的手法是“動物眼”,實際上就是狗的視角,讓我對大自然和生命有了更多的認知和了解。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如果你對生活懷有感恩和熱愛,對自然界的生命有關(guān)懷和細致的體察,詩就會產(chǎn)生了。希望小朋友們可以和小動物交朋友,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熱愛自然、投身自然,詩就這樣會不知不覺地來到你的身邊,就像我這本詩集《一根狗毛一首詩》一樣。我最后想說的一句話是,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個詩的靈魂,我們要呵護它、培養(yǎng)它,讓這個靈魂變得深邃而強壯,從而能夠從容應(yīng)對不期而遇和自然而然的成長中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