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詩刊》2022年1月號下半月刊|福建青年詩人小輯
來源:《詩刊》2022年1月號下半月刊 |   2022年02月10日08:19

 

東山島

馬錦繡

這是蔚藍海岸,天空之鏡

蝴蝶狀的版圖賦予蝶島翩翩起舞

這是神靈庇護之城

反復(fù)被春風撫摸的美麗富饒之鄉(xiāng)

“綠色長城”木麻黃生長的枝葉

銘記谷文昌書記帶領(lǐng)民眾

治理風沙植樹造林的奉獻精神

風起浪涌,每個時代,大寫的人

總會乘風破浪,立在潮頭“我思故我在”

在東山島上,大海用海納百川的情懷

提筆落款,一首詩歌打開白云悠悠的夢想

風動石寫滿明月的祈辭

海峽——填平人間的溝渠

浪花時刻刷新生活的背景

 

見素抱樸初溪村

林忠成

“微風和眾草,大葉長圓陰”

初溪村流水潺潺

蒼虬古木直插云霄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行走在石砌小路上

一股浩大的寧靜讓人忘記一切紅塵紛擾

在這里,可聽到魚兒在溪里的竊語

孩子們赤著腳在草地上追趕

老人們在青石板上守望往昔歲月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在這里,時間仿佛緩慢下來

一切都是漫不經(jīng)心的

彌漫著古典主義生活氣息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這是個適宜治療內(nèi)心創(chuàng)傷的桃花源

 

具有602年歷史的集慶樓

建于明朝永樂年間

是村里最古老的一座樓

整座樓沒有使用一枚鐵釘

所有的樓梯、門窗、走廊

都由能工巧匠用木頭之間的榫卯拼接而成

 

初溪土樓群位于海拔500米的山坡上

群山環(huán)抱,層層梯田延伸而上

溪邊的鵝卵石極具原始、野性的特色

厚重、粗礪、渾厚

充分體現(xiàn)老莊哲學(xué)“大巧若拙”的原初美

這種渾厚之石與龐大的土樓、廣袤的原野

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是道法自然的選擇

它的見素抱樸直接來自于大地

 

汀州古街

郭義清

把心輕輕擠進窄小的古巷

生怕擾亂了唐宋的風

生怕擾亂了茶樓上

店小二吆喝的腳步

 

商鋪在秋夜里林立

季節(jié)的風

把淋漓物品

浸染成秋天的顏色

裝扮著古街的繁華

 

品著燈火和夜色

等不及汀州府的好茶

古街的米酒

就把思緒變得迷離

 

屋檐下,依舊掛著斑駁的夜色

此刻,分明看見一個女子

輕舞著唐代的竹燈

飄過迷茫的眼簾

 

而我們,立在茶樓

急急地把心探出窗外

期待著燈火闌珊處

那個女子

抑或并不是一個

傾城的驀然回首

 

“曾厝里”的堅守

藍雨

正午,溫和的陽光正從海面升起

一座歐式建筑,把我們一級級地往上牽引

它似一座光明之城:自足,安逸,屹立于村莊之上

 

藤蔓布滿石頭階梯,憨實的土墻映照著過往

一把生銹的鐵鎖鎖住了木門

它以一種仁慈的面容,滲入緩慢、簡樸的時光

 

“曾厝里”,耷拉著的門牌,我把它扶正

它留下的不只是一座空城,更是上個世紀的輪廓

由外向內(nèi)。有石頭的堅守

 

在靈水村閑坐一整天

葉燕蘭

有時我們出神于一只肥碩的老貓

瞇縫著眼打量,也隨意進出

那些出磚入石的古大厝

 

打盹時,有意從窄小的院門

堵住了時間

和主人今日的去路

 

有時我們也是一棟閩南建筑本身

陽光閃耀,如一把鏨子

于細微處雕出

許多需要用心辨認的花紋

 

以隱形的腳移步,但不比靜止的事物

走得更快,或者更慢

 

有時我們竟是失落的方言本身

摘下闊檐帽,向童年的狗尾草致敬

收起黑口罩,收掉多余的遮陽傘

 

對遞來茶水的僑胞后裔,報以甜柔的微笑

像不加修飾。露出

故土長至身上的破綻

 

閩清十行

陳俊杰

在閩清江濱生態(tài)公園棧廊

一路行停,并指點山水

 

還談到詩書,禮樂,以及

溪邊草圃上共棲的白鷺與水牛

 

期間,對岸火車多次鳴笛而過

這讓我想起那個梅開,香溢兩岸

 

縣志上還未有“閩清”字眼的年代

百姓們寫長信,以車馬為快,日子為慢

 

又固執(zhí)地偏愛著,那些名字里

帶有“梅”字的女人

 

崇武聽海

浪行天下

在崇武海,搬運著波浪的人

一定,身披著森嚴鎧甲

萬道鱗光,閃爍著刀槍劍戟的響動

從海面上,不時傳來

演兵時一陣陣的吶喊聲濤

 

那些城垛,定是模仿了

戚家軍的站姿,嚴肅齊整

不發(fā)一言。倘不是旁邊的

古榕樹,不時發(fā)出嘩啦啦的聲音

我定以為,時光凝佇成的——

是六百多年前,海面初升的月亮

也是六百多年后,古城墻隙中

開出的,那朵不知名的小花

 

只有在夜晚,借助月亮的望遠鏡

可以撩開歲月的風云

看得見那個一臉肅穆的人,深情地

凝望著崇武海。當天邊的晨星

 

倭寇般,悄然無聲隱遁時

我聽見無數(shù)的馬蹄

踏著波浪,朝著晨曦的方向遠遠追去

 

站在濉溪畔

唐朝白云

站在濉溪畔,一個人

與站在山頂上、樹陰中或屋檐下一樣

可以同一株蘆葦白頭偕老

也可以同一只螞蟻或一群魚蝦

挑起一場戰(zhàn)爭。一個人

站在濉溪畔,就像咚咚的心跳

被一行深淺不一的腳印篡改為一聲嘆息

就像時間,被時針和分針裁剪為落日

被分針和秒針,裁剪為陰晴圓缺的故事

站在濉溪畔,一個人

風是背景,鳥鳴、雨水和星光

也是不可或缺的背景

此時,是春天還是冬天無關(guān)緊要

是黃昏還是黎明無關(guān)緊要

重要的是:站在濉溪畔

一個人內(nèi)心的流水,能否

懷抱天光云影,潺潺地匯入濉溪

 

爐火煮茶

張平

桐木關(guān)的空氣依然濕潤

透過窗外

爐火暗示十二月

隱匿的雪很快降臨

不知為什么,這個月份

他喜歡偎依爐子

咕嚕咕嚕的聲音像來自山谷

茶水回蕩

像總不愿那么快翻過一頁

像過了秋天,聽不到揉捻機震動

總覺得缺少什么

沒事兒他也到廠房摸摸那些機器

就像對老朋友

總要說上幾句

他的姑娘有時哼上幾句采茶歌

這讓他想不到,季節(jié)的溫度

保存的那么好

木屋已靜,這一頁終將翻過去

新桃也要換舊符

日子也就是這樣

當然他還是希望緩慢

漫步的影子,等一場武夷雪刷新

一個認知的世界

 

梅口埠

吳衍連

有些輝煌無需探尋

溪流、香樟樹、殘垣斷壁

它們是無言的文字

 

陸家巷、葉家巷、范家巷......

一個家族一條石敢

結(jié)集成十八條石敢

 

在一束光里我穿越八百年

在川流不息的埠里碼頭

目光鎖定裝滿食鹽、布匹的帆船

鎖定載滿大豆、茶葉、筍干的帆船

目送它們在燈火通明的水埠口出發(fā)

伴著嚕嚕的水聲和喃喃的童謠

消失在我幽憂的夢境里

 

這里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被歷史定格

金鏡世家招徠我的姐妹

她眉心的那顆痣依然清晰

麥芽糖鋪的掌柜

他心里的甜蜜傳遞給一波又一波孩童

火燒餅鋪,店小二的吆喝聲

忙碌的身影至今依然

巡檢司官府前目睹捕盜官的嚴威

盜賊、盤查、要沖、稅賦

留在宋元明清的遺制里

 

時間漫過腳踝

我沐浴在秦漢的明月里

香樟茂盛,格桑花沿途彌漫

它們都粘貼有唐詩宋詞的韻腳

 

愛在水云間

——獻給媽祖和以海為生的人

楚鷹

1

眼睛被星光點燃的人,裹著傾斜的夜色出海。

他們從水中取出希望

又在幻象中掩埋水。那恐懼

像心底一根取不出的針

有時銹跡斑斑,有時寒氣逼人。

2

人和魚有著相同的深淵

有著提心吊膽的一生。海水之下

醒著的魂靈把年輕的軀體高高舉起

像供奉人間祭品,又像獲勝的獎賞

在寸草不生的鹽堿地上

人與海,始終無法生死同握。

3

蒼茫界外,水波如鏡環(huán)繞湄嶼

神光閃現(xiàn),群鳥歡歌

異香自天上來。

沒有啼哭的出世

是人間苦難已被大海盛滿,還是

神靈與人的一次無聲契約?

4

石壁天書打開幽暗封?。?/p>

鐵馬為騎,乘席渡海。

而我,不是唯一被紅燈照亮的人

更多航海人從迷霧中看見焚屋的火光,引航的燈塔

無數(shù)贊頌的合唱如旗幟一般

從背后升起。

5

船只靠岸,萬物歡欣

祥風從海上來。

不測風云從此被一面銅符覆蓋

受難的人群有著歡樂的結(jié)局

生命的渡口閃耀黃金的光芒

6

您登臨高處,接受上天的邀請。

冊封不斷疊加,眾生掏出贊美

二十八歲的身體被筑成五千座廟宇。

神跡熏染,人間善念

從體內(nèi)往外生長。

7

立德,行善。

朝圣的人們背負年輕的使命返程。

島上旗幡拂動

這人間大愛,盡收眼底。

樸樹下

——一個村莊的乳名

藍朝金

樸樹下,一個容易遺忘的村莊

我一次次把它寫在紙上

可是紙?zhí)p,容易吹走

好在風,張口就來,一次次告訴我

 

樸樹下,我的孩子不知道

沒有構(gòu)成他任何記憶

只好寫在詩里,可以告訴他

父親遲早會埋在這個地方

相信那時候,他就忘不了了

 

這個地方,以后很少人來

樸樹下,這三個字,多像三個人

三個孤獨的男人,孤獨地

舉著酒杯,數(shù)著樹上掉下的果子

一個一個,砸在月亮的泥土之上

 

牛山守塔人

高云

這一陣浪濤只是一個片段

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大海的暢想

這一簇潮汐只是藍與白的交匯

抒寫著纏綿情愛的短箋

而一個守塔人的笑容和寂寞

卻是臨近海天的一雙眼睛和耳朵

 

聆聽立春與秋分之間的聲音

臺灣海峽碧海連天

濃霧中涵育一種淡定的情懷

暮色里護守海燕翔舞的安寧

日復(fù)一日地直面風浪

年復(fù)一年地護衛(wèi)適航狀態(tài)

 

手執(zhí)這盞風雨無阻的燈塔

照亮冷峻與洶涌的縫隙

這是一臉安詳?shù)男θ?/p>

恰似太陽一身的光芒和溫暖

這炬追尋著歲月與夢想的煙火

永遠報送著兩岸的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