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讀“紅樓”,話“冰床”
來源:北京晚報 | 周嶺  2022年02月14日08:14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提到了大觀園里的一個物件,叫“冰床”。說起“冰床”,近年間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倒退到“紅樓夢時代”,“冰床”著實風光過很長時間。雖然《紅樓夢》問世于清代的乾隆年間,但這“紅樓夢時代”指的不僅僅是清代的中前期,而應該是“無朝代年紀可考”的古代。

那么,古代的“冰床”是個什么東西呢?顧名思義,就是可置于冰上的形似“床”的一個器具。既然置于冰上,那一定是在北方的冬天所用。這個“冰床”的“床”,頗有古意,如《說文解字》所說,“安身之坐者”,是用來坐的。置于冰上供人乘坐,顯然是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

“冰床”的形制,明代的宦官學者劉若愚在他的宮廷史著作《酌中志》中說:“至冬冰凍,可拖床,以木板上加交床或藁薦,一人前引繩,可拉二三人,行冰如飛?!边@“交床”又名“胡床”,并不是可供睡臥的床具,它類似于現在的馬扎兒;“藁薦”就是草墊子。清初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說得更清楚:“寒冬冰凍,以木作床,下鑲鋼條,一人在前引繩,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飛?!边@“下鑲鋼條”很重要,鋼條堅硬,接觸冰面的部分極窄,可最大限度地減小摩擦力。

明、清兩代的都城都在北京,因此每到冬天,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在一派銀裝素裹之中坐著“冰床”,賞味琉璃世界的光景,那份愜意,遠非南國可比。劉若愚說:“明世宗嘉靖三年正月十六,皇太子自宮中往見,即絕河冰坐拖床而過?!鼻宕牡酆髠兏鼰嶂杂凇氨病绷?。當然,御用的“冰床”要講究得多,不僅裝飾華美,還配有保暖的氈幄。據記載,王公大臣“有恩命者”也可以在西苑門內乘坐專用的“冰床”前往面圣。

一般百姓玩“冰床”則要受諸多限制,皇城及周邊水域都是禁地,所以護城河、通惠河就成了平民們的樂園。有的自備“冰床”嬉戲玩耍;有的雇用“冰床”往來代步;更有好事者連接起多個“冰床”,鋪設毛氈皮具,擺開食盒酒盞,轟飲于冰凌之中。

乘坐“冰床”誠美事也,但拉“冰床”就是個苦差事了。入冬以后,河凍了,船夫們無工可做,只能靠拉“冰床”糊口。拉“冰床”的行頭是“韋衣韋褲”,多是未經熟制的生羊皮,等客時披著御寒,上客時鋪開墊座。腳下為了防滑,要套上翻毛的鞋套??腿酥?,有趕路的,有游玩的,無不連聲催快。尤其是常有帶著賭頭的“老炮兒”,為了自證“冰床”之快,從東便門過二閘去通州買上大順齋的糖火燒,賭的是回城下了“冰床”,掏出的火燒還有余溫。

在大觀園里拉“冰床”,雖不至于如此辛苦,但大冬天在冰面上當這份差也不可能是個樂事。尤其大觀園平日不準男性入內,所有粗活重活都由婆子們承擔。難得寶釵想到了,她說:這些媽媽們,“她們雖不料理這些,卻日夜也是在園中照看當差之人。關門閉戶,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們出入,抬轎子、撐船、拉冰床。一應粗糙活計,都是她們的差使”。

試想,用事的婆子們聽到這一番話,誰不夸贊這位體恤下情的寶姑娘呢?尤其是,“她們雖不料理這些”,這句話的由來,是因為大觀園的改革方案出臺,承包竹筍、稻田、花卉、香草的婆子們有利可圖,而“不料理這些”的婆子們,也應該分一些

改革紅利才算妥當。

讀到此處,我們不由得感慨,如果大觀園的改革一直由探春、寶釵、李紈這三駕馬車做頂層設計,婆子們在大雪天里拉著“冰床”迎送姑娘們進進出出,心里也是熱乎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