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17篇作品獲首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
來源:澎湃新聞 | 高丹  2022年03月06日09:45
關鍵詞:科幻文學獎

近日,首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從近3萬篇投稿作品中,選出17篇獲獎作品。

據了解,首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聯(lián)絡部指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深圳市委員會、深圳市福田區(qū)委宣傳部共同主辦,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深圳市文聯(lián)創(chuàng)研部、深圳市作家協(xié)會、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深圳市福田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騰訊青少年科技學習中心協(xié)辦。

首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于2021年5月啟動,并面向全國青少年征集科幻作品。獎項啟動后,主辦方組織專家面向全國青少年,開展了多場科幻閱讀推廣和科幻寫作活動,先后邀請王晉康、吳巖、星河、陳楸帆、飛氘、姜振宇、劉洋、何明瀚等科幻作家與青少年讀者進行交流。

經過5個月的征稿,組委會收到全國來稿近3萬篇。從截稿之日起,組委會組織工作人員對來稿進行整理,并對稿件進行初評和復評,評議出205篇作品入圍終評。之后由終評專家評議,最終評選出17篇獲獎作品。終評專家評委會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聯(lián)部主任彭學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劉國輝、《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科幻作家吳巖、科幻世界雜志社副總編姚海軍、科幻作家韓松、科幻作家星河、文學評論家崔昕平組成。

首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特等獎空缺,產生長篇小說組一等獎2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中短篇小說組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一、二、三等獎的獎金分別為稅前5萬元、2萬元、1萬元,所有獲獎作品都將獲得組委會頒發(fā)的證書。

獲得一等獎的是《燈塔》(彭林芳著)、《石碑》(王藝博著)、《母神回唱》(宋雨亭著),獲得二等獎的是《白色星星》(孫夢陽著) 、《試驗品家庭》(戴晨陽著)、《夏娃失格》(莫懷依著)、《蜂巢》(謝開妍著),獲得三等獎的是《星溯時光》(馬凌宇著)、《莫比烏斯的盡頭》(俞天一著)、《星元歷》(楊昊宇著)、《忒修斯》(于思齊著)、《勿朽》(繆林翔著)、《夏日永恒》(徐西嶺著)、《遠航日記》(岑葉明著)、《聯(lián)合世界軼事》(李楚涵著)、《人格共同體》(劉嶼希著)、《人類文明的黃昏》(呂珈瑤著)。

這些獲獎作品的題材,涉及時空穿梭、疫情危機、平行世界、外星文明入侵、人體機械改造、未來社會結構等科幻文學主題。組委會認為,其中很多作品不乏對于人類文明發(fā)展歷程的思想洞見,側重于探討人類未來世界的多面性,如關于人類生命進化、文明守護與愛,關于人類整體命運與生命個體之間的價值,關于在未來世界何為生命和怎樣生存,關于未來世界人類群體心理等。這些科幻作品,能夠在現(xiàn)有科學話語的基礎上進行邏輯體系較完善的科幻構思,有些作品在科幻元素細節(jié)設置上表現(xiàn)出很好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很多作品場面宏大,在小說中嵌入了具有哲學深意的文學思考。

回顧科幻文學的發(fā)展,在西方,科幻文學長期居于純文學領域,而中國科幻文學則長期被歸入通俗文學;西方的科幻文學在進入20世紀后,進入了人類學和宇宙哲學理想領域,而中國科幻文學則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逐步構建起自己的文學理論;西方的科幻文學已經開始探討政治哲學、種族矛盾、戰(zhàn)爭模式、戰(zhàn)后秩序等問題時,中國科幻文學創(chuàng)作長期仍然強調喻科學于文學的教化功能。

進入21世紀后,劉慈欣、韓松、王晉康等作家的作品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中國科幻文學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以科幻小說作家、博士生導師吳巖為代表的研究者也在科幻文學理論上取得諸多創(chuàng)新。很多研究者也把目光投向科幻文學,力圖促使中國科幻文學能夠在全球語境中占有一席之位。

對于此次評選,科幻作家劉慈欣認為:“科幻是一個充滿青春與生命力的文學題材,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科幻作品對青少年讀者思維方式和世界觀的影響。目前國內科幻的發(fā)展在整體上還與時代的需求相差甚遠,仍然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科幻文學渴望各界的支持和培育。此次評選收到全國各地這么多來稿,顯示了青少年對科幻的無比熱情?!?/p>

科幻文學作家、理論家,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科幻文學博士生導師吳巖帶領的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是“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的協(xié)辦方之一,吳巖認為:“科幻對于中國不是簡單的如何發(fā)展的問題,當前是千年未有的大變局,我們已經走到了這里,下一步該怎么走,我們會逐漸弄清。在社會生活領域,在國際關系領域,在前沿科技領域,要靠想象力為未來發(fā)展提供前提??苹谜魑膽撀鋵嵉较胂罅Ψ矫?,這個極為重要的?!?/p>

關于此次評選,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認為:“科幻文學先天具備科學與人文的雙重角色,它不僅能夠激發(fā)我們對科學的熱愛,而且還能夠促進我們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反思。在當今科學與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我們需要思考當下和未來的科技發(fā)展與社會的關系?!?/p>

目前,優(yōu)秀作品已經進入編輯出版階段。同時,第二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也即將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