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既然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身體健康的第一要素(居然不是健身養(yǎng)生飲食享樂這一點我還蠻吃驚的),據稱這是科學家研究的成果并非雞湯君的小作文,所以必須認真對待。
那么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呢?
直接說重點哈。
第一,親切而有邊界意識。
對人應該如沐春風不必處處高冷,我常常見到有些朋友在飯聚或者茶歇的時候都很高冷,顯得與眾不同這好像沒什么必要,如果不屑于這種聚會完全可以婉拒,既然愿意出席就要具備融合的能力,哪怕是自己不懂的領域也是學習的機會,至少可以誠懇地傾聽。
但是回到世俗生活中,未經允許就不要對別人的事情過分摻和,因為不是當事人不了解事情的原委或全貌很容易提出有偏差的意見。
還有一種情況是關系很熟也不要失去禮貌與尊重,隨便搭肩膀摸腦袋這種事就是自己的孩子都未必肯接受,何況是外人。
第二,所謂的利他中其實都包含著利己。
常常,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心底都是不愿意欠人情的,所以大部分的利他也不會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當我們想到這個詞不要覺得只是單方面付出,我這頭一大堆事利己還來不及為什么還要利他。
實際情況卻是種下善緣或者作為一種信息傳遞,它都是落地生根的。因為利他是一種能力,比如你幫人帶班替人買票或者搞定一件事,這不就展示了你的能力嘛,于是總有一些機會會尋跡而來。
有人會說你這還不是圖回報嘛,那好,就算是為了完善自我提升品格,這不還是利己了嘛。
第三,自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性。
為什么,因為任何時候個人價值都是由能力來體現的,我們不談成功學但是你總要能夠在某一行里提出專業(yè)性的意見,才可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
我有一個朋友曾在政府部門工作就是一般的科員,但是她的政策性強,哪個文件大概是哪年出臺的,針對哪一類的情況是怎么規(guī)定的她都了然于胸。所以對于一件事情的判斷能提出中肯的意見這就是她的核心競爭力。當然你是萬金油也沒關系,只要你的信息量足夠大也是長處。
總之不能一無是處,那么人際關系就建立不起來。
第四,溫柔的堅持。
良好的人際關系絕對不是用放棄原則來替換的。
有人覺得我們要一起干過違規(guī)的事才會有鋼鐵般的友誼,或者我拿住對方的軟肋關系就一定穩(wěn)妥,這都是對良好人際關系的誤解。
我們首先要做正確的事,要在內心堅持我們認為應該堅持的信念。
友誼之中有分歧非常正??梢圆徽勥@個話題,但是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于人,或者嘴上不說內心出現鄙視鏈。
任何時候我們的精進都是為了有一個包容的心態(tài)而不是看所有的人都是傻缺,注意你的心相會變成你的面相。
如果你滿臉寫著我很牛,那你就不可能有什么良好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