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樹下野狐:網(wǎng)絡奇幻小說與我
來源:文藝報 | 樹下野狐  2022年03月28日08:02

2001年,我所在的公司決定設計一款類似于西方萬智牌的網(wǎng)絡游戲,而我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之一。為了使這個游戲更為豐富有趣,我以中國的“五行”“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傳統(tǒng)元素為綱,構想了游戲的故事背景、規(guī)則體系,并基于此游戲,寫了幾篇斷章,將其中之一張貼在清韻論壇上,名曰《蜃樓城之夏》。這就是《搜神記》的前身。后來由于某些原因,公司終止開發(fā)這款游戲,那篇剛開了個頭的故事隨之戛然而止。某一天,當我百無聊賴地翻著《山海經(jīng)》時,心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為什么不利用我業(yè)已編構成型的規(guī)則體系,寫一部關于中國上古的神話傳奇呢?

我素來喜歡中華上古神話,常常神游洪荒,暢想那個波瀾壯闊的神奇年代,又極迷戀中國玄學與神秘主義,因此,將二者結合,寫一部和眾人迥然不同的完全東方、完全中國的神話武俠的念頭,讓我備感興奮。中國的神話與上古傳說雖然瑰奇多姿,但是卻龐雜無序,不成體系。我盡可能地搜羅一些上古的資料,捋清傳說中的人物以及彼此間的關系,想象可能發(fā)生于他們之間的神奇故事,然后又將原先編構好的游戲規(guī)則作了些調(diào)整,開始興致勃勃地寫起來。

于是,2001年5月,我在幻劍書盟上張貼了《搜神記》的第一篇《楔子》。之后蒙網(wǎng)友青睞、支持,一發(fā)不可收拾。雖然自小夢想著以寫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yè),但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竟會因此演變成歷時7年、總共近400萬字的“蠻荒三部曲”。7年后,當我完成《蠻荒記》時,各類奇幻小說已經(jīng)占據(jù)了大半江山。這短短七年,仿佛預示著中華文化復興浪潮的來臨。但我創(chuàng)作“蠻荒三部曲”,不僅僅是為了追想與緬懷。中國歷來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又有著樂觀天真的民族精神,無論是由此誕生的現(xiàn)實主義偉大杰作,還是浪漫主義的幻想文學,都有一個共同的訴求和主題,那就是歌頌真、善、美,締造一個理想中的完美世界。有趣的是,中國歷代知識分子,文必稱先秦,禮必崇上古。在他們眼中,惟有民風淳樸、世無所爭的三皇五帝時代,才是這理想中的完美世界;而炎、黃、堯、舜、禹則是衡量一切帝王是否偉大與稱職的標準。為什么這個模糊遙遠、連司馬遷也不敢輕易論述的上古世界,竟有著如此巨大的魔力?為什么它竟能成為數(shù)千年來,所有政見不一、理想各異的中國文人共同的精神家園與道德信仰?看似簡單的答案,往往玄妙而又無法言傳。如果你也翻閱了很多的歷史、筆記與神話傳說的相關書籍,看到那些追日、填海,為了大道無所畏懼,哪怕斷頭也猛志常在的圣賢英雄,你就會明白,為什么這片古老而滄桑的大地能孕育出如此博大而不朽的文明。這是一個怎樣雄奇瑰麗的奇妙世界,一個怎樣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它似乎是虛幻的,但卻又如此真實,它哺育了我們祖祖輩輩,讓我們保持了孩提般的天真夢想,保持了正義的信念,保持了視死如歸的勇氣,保持了“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德操守,保持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質(zhì)樸情懷。古人說文以載道,我沒有司馬遷的如椽巨筆,難描其壯麗于萬一,但我至少可以讓這個游戲筆墨的幻想小說,成為讀者進入這瑰奇世界的一個入口。如果有人看了我的書,因此激發(fā)了對中國古老歷史與文化的共鳴與熱愛,幸何如哉!回想這20年的創(chuàng)作,何其有幸,可以成為中華文化復興浪潮的一朵浪花。我的“幸運”,是時代的偶然,又是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