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隔離期的閱讀》:將43位中國當代小說家的作品介紹到拉美
來源:澎湃新聞 | 楊寶寶  2022年04月25日08:16

拉丁美洲對于大部分中國人是一片知之甚少的“異域”,對于拉美人而言,大洋彼岸的中國也十分陌生。但在墨西哥學院,有一批學者帶著學生,致力于將中國的當代文學譯介到墨西哥。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舉辦了全球文化沙龍?中外作家講壇之“中拉文學大家談”,邀請來自中國、墨西哥的知名學者進行交流對話,介紹中國當代文學在拉丁美洲的傳播現(xiàn)狀,并與高校學生互動,進一步加強中拉文化學者交流,促進中國和拉美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合作。這也是“全球文化沙龍”的第一場活動。

《隔離期的閱讀——中國短篇小說選》

活動圍繞一本尚未出版的新書展開:《隔離期的閱讀——中國短篇小說選》。這本書的產(chǎn)生,最初源于墨西哥知名漢學家、墨西哥學院教授莉亞娜(Liljana Arsovska)的想法。

2020年正值新冠疫情肆虐。疫情期間墨西哥人的生活也受到很大影響,大學教學很長時間通過網(wǎng)課進行?!案綦x期間如何讓大家在一起?中國文學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莉亞娜想到,可以召集拉美漢學家和學生一起,翻譯一部中國當代短篇小說選,讓大家通過這一項目戰(zhàn)勝對病毒的恐懼,讓拉美讀者更好地了解中國當代文學,以及通過當代小說了解中國。

莉亞娜教授通過視頻連線分享對中國當代文學譯介的想法

莉亞娜跟當時在智利大學任教的北京語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阿根廷國會大學教授孫新堂談了這個想法之后,兩人馬上開始工作,與住在莉亞娜家的青年譯者范童心一起聯(lián)系中國作家開始編選,篇目上盡可能選擇代表中國當代不同代際、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作家作品。

西班牙語書名Los cuarenta de la cuarentena直譯就是“四十天隔離期讀四十篇”,但在西班牙語里是個諧音,非常醒目,讓人過目難忘。本書共收錄了中國當代43位作家的作品,每人一篇,既有莫言、韓少功、王蒙、馮驥才、賈平凹、蘇童、阿來、畢淑敏等大家,也有徐則臣、陸源、魯敏、董夏青青、陳鵬、阿乙、鄭小驢等新生代作家。中國作家們都非常支持,慷慨賜稿,沒有一個人收取版權費用。

本書由莉亞娜、孫新堂主編、主譯,羅豹鹿、拉嫡娜、安東尼奧·羅德里格斯、胡安·巴布羅·哈烏雷吉等拉美漢學家、青年譯者大都參與其中,還有墨西哥學院亞非研究中心的研究生。翻譯期間,漢學家和譯者針對文中難點多次進行線上討論。

讓莉亞娜欣慰的是,在翻譯過程中,很多學生提高了漢語水平,學到了很多中國文化,也進一步了解了中國當代文學。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他們和中國的距離也更近了。

孫新堂介紹,本書編選完成后,得到了中國作家協(xié)會支持,最終中國作家協(xié)會與墨西哥學院合作,由墨西哥學院出版社出版。墨西哥學院對本書的出版也非常重視,邀請各位譯者朗讀所譯作品,由墨西哥學院的亞非研究中心官方頻道發(fā)布。

“拉美對中國的了解不是很充分,中國文學特別是中國當代文學進入墨西哥比較晚,大家都并不了解,通過翻譯把中國文學介紹到拉美,非常重要?!?譯介中國文學作品,是莉亞娜最喜歡的工作,她曾翻譯劉震云、賈平凹、方方、賈平凹、徐則臣等作家的長篇小說,也曾翻譯莫言、余華、鐵凝等20余位作家的短篇小說,致力于把中國當代文學推薦到墨西哥。

在活動現(xiàn)場,莉亞娜通過連線的方式分享了她對中國當代小說譯介的經(jīng)驗。她指出,中國歷史文化悠久,漢語博大精深,作為譯者,若沒有文化背景的支撐,翻譯工作往往會面臨一定挑戰(zhàn)。她認為,在翻譯工作中,對語言技巧的掌握只占50%,其余則取決于對文化的了解。例如,“四合院”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建筑形式,但在西語中沒有對應的詞匯,翻譯時需要融入該建筑蘊含的文化特點,才能讓海外讀者理解它的含義。

在《隔離期的閱讀——中國短篇小說選》的編譯過程中,莉亞娜也遇到了很多類似的問題,她認為在翻譯過程中融入中華文化特點,闡釋中西文化的區(qū)別,有助于幫助海外讀者更好地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故事。

北京語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阿根廷國會大學教授孫新堂表示,愿與莉亞娜教授一起,共同助力中國文學在拉美地區(qū)的傳播,幫助更多中國作家的作品走進拉美。他和莉亞娜教授在編選《隔離期的閱讀——中國短篇小說選》時,不僅選擇了莫言、汪曾祺、韓少功等人的作品,還收錄了一些中國新生代作家的作品。他認為,“以這種方式甄選作品,能夠更全面地反映中國當代文學的基本情況?!?/p>

青年作家陸源分享了他對拉丁美洲文學的理解,以及自己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出版的心得體會。他表示,如果將中國引進外國文學的80年代、90年代稱作“黃金時代”,那么近十年則應該是“白銀時代”,“中國作家對于拉美文學并不陌生,尤其是加西亞?馬爾克斯、胡安?魯爾福等拉美作家的作品,已經(jīng)是文學愛好者的必讀書目。”

在現(xiàn)場互動環(huán)節(jié),與會嘉賓和高校學生就中拉文學及翻譯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會嘉賓表示,隨著中國和拉美之間的文化交往和合作更加頻繁和密切,文化交流為推動中拉關系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如何突破文化背景的障礙,讓中拉文學作品能夠更好地被讀者所了解,仍是一個需要持續(xù)探索的過程。

活動由北京語言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中國作家網(wǎng)、中國網(wǎng)文化發(fā)展中心,星光志愿者協(xié)會等協(xié)辦。